或許地球人都是“外貌”協會的會員,看慣了那些又丑又短,速度慢續航差的純電動車之后,當人們看到埃隆·馬斯克推出外形炫目的特斯拉,立刻報以瘋狂的回應,哪怕標出上百萬的天價,照樣供不應求。
不久前,馬斯克來到中國,在北京和上海舉辦了交車儀式,掀起了一陣旋風。馬斯克被稱為硅谷的“鋼鐵俠”,他和這位電影人物的一些共同特質,讓他成為最具個人魅力以及最值得尊敬的企業家。而這些特質,很多都是中國企業家欠缺的。
馬斯克富有,但所有的錢都來自高科技創業。從23歲起,馬斯克持續創業,1995年嗅到互聯網的商機,創辦Zip2網絡公司,可以生成動態地圖并取代電話黃頁,幾年后被康柏電腦以3.07億美元現金加3400萬美元期權收購;隨后,他發現互聯網可以改變金融的低效,用第一桶金聯合其他人創辦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億美元價格賣給Ebay,馬斯克本人賺到1.8億美元,那年他30歲。
為什么美國人民不仇富,看了馬斯克就知道原因。他的錢是在公平競爭環境下,創造價值得來的回報,并非緣于不正當的政商關系。在成為億萬富翁之后,馬斯克買過跑車,但也做了更有意義的事,投資了三家公司,包括用1億美元設立了SpaceX(空間探索技術公司),還創辦了特斯拉汽車公司以及太陽能公司SolarCity。他說:“我這樣選擇是因為它們最有可能影響人類的未來。”
美國流行這樣一句話,億萬富翁要想敗家就去投資火箭。從小向往太空的馬斯克對火星情有獨鐘。他登錄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官網,發現NASA沒有火星計劃。他從此決心自己干。他挖來航空業的精兵強將,用互聯網模式博采眾長,用最小成本進行火箭開發。馬斯克只是一個南非移民,但卻折服了超級大國的航空航天局官員。這種不畏艱難的雄心,正是“鋼鐵俠”的寶貴特質之一。
在上海,馬斯克坦言他喜歡工程師領導和管理的企業。他本人是老板,但更是工程師。作為標準的“理科男”,馬斯克從小喜歡看書,不喜歡交際。到上海來,依然帶著理工男特有的靦腆、不善言辭。但這位理科男深度參與了每一次創業:互聯網創業時,他親自編寫程序和代碼;成立SpaceX后,他從頭開始學習火箭技術。有人問,你是怎么學會航空知識的?他一臉認真地說:“我真的看了很多書。”
馬斯克并沒有因為自己是老板,就把研發交給專業人士,相反,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深度參與研發,并享受到高科技創業的快樂。他在投身于興趣和愛好中得到了寄托,在實現夢想中體會到了人生真味。這同樣是鋼鐵俠的魅力所在。
這里不妨多說幾句。在電影虛擬人物中,鋼鐵俠迥然于其他的“俠”。蝙蝠俠的背后有一整套人馬,包括家族管家和企業高管為他提供服務或研制武器;而蜘蛛俠獲取特殊能力是得之于偶然,那么唯有鋼鐵俠是在自家的實驗室里,全程DIY設計制造炫酷的戰衣。自己動手才最彰顯才華;而沉浸其中、樂此不疲的真我狀態,也最讓人羨慕。
當然,任何創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SpaceX公司連續三次發射火箭,遭遇三連敗;特斯拉經費多次耗盡,2008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機,所有投資人都不愿意再投一分錢。在這最艱難的時刻,馬斯克拿出了他最后的4000萬美元,全部投給了他深愛的事業,感動了所有人。最終,SpaceX火箭發射成功并贏得NASA大額訂單,特斯拉汽車也受到全球追捧……
為了事業可以放棄一切,這同樣是鋼鐵俠的個人魅力。對于他們,財富是實現夢想的工具;而很多中國企業家現實得多,財富是他們的夢想本身。甚至,為了保住財富寧可犧牲事業。在國開行基本同意給尚德電力貸款后,中國首富施正榮卻斷然拒絕用自己的財富為尚德電力擔保,眼睜睜看著尚德電力滑入深淵。中國一些富人窮得只剩下錢,而馬斯克玩的是火箭、汽車和太陽能,下一步要移民火星。這些東西,大部分國家造不出來,他的錢不多卻無比富足,說他“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創業,就做喜歡的事,并且玩到極致,得到全球粉絲追捧,還能順帶把錢賺了。這是個傳奇,希望中國也多一點這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