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們在吃中成藥的時候,大多都是用溫水送服。其實,溫水不見得是最好的,選用一些湯水來送服這些中成藥,才能夠發揮更大地藥效。
白蘿卜汁+二陳丸
南寧市民鐘先生最近肚子不舒服,總覺得胃部悶悶的,不時惡心想吐,雖沒有感冒但早晨胸口總莫名其妙憋著一口痰。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老毛病,每次吃多了熱性的食物比如火鍋、燒烤、啤酒等,就會出現這樣的癥狀。于是,他照例去買二陳丸來吃,藥店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服用二陳丸時,用白蘿卜汁送服,效果會更好。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鐘先生回家煮了幾塊白蘿卜,然后取湯汁來送服二陳丸,結果第二天他就感覺胃舒服了不少,食欲也大增了。而在以前,一般要服用兩三天,藥效才會發揮的。
專家解析: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消化內科的林壽寧主任醫師表示,二陳丸是由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藥配伍組成的方劑,具有除濕化痰、調氣和胃等功能,臨床上常用二陳丸治療因痰濕困脾所引起的胃氣不舒、咳嗽痰盛、惡心嘔吐等癥。而白蘿卜具有降氣止嘔、化痰止咳、消積化滯、生津止渴、補中安臟等功效。用白蘿卜汁送服治療氣郁頭痛、肺熱痰多、食積不化的中成藥效果更佳。
芹菜汁+六味地黃丸
黃先生是廣西人民醫院中醫科的老病號了,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每年都會到中醫科住院調養一段時間。
根據黃先生高血壓、頭暈、耳鳴、腰疼、盜汗等癥狀,該科的李云燕副主任醫師給黃先生開了六味地黃丸和降壓藥。黃先生咨詢說,他聽別人說喝芹菜汁降壓很好,所以喝了一段時間,想問芹菜汁和六味地黃丸是否能同時服用,李云燕表示可以,而且最好是用芹菜汁送服。果然,黃先生喝了兩天,感覺頭暈頭痛的癥狀緩解很多。
專家解析:李云燕解釋說,六味地黃丸是滋補腎陰的基礎方劑,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芹菜性寒、味甘,能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熄風降壓。用芹菜汁送服治療高血壓以及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面紅耳赤的中成藥,能起到協同作用。
蜂蜜水+麻仁丸
南寧市民姚女士推薦了一個潤腸通便的好方法,就是用蜂蜜水送服麻仁丸。她回憶說,兩年前她患上了痔瘡,好幾天都解不出大便,非常痛苦,喝了番瀉葉后又引起腹瀉,使痔瘡更加疼痛,而且停服之后依然便秘。
后來醫生給她開了麻仁丸,讓她用蜂蜜水送服,喝了兩次,姚女士便順利解出大便,而且沒有腹瀉的情況。后來,有朋友患上便秘,姚女士推薦這個方子給朋友試,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專家解析:林壽寧說,麻仁丸是古今常用的潤下藥,藥性較為緩和。不僅可以刺激腸壁蠕動,有利于排便,還可以潤滑腸壁,阻止大便中的水分被直腸過多地吸收,有利于軟化大便,進而起到減少痔瘡患者排便的痛苦,促進排便的作用。而蜂蜜性平、味甘,有甘緩益脾、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將水與蜜用100:1的比例配成蜜水,送服用于治療肺燥、肺虛、腸燥便秘等疾病的中成藥,不但能增強其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還可矯正藥味。
米湯+香砂養胃丸
從事教師工作十幾年的龔先生,由于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而導致常常胃痛。胃痛時胸悶想吐、反酸、不思飲食、四肢倦怠。
香砂養胃丸是龔先生的常備藥,但每次用溫水送服這個藥,他總感覺胃里一陣翻騰,然后才慢慢緩解。有一次,正值吃飯時間,龔先生又胃痛了,當時家里正好沒有開水,他只好從鍋里舀了一碗米湯來送藥,結果米湯溫潤香糯的感覺,讓他感覺仿佛有一只手在安撫他的胃,特別柔軟舒服。于是以后每當胃痛,龔先生都養成了用米湯送服的習慣。
專家解析:林壽寧解釋說,香砂養胃丸具有溫中和胃的效果,用于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等癥。而米是味甘、性溫的,有補氣、養陰、益腸胃、健脾止瀉的作用。將米與水按1:15比例熬成湯,以此湯送服補氣、養腸胃的中成藥,一能增效,二能減少對胃腸的刺激,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
姜湯+歸脾丸
今年56歲的張女士感覺自己有點“更年期”的前兆,容易失眠、胸悶、氣短,月經也開始不規律,而且很容易累。到醫院檢查,也認為是更年期綜合癥,醫生給她開了歸脾丸,用于治療她這種氣血兩虛的更年期癥狀,并囑咐可用姜湯送服。
之前張女士懶得每次都煮姜湯,就用溫開水送服,服用了一周,雖有一點效果,但不大,晚上仍然失眠。后來她改用姜湯送服,熱辣辣地出了一身汗,感覺一身輕松,當天晚上就睡得很好了。
專家解析: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婦科的陳文英主治醫師表示,歸脾丸具有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的功效,適用于食少體倦、面色萎黃、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種出血等癥。而姜是辛溫之物,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效的發散,在補血補氣的同時,能夠引導氣血運行,避免因一味補血而產生血液凝滯。用米湯送服補氣、養腸胃的中成藥,能更好的發揮藥效。
肚子不舒服,胃藥和腸藥能混用嗎?
“肚子不舒服”時,大家常常分不清楚到底是胃不舒服,還是腸道不適,這時如果不去醫院就診確定病因,就隨意買來胃腸道藥物,或者單純聽從他人的推薦服藥,很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
首先,大家可根據主要癥狀,初步判斷是胃還是腸的問題。如果腹部不適伴有上腹痛、惡心、嘔吐、燒心、反酸、噯氣等,多是胃出了問題,如胃潰瘍、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如果腹痛伴隨著腹瀉、腹脹,多是腸道問題,如急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
慢性胃炎、胃潰瘍導致的燒心、反酸可用鋁碳酸鎂(達喜)、硫糖鋁、氫氧化鋁等非處方藥緩解,惡心、嘔吐可用多潘立酮(嗎丁啉)進行治療。明確細菌感染所致的腸炎,可遵醫囑用抗生素治療;有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要補充葡萄糖及電解質;有腹瀉癥狀可用蒙脫石散(思密達)等藥物。
由此可以看出,疾病不同,用藥方案是完全不同的。胃藥與腸病用藥不能等同,不可亂用,更不可隨意混用。
以鋁碳酸鎂片為例,它可以迅速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因此主要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但是它含有鎂、鋁離子,心腎功能不全者應當慎用,也不可長期服用,療程一般不應超過7天。鋁碳酸鎂片如果與腸道感染時所用的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同時服用,會導致抗生素的作用減弱。長期使用奧美拉唑等抑制胃酸的藥物,會造成胃內pH值升高(更偏堿性),腸道感染機會增加,還會影響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用藥后癥狀未緩解或病情反復,應立即就診。胃腸道不適有多種原因,單純依賴藥物只能短時間緩解癥狀,有可能忽視了真正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