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教育國際化的進程當中,面臨著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國際合作形式單一、教師傳統教學意識的制約等困難與阻力。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022-02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家庭中的一員,提升本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助于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中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一"中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然性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關系愈加密切,國際交往也愈加頻繁。面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勞動者,只有擁有高素質、通曉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的國際化人才,才能抓住機會,實現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而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面向職業領域、培養高層次產業技術應用人才的教育,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勢不可擋。
2.就業市場的迫切需求
中國加入WTO以后,大量的外資公司和跨國企業涌入中國市場,這無疑為中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然而,國外企業在選擇員工的要求上不同于國內的一些公司,他們希望獲得的是在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之外,同時擁有國際化理念,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高技能人才。這對中國高職教育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二"中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
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合作以政府政策為導向,主要體現在法律法規的保障以及資金的支持。受限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方政府對于各地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的認識和投資力度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由于政府的資金投入少,加上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的保障與支持,這些地區的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合作方面遭遇了更多的阻力,國際化程度也相對較弱。
2.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合作形式單一,缺乏辦學特色
在高職院校教育國際化潮流的推動下,中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紛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形式單一、缺乏辦學特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為部分院校只是盲目地追從國際項目的合作,而對于合作對象以及項目開展的方式、內容等是否符合院校自身的辦學定位,是否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學校發展等一系列相關問題,缺乏深入研究和長遠考慮,導致一些項目不能順利開展,甚至無奈終止。
3.教師傳統教學意識的制約
高職教育的國際化對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高職院校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目標,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深入開展教學改革。而教師的傳統思想意識和能力結構會制約教改的進行,從而制約高職教育國際化的推進。
三"促進高職教育國際化的對策
1.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與經費支持
高職院校要走向國際化,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政府應制定和完善鼓勵中國高職院校走向國際化的政策和法規,為高職教育國際化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同時,各地方政府也應積極配合國家出臺的政策,根據各地的產業特色,積極引導當地的高職院校開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為促進高職教育國際化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
2.探尋多樣的、有特色的國際合作方式
開展國際合作有利于高職院校在短時間內開闊視野,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的國際合作方式過于單一,通常是采取合作辦學、互派訪問學者兩種合作方式,且在開展合作辦學時多有盲目性。筆者認為,選擇合作辦學的對象及辦學方式,應明確辦學目的,結合院校自身的辦學定位、區域特色,切合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使合作辦學得以順利開展并獲得預期成效。除了上述兩種合作方式,還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合作院校的優質課程、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國際知名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組織國際性會議等多種途徑,推進高職教育的國際化進程。
3.樹立國際化的辦學理念
高職教育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包括國際視野、國際意識、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在辦學過程中,樹立教師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是高職教育國際化的首要條件。在師資力量方面,可以通過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學習,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聘請國際知名企業的技術人員擔任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聘請外籍教師擔任教學工作等方式,改善師資隊伍的結構,提高師資水平。只有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師隊伍,才能以國際化的標準培養出具有國際意識和國際素養的學生。此外,高職教育院校
應強化與國外知名高職院校合作和共建的理念,吸引海外留學生來華留學,并在海外辦學,開拓海外職教市場。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高速發展的時期,要實現高職教育國際化,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出除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之外,同時擁有國際化理念,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立足實際,不斷探索國際合作的新途徑,為推進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進程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慧波、張菊霞.高職教育國際化:從多元化的國際合作開始[J].職業技術教育,2011(7)
[2]王騫.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