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構成部分,需要結合教材內部的習題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現行的蘇教版小學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習題資源,為了提升習題教學效率,需要在習題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組合,將靜止的習題動畫化,提升習題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習題""二次開發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3-0147-01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將知識教學與習題教學相結合,其中習題對于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材習題教學中,應以當前的教材為依據,與學生的認知現狀相結合,合理選擇習題、優化組合,根據習題的教學目標進行習題資源的二次開發,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一"蘇教版習題系統的特點
1.題型呈現方式與題材有所變化
相比于以往的教材,當前的蘇教版習題系統的呈現方式已發生了變化。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應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將習題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相結合,從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直觀認識,增進學生對于數學習題的認識。以應用題型為例,傳統的應用題主要以封閉型的教學為基礎,學生只需要根據條件與問題進行研究,新教材的題型主要以圖畫式、對話式進行呈現,提升題目的開闊性以及將題目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現在的應用題型以貼近學生生活、實物素材以及社會生活的素材為主,從而增強學生與現實生活的接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對實際生活的意義,從而達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目標。
2.新題型的數量有所增加
傳統的教材主要以計算題、選擇題、填空題以及判斷題等題型存在,隨著數學改革的不斷進行,當前的教材出現探索提、開放題、實踐題等新題型,習題教學的探索性與實踐性不斷加強。為了開展新課標的教學,應采用探索性、實踐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二"教材中習題的使用現狀及應對策略
現行的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習題教學資源,在教學的過程中匯總,應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研究,從而充分挖掘習題的其他教學功能。在習題教學中,當前主要關注習題的評價功能,但是對于其他教學功能的研究較少,當前數學教材習題中存在以下問題:
1.重數量輕質量
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習題數量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在增效減負的背景下,應該針對知識點進行教學,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以提升學生對數學概念、思想方法以及技能技巧等的認知。但是在當前的習題教學中,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與習題設計的初衷相去甚遠,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影響了習題的教學效果。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應根據知識的重點設置練習,保證習題的針對性與代表性,從而達到練習的目的。
案例: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03頁第7題:“4.8÷0.1=("")"4.8×10=("");5.4×0.1=("")"5.4÷10=("");2.6×0.5=("")"2.6÷2=("");3.6÷0.5=("")""3.6×2=("");1.5÷0.25=("")""1.5×4=("");8×0.25=("")"8÷4=("")。”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發現乘除法的轉化規律,提升教學質量,應該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并且進行針對性的二次開發,保證數學效果。采用針對題目開發的方法,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發現乘法與除法的計算規律,并且根據這一規律填寫下列各題:8×0.25=80○("")=(""),1.5÷0.25=1.5○("")=("")。并且提出問題:下面各題可以簡算嗎?1.2÷0.25=(""),4.3×4+5.7÷0.25=("")。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二次開發策略,逐步深化,使學生能夠經歷“觀察、思考、猜想、證明“的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將歸納推理的思想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體驗數學的規律,并且將規律應用于數學問題中,選擇有針對性的習題,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2.重習題結果輕知識形成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主要關注與學生做題目的結果,忽視了學生解答題目的思維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題目的內容、特點、目標設置教學活動,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習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案對于例題的講解與分析有著詳細的指導,除了完成例題學習之外,還需要進行擴展性的教學,從而完成教學。但是當前的教學只是將習題作簡單的模仿,對于教學形成過程了解程度不足,從而不能提升教學認知。
三"結束語
隨著習題的逐層開展,習題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感知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相關概念。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習題教學除了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之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科學意識。采用科學的解題方式,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的概念,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提升學生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新.小學數學教材習題使用的誤區及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11(5):78~79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