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學是一種專業,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專業化的過程。雖然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的專業發展卻常常處于一個相對孤立的境地。
通過調查,我發現許多幼兒教師對專業的內涵并不真正理解,而幼教管理者往往將教師專業發展完全歸結為教師自己的事情,認為教師理所應當自己主動去思考、去規劃發展,出現問題和困難自己解決。
一、幼兒教師專業化的含義
教師專業化就是教師從非專業到專業的轉化過程,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教育工作者的過程。幼兒教師專業化,就是使幼兒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學習培訓和專業訓練,熟練掌握幼兒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幼兒教育專業工作者。簡單地說,幼兒教師專業化就是指幼兒教師個人逐步發展成專業人員,幼兒教師職業逐步走向成熟專業的過程。
二、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現狀及發展中的問題
我通過走訪式、問卷式調查,發現本區幼兒園教師的學歷仍然偏低,教師中學歷最高為專科,最低為小學學歷。通過專業培訓的教師不多,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很低,這樣就影響了幼教的質量。同時,通過調查,我發現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存在下面問題:
1、幼兒教師專業學歷水平參差不齊
幼兒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低于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幼兒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并且從事幼兒教育的老師專業性不強,年齡結構不合理,專業水平差,這樣必然會影響教育質量。
2、幼兒教師缺乏專業培訓
教師的素質是教師專業化的核心內容。教師教育分為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兩個階段,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的時間比較短,又缺少實踐經驗,因此職后培訓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非常重要。但幼兒教師業務培訓缺乏計劃性,不能根據需要進行培訓,造成培訓工作的不平衡。
目前對幼兒園教師的在職培訓,存在著重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忽視了教師專業化的核心—教學實踐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導致繼續教育的內容無法滿足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甚至脫節,延誤教師專業發展的進程。
3、職業道德受到挑戰
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道德期盼和幼兒教師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間尚存在一定的矛盾,尤其是當前改革開放的環境下,幼兒教師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師德滑坡、職業倦怠等現象,這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與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相背離的行為。
4、師資隊伍建設沒有規劃,專業配置不合理
學歷達標率較高,但專業程度不夠扎實;教育教學教研問題突出;家園合作還停留于表淺水平;園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了解本地教師的個人現狀,為教師自主專業發展提供支持
1、教師專業發展的個人需要現狀。
不同年齡層次教師的發展期望和需要是各有所重的:
(1)工作5年以內的青年教師,她們希望:第一年熟悉并掌握常規工作;第二年重點攻下家長工作、游戲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實施;第三年在筆頭工作、半日活動、教學考核中能脫穎而出。她們最期望的是工作環境安定,解決住房、編制問題,有系統專業培訓和外出培訓的機會,在日常工作中有老教師的傳幫帶并指導到位。
(2)工作5~15年的中青年教師,則期望在工作中能獨立帶領新教師,有機會參加各種競賽和得到參評的機會,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并獨立承擔課題研究的任務,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并得到領導的鼓勵和同伴的賞識。但這時期她們會遇到一些難免的困難(如結婚、懷孕等特殊時期),由于一時自己的時間不能左右、孩子尚小、睡眠不足,她們期望能得到特別的關懷,希望能很快度過這段非常時期,讓自己的專業發展盡量少受影響。
(3)工作15年以上的老教師中,一部分自身專業發展方向明確,期望自己能保持年輕、健康的心態,揚長避短發揮專業特長,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獲得訪學、脫產進修的機會,能得到更高層次的肯定并有升遷的機會。一部分教師則期望逐漸脫離第一線,減少“蹦蹦跳跳”的活動,工作能趨于平和并有相對安靜的工作環境。
調查說明,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有階段性發展的規律,這是我們選擇工作策略的重要依據。
2、幼教機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措施
根據不同層次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幼教機構可以采用下面措施來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
(1)青年教師啟航——互助研討制
為幫助工作5年內的青年教師在踏上工作崗位的最初幾年里就能養成對自身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的習慣,我園成立了“青年教師研究小組”,并建立了“一課多研”制度,幫助教師將目光投向自己平凡而鮮活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研討活動中,每一位青年教師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活動結束后,則通過交流體會與反思把正確的教育觀、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內化。
(2)教學技能發展——組長負責制
為了幫助教師掌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技能,我們建立了“課程審議”制度,把責任和權力下放給年級組長,讓年級組長組織教師對“學期——主題——周計劃”等不同內容進行“課程審議”,并依據教師自己對課程的理解進行交流和互動,相互學習、獲得啟發,以此把握教學主方向。
(3)彰顯成長軌跡——園本考核制
園本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教師成長,讓教師體驗成長的快樂,以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根據不同層次教師的發展需要,探究了教師考核機制。
(4)實施情感管理——柔性服務制
在剛性制度管理的同時,針對不同教師的內在需求,要重視貫徹柔性管理的理念,以情激勵,善做教師專業發展的服務者。我們將對教師的信任與關愛作為第一要素,凡事關幼兒園整體發展的問題,通過召開教代會、教師座談會、公開園務等方式,讓教師們參與幼兒園管理和決策,以增強幼兒園辦園目標的凝聚力和教師個人的責任感,將教師個人成長需要與共同實現幼兒園的發展目標緊密聯系起來;在教師的健康、生活、家庭等方面我們都予以關注,以滿腔的熱忱幫助教師處理好個人與工作的關系,使她們的專業成長有充沛的精力、體質和溫馨的家庭小環境作支撐,使她們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工作,從而讓教師真正實現工作、個人專業成長和家庭的三不誤。
3、利用幼教公共資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為培養園本教科研文化,鍛煉和挖掘不同教學風格、特色的業務骨干,可以通過設立了園內專家模擬平臺,讓自己的骨干教師通過專題講座、示范教學、名師點評等不同方式,也親自當一回專家,并進一步向“專家級”教師發展。
四、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1、確定終身專業學習的理念。
為了能適應快速發展變革的教育現狀,教師首先要加強專業學習。大多數幼兒教師接受的職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前的幼教實踐相脫節,而現代幼教改革又需要處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斷接觸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因此,首先,教師應喚起自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增進學習動機;第二,在教師的養成過程中,應增設提高學習能力的課程,以提高自學能力,學會自學;第三,為教師提供適當的進修機會,如周期性的更新教育。總之,教師的專業成長必須在制度層面上有所突破,建構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周延廣闊的終身學習體系,使教師的專業學習成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的系統。
2、在實踐中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
馬拉古奇曾說:“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形成于發展,必須在與幼兒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同時進行,除了在職培訓,我們沒有其他選擇,所有智慧在使用過程中更加堅固,而教師的角色、知識、專業和能力在直接的應用中更強化。”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種學習、研究、反思、實踐的動態過程,教師具有的教育理論只有在引起自身經驗、情感的共鳴,融人到自身的教育實踐之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
3、以教師培訓為突破口,使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只有學習與體驗、反思與交流,掌握新綱要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使教師不斷地適應新課程的需要,適應幼兒對未來發展的需要,所以,培訓工作就成為課程實施的關鍵。園本培訓是一種以幼兒園為主體的教師培訓方式,基于幼兒園發展和教師自身專業成長需要所進行的培訓。在這里,幼兒園是培訓基地,教師是培訓主體,既是培訓者又是被培訓者,這是以中國最重要、最直接、最實惠和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4、反思性教學是提高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有效途徑
反思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傳統教育中,教師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這樣的一種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要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必須改變傳統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現代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一個具有對教育活動有反思、分析、發現和實踐的教育研究者。波斯納曾指出,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可見反思對于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
5、加強團隊協作,為教師提供一個合作、溝通的平臺
瑞吉歐教學的代表人物馬拉吉齊認為“教師必須放棄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師的團隊學習。幼兒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經驗、智慧和特長,如果能將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將會產生更大的集體力量。團隊學習能激發集體的洞察能力,培養合作能力,促進學習的速度,以發揮更大的學習效果。透過教師成員間的相互對話,使個人的思想在團體中相互交流、相互激蕩、相互碰撞,彼此影響,從而產生新的見解。
6、在園本教研中獲得專業發展
園本教研是一種基于幼兒園,為解決幼兒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而開展的自下而上的行為研究。現階段,任何一個幼兒園其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都不可能得到很多外援的幫助,更不可能依賴外援,應努力打造和培養幼兒教師自我發展能力。因此要更加重視教師經過培訓之后,在園內進行集體研修,將在專題培訓中獲得的新理念、新策略付諸實踐,即進行以園本教研為主的研修。園本教研活動作為教師討論的一個平臺,能促進教師間的共同建構,共同成長,能不斷充實、豐富,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教師不僅是蠟燭、園丁和靈魂的工程師,更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一個課程開發者和行動研究者。沒有高質量、不斷進步的幼兒教師,就沒有高質量、不斷發展的幼兒教育。因此,我們要重視幼兒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通過教學與教育實踐,在學習當中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在實踐當中鍛煉教師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辦好幼兒教育,為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咸寧市咸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