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偉業(北京)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830063
摘要:綠色建筑通過最大限度地追求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減少,來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而又高效的使用空間,它是強調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本文主要對綠色建筑的概念、設計原則、綠色建筑的優缺點及改進方法。
關鍵詞:綠色建筑;利弊;改進原則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概念最早來源于上世紀90年代,是從美國紐約提出的。綠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建造前到拆卸重建后的周期內,盡最大可能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滿足人們對使用空間健康舒適要求的同時,達到與自然和諧共存狀態的建筑。
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1、室內環境設計
所有綠色設計的首要任務是保證人類的健康,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要盡量采用無害無味的原料進行施工,避免因為原料的濫用而對人體造成傷害。
2、光環境設計
設計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利用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使自然光線能照亮人們經常活動的區域,減少白天電能的消耗;采用自然光調控設施,如采用反光板、集光裝置等,改善室內的自然光分布;選用高效節能的光源、燈具和電氣附件。
3、聲環境設計
采取動靜分區的原則進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間劃分,減少對有安靜要求房間的噪聲干擾;合理選用建筑圍護結構構件,采取有效的隔聲、減噪措施。
4、室內空氣品質設計
結合建筑設計提高自然通風效率;合理設置封口位置,有效組織氣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串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結露和滋生霉菌。
三、綠色建筑設計的優點
1、高效率利用資源
考慮到節約運輸成本時可以采取就地取材的原則;要保持建筑物的保溫節能功能時可以運用各種節能的墻體材料來實現;考慮生活熱源成本的節約可以將水、太陽能等的循環再利用;考慮到要降低建筑成本時可以循環利用使用過的建筑材料,同時也能節約環境成本。
2、拓寬建筑材料的選擇
綠色建筑使用的大多都是新型的綠色節能型的建筑材料及成品,這樣不僅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也能夠加快高耗能不環保的落后材料的淘汰。
4、利于實施能源發展戰略
建筑業的發展使得能源消耗不斷增加,這不僅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妨礙了可持續戰略的進行。因此要想改變現狀,就要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普及。
四、綠色建筑設計的弊端
1.對綠色建筑設計概念認識不清
目前,綠色建筑設計風靡建筑設計行業,但是很多人把綠色設計的概念和綠化設計的概念兩者混為一談,由此導致有很多問題出現。許多房地產商標榜自己的建筑是綠色建筑,但其實只是花心思設計綠化的構景要素,并沒有考慮到建造過程中及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要求,因此達不到綠色建筑的設計所期望得到的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2、設計者缺乏實踐經驗
現在我國綠色建筑領域在理論方面發展得很好,但是在把理論應用到實際工程項目中時卻產生了一些問題,最為尖銳的是綠色建筑領域一線人才的匱乏。縱使設計得再好再完美,沒人將其實現也是空談。許多從事綠色建筑的工作人員缺少實踐經驗,只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去做,在檢測、標準體系方面的專業人才也不多。
3.技術支撐有待提高
我國的建筑工業化處于起步狀態,資源和能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明顯偏低,綠色建筑許多核心的技術國內仍不掌握,如一些關鍵性的部件還得依賴進口,沒有自主開發的能力,這不但限制了綠色建筑的發展推廣,還增加了綠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新能源建筑的應用仍停留在簡單的直接運用層面,比如太陽能房、風能發電等深度利用非常有限。
4、綠色建筑城鄉差別大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研究中,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發達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大部分學者在研究的時候,對綠色建筑設計的研究不夠全面,只是從綠色建筑的一個側面來研究,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所以可能會出現重復設計等問題。
五、改進原則
1.對土地的合理利用
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化時代到來,城市比例不斷增加,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的土地資源又比較稀少,因此建筑業的發展使建筑用地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綠色建筑的理念主要是針對建筑用地的節約使用以及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對土地使用進行合理規劃。主要強調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在我國,地鐵建設在不斷進行,除了對地鐵的建設,在居民區尤其應該關注對地下車庫的開發。
2、改進傳統技術
傳統的建筑技術比較簡單,但耗時較長,不能夠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得到推廣,也就不能夠達到生產發展所需求的水平。傳統的建筑設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環境和技術是最關鍵的。對傳統技術的改革,主要著重點在于不僅要吸吸取傳統經驗中比較好的部分,而且要對它的用材、設計方法等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建筑物最終能夠適合環境和發展的需求。現代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主要還是要依靠它所涉及的高科技的成果;信息化與智能化在建筑業中的利用;傳統建筑設計與現代技術的完美結合。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最先考慮的是環境的承受力,關注的是環境保護和各種資源利用的綠色生態可持續。進行建筑設計必然避不開周邊環境,但也要注意對水、能耗、土地等的節約和用防止污染等保護環境的方法來促進可持續發展。
3、資源的再利用
首先,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從環保的角度出發,盡量利用已被使用過的場地或地表環境已經被破壞的土地,不要去破壞那些原生態的資源。其次,要重點保護水資源,進行資源的循環利用。我國的淡水資源分布不均,人均淡水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情況下,節約水資源。
4、建設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
節約水資源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步驟,也是推廣綠色建筑理念的重要途徑。進行水資源的循環,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證生活用水質量,之后污水處理系統等一系列系統的建立,可以將生活排水等生活生產污水進行生化處理,達到標準后,再循環用于廁所、草坪、工廠、街道等地,使水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5、采用靈活的設計手法
不同的用戶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就應充分考慮到各種變量,采用靈活性的可調整的策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和壽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小對環境的危害。
結語:綠色建筑這一理念的推出不僅能夠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而且能夠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這一理念的推廣,也是當代和平與發展主題的體現。另外,若能將智能、綠色和生態建筑結合起來,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提高生活及環境的質量水平。綠色建筑的推廣,很大程度上需要在滿足業主需求的前提下,根據綠色建筑的理念,考慮內外部環境的因素,達到建筑設計的綠色和諧。此外,在建筑施工時還需要充分考慮資金的情況、建筑物的安全性及其運行效果,最終得出最優化的綠色設計方案。綜上所述,綠色建筑設計的推廣有很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莫輝.實現建筑的設計與環境之間的合理配置的途徑探析[J].民營科技.2012.
[2]李敏捷.白榮林.周偉.云南冶金集團科研中心綠色建筑設計探索[J].華中建筑.2012.
[3]李武.淺談建筑節能設計要點[J]科學之友.2011(1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