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標 熊書斌 占俊文
摘 要:根據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分析了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F狀,討論了大戶煙農種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戶煙農;現狀;管理對策;資溪縣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59-03
現代煙草農業要求“規?;N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1]。煙葉生產規?;a、集約化經營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的方針政策[2];有利于整合資源,發揮綜合效益;有利于生產規范技術的統一和應用,提高到位率和時效性;有利于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統一協調,提高煙葉生產水平。
隨著單戶煙農種植規模的擴大,各煙區都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種植大戶,也稱種植規模戶或種植集約戶。具體種植規模達到多少才稱為種植大戶,各煙區的標準也不一致,廣東大埔煙區把戶種0.67hm2以上、在連片6.67hm2以上規劃區域內實行租賃土地進行烤煙生產經營的生產者統稱為種煙大戶或種煙集約戶[2];貴州煙區單戶種煙規模在0.93hm2以上、6.67hm2以下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3];山東濰坊煙區把種煙規模在1.33hm2以上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4];廣西河池市重點的種植大戶面積為1.33~1.67hm2[5]。
現代煙草農業中所要求的規?;N植,是指煙葉生產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達到一定數量,連片種植,同時單戶煙農種植要求適度規模。而在部分煙區,隨著煙區單戶煙農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隨之產生了關于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低下和難于管理等問題。
本文通過分析撫州市資溪縣2010-2013年煙農種植規模,主要是種植規?!?.00hm2(含)的煙農情況,分析種植規模擴大帶來的問題,并就大戶煙農管理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為資溪縣大戶煙農管理與指導提供參考。
1 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模分析
通過分析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可知,2010-2013年,全縣煙農戶數由261戶減至181戶,單戶最大種植面積在2013年達到最大值,為76.49hm2,單戶最小種植面積由0.23hm2增長至0.55hm2,全縣煙農戶均種植面積由1.64hm2增長至2.81hm2,大于國家煙草專賣局的0.93hm2戶均種植面積[6](表1)。說明資溪縣單戶煙草的種植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
2.2 大戶煙農凸顯種煙勞動強度大 隨著資溪縣煙葉規?;N植的不斷發展,種煙大戶已成為煙葉生產的主流。煙葉生產與其他種植業相比,勞動強度大的劣勢日益突出。很多資溪縣本地農民就是因為種煙機械化程度較低、勞動強度大而對種煙不感興趣,這也是資溪縣煙葉總種植面積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對于種植面積在2.00hm2及以上的煙農來講,從整地起壟,施肥蓋膜,移栽培土,打頂抑芽,病蟲害防治,采收編煙,到烘烤分級各環節的工作,靠煙農家庭勞動力根本完不成,大多種植大戶在上述各環節都雇用了一定數量的工人。
2.3 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 隨著單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本地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2013年煙葉采收編煙環節,資溪縣高阜鎮和高阜林場由于工人缺乏,采編工市場由“買方市場”轉變成“賣方市場”,工資大部分由人工定價,出現工人惡意抬高工資等情況,導致采收編煙費用比2012年高出200~300元/烤,使得煙農,特別是外地煙農成本增加,而煙農也無力解決這種狀況。
現階段,大戶煙農雇工難,雇懂煙葉的工人更難。除了煙田施肥蓋膜、打頂抑芽等專業性較弱的生產環節外,煙葉分級扎把工人最難雇。在資溪縣,每年煙農都會從福建光澤縣、江西廣昌縣等地雇傭煙葉分級扎把工人,這些工人需要煙農解決吃住問題,特別是住房問題,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煙農的成本。
2.4 大戶煙農的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 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主要是大戶煙農的落實到位率低。而技術落實到位率低將嚴重影響煙葉產質量,降低煙農種煙效益。一是隨著面積的擴大,雇工隊伍的擴大,大戶煙農變成“老板”,每個生產環節自己很少進煙田或者根本不進煙田,相關技術也就大致給雇傭工人示范和講解,又因雇工難,大戶煙農很難去抓雇工的工作質量;二是煙技員工作積極性差,也很難做到對每一個雇工進行培訓指導。再者老煙農思想守舊,抵觸新技術。
3 大戶煙農管理對策
3.1 設立核心示范區 在大戶煙農種植區設立核心示范區,要求其煙葉生產工作要求全程GAP管理,做到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清潔生產和非煙物質控制,對核心示范區的煙農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其積極性,也讓其給其他煙農作表率,從而達到約束大戶煙農的目的,提高技術落實到位率,提高煙葉產質量。
3.2 制定差異化施肥方案 根據煙農的不同種植規模,制定差異化的施肥方案。大戶煙農在平衡施肥過程中,施肥精確度沒有小戶煙農高,或存在肥料流失嚴重,或施肥量達不到施用標準等問題。因此,根據不同種植規模的煙農,在施肥方案中應體現差異,2.66hm2以下、2.66 hm2以上的煙農稍有差異,適當提高大戶煙農施肥方案中的含氮量,從而提高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
3.3 合理安排大戶煙農布局 大戶煙農的布局規劃應根據當地的勞動力和煙田連片規模合理設置。資溪縣通過對種煙鄉鎮的勞動力和連片煙田調查分析,發現高阜鎮農業勞動力數量全縣最多,達6 751個,且連片煙田也是全縣之最,其中66.67hm2連片煙田2處。因此,在高阜鎮安排了2個種植大戶,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13.33hm2左右,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66.67hm2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
3.4 加大實際生產中的科技投入 近年來,資溪縣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其中,科技項目《資溪縣基本煙田土壤普查》的研究成果,在指定差異化施肥方案,合理布局大戶煙農,掌握全縣煙田連片情況都具有實際指導意義;QC項目《降煙葉烘烤成本》、《煙草自動計數打穴器的研發》和《降低施肥用工》都是從實際生產出發,著實降低煙葉生產用工和成本,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自主研發的自動計數打穴器可省去煙農移栽后人工點株工作,該成果正在推廣應用。
3.5 合作社助推煙葉生產 資溪縣煙農合作社的植保服務和農機服務運行多年,在煙葉生產環節也多為大戶煙農提供統防統治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雇工難的問題。而農機服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向大戶煙農提供培土機等機械的出租,二是為大戶煙農提供農機維修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因投入不足不能保證生產進度的問題。
3.6 合理引導適度規模種植 資溪縣通過對資溪縣近4a的煙葉收購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資溪縣現階段的適度種植規模為0.747~1.747hm2。通過對煙農進行宣傳,讓煙農科學認識種植規模與煙葉產質量的關系,使其明白種植規模的盲目擴大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
4 討論
規?;N植,主要是指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規模化,煙田連片規?;?。區域內的規模化要求適度規?;?,不能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煙區實際情況。單戶煙農的種植規模,要考慮自身經濟能力、種植水平、管理水平、勞動力數量、雇工問題、煙田布局、煙田肥力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適度規模化種植?;鶎涌h局和基層煙站要合理引導,讓煙農進行適度規?;N植,對于已經出現的大戶,也要積極探索有效管理措施,保證煙葉質量。
參考文獻
[1]蘇新宏,韋鳳杰,胡海波.河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2):62-67.
[2]黃兆祥,藍建汕,張維祥.大埔烤煙實行規?;a、集約化經營的對策措施[J].廣東業科學,2005(4):45-47.
[3]李家俊,劉明國.中國特色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以貴州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1):197-201.
[4]孟慶宏,王兆群,杜傳印.濰坊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6):64-67.
[5]尹永強,何明雄,鄧明軍.立足實際 學習借鑒 積極探索我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之路[C].廣西煙草學會2007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南寧:2007:111-117.
[6]咼亞屏,魏國勝,仝景川,等.利川市山地模式現代煙草農業探索之路[J].中國煙草科學,2010,3(6):59-6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根據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分析了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F狀,討論了大戶煙農種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戶煙農;現狀;管理對策;資溪縣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59-03
現代煙草農業要求“規?;N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1]。煙葉生產規?;a、集約化經營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的方針政策[2];有利于整合資源,發揮綜合效益;有利于生產規范技術的統一和應用,提高到位率和時效性;有利于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統一協調,提高煙葉生產水平。
隨著單戶煙農種植規模的擴大,各煙區都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種植大戶,也稱種植規模戶或種植集約戶。具體種植規模達到多少才稱為種植大戶,各煙區的標準也不一致,廣東大埔煙區把戶種0.67hm2以上、在連片6.67hm2以上規劃區域內實行租賃土地進行烤煙生產經營的生產者統稱為種煙大戶或種煙集約戶[2];貴州煙區單戶種煙規模在0.93hm2以上、6.67hm2以下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3];山東濰坊煙區把種煙規模在1.33hm2以上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4];廣西河池市重點的種植大戶面積為1.33~1.67hm2[5]。
現代煙草農業中所要求的規?;N植,是指煙葉生產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達到一定數量,連片種植,同時單戶煙農種植要求適度規模。而在部分煙區,隨著煙區單戶煙農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隨之產生了關于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低下和難于管理等問題。
本文通過分析撫州市資溪縣2010-2013年煙農種植規模,主要是種植規?!?.00hm2(含)的煙農情況,分析種植規模擴大帶來的問題,并就大戶煙農管理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為資溪縣大戶煙農管理與指導提供參考。
1 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模分析
通過分析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可知,2010-2013年,全縣煙農戶數由261戶減至181戶,單戶最大種植面積在2013年達到最大值,為76.49hm2,單戶最小種植面積由0.23hm2增長至0.55hm2,全縣煙農戶均種植面積由1.64hm2增長至2.81hm2,大于國家煙草專賣局的0.93hm2戶均種植面積[6](表1)。說明資溪縣單戶煙草的種植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
2.2 大戶煙農凸顯種煙勞動強度大 隨著資溪縣煙葉規?;N植的不斷發展,種煙大戶已成為煙葉生產的主流。煙葉生產與其他種植業相比,勞動強度大的劣勢日益突出。很多資溪縣本地農民就是因為種煙機械化程度較低、勞動強度大而對種煙不感興趣,這也是資溪縣煙葉總種植面積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對于種植面積在2.00hm2及以上的煙農來講,從整地起壟,施肥蓋膜,移栽培土,打頂抑芽,病蟲害防治,采收編煙,到烘烤分級各環節的工作,靠煙農家庭勞動力根本完不成,大多種植大戶在上述各環節都雇用了一定數量的工人。
2.3 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 隨著單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本地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2013年煙葉采收編煙環節,資溪縣高阜鎮和高阜林場由于工人缺乏,采編工市場由“買方市場”轉變成“賣方市場”,工資大部分由人工定價,出現工人惡意抬高工資等情況,導致采收編煙費用比2012年高出200~300元/烤,使得煙農,特別是外地煙農成本增加,而煙農也無力解決這種狀況。
現階段,大戶煙農雇工難,雇懂煙葉的工人更難。除了煙田施肥蓋膜、打頂抑芽等專業性較弱的生產環節外,煙葉分級扎把工人最難雇。在資溪縣,每年煙農都會從福建光澤縣、江西廣昌縣等地雇傭煙葉分級扎把工人,這些工人需要煙農解決吃住問題,特別是住房問題,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煙農的成本。
2.4 大戶煙農的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 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主要是大戶煙農的落實到位率低。而技術落實到位率低將嚴重影響煙葉產質量,降低煙農種煙效益。一是隨著面積的擴大,雇工隊伍的擴大,大戶煙農變成“老板”,每個生產環節自己很少進煙田或者根本不進煙田,相關技術也就大致給雇傭工人示范和講解,又因雇工難,大戶煙農很難去抓雇工的工作質量;二是煙技員工作積極性差,也很難做到對每一個雇工進行培訓指導。再者老煙農思想守舊,抵觸新技術。
3 大戶煙農管理對策
3.1 設立核心示范區 在大戶煙農種植區設立核心示范區,要求其煙葉生產工作要求全程GAP管理,做到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清潔生產和非煙物質控制,對核心示范區的煙農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其積極性,也讓其給其他煙農作表率,從而達到約束大戶煙農的目的,提高技術落實到位率,提高煙葉產質量。
3.2 制定差異化施肥方案 根據煙農的不同種植規模,制定差異化的施肥方案。大戶煙農在平衡施肥過程中,施肥精確度沒有小戶煙農高,或存在肥料流失嚴重,或施肥量達不到施用標準等問題。因此,根據不同種植規模的煙農,在施肥方案中應體現差異,2.66hm2以下、2.66 hm2以上的煙農稍有差異,適當提高大戶煙農施肥方案中的含氮量,從而提高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
3.3 合理安排大戶煙農布局 大戶煙農的布局規劃應根據當地的勞動力和煙田連片規模合理設置。資溪縣通過對種煙鄉鎮的勞動力和連片煙田調查分析,發現高阜鎮農業勞動力數量全縣最多,達6 751個,且連片煙田也是全縣之最,其中66.67hm2連片煙田2處。因此,在高阜鎮安排了2個種植大戶,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13.33hm2左右,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66.67hm2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
3.4 加大實際生產中的科技投入 近年來,資溪縣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其中,科技項目《資溪縣基本煙田土壤普查》的研究成果,在指定差異化施肥方案,合理布局大戶煙農,掌握全縣煙田連片情況都具有實際指導意義;QC項目《降煙葉烘烤成本》、《煙草自動計數打穴器的研發》和《降低施肥用工》都是從實際生產出發,著實降低煙葉生產用工和成本,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自主研發的自動計數打穴器可省去煙農移栽后人工點株工作,該成果正在推廣應用。
3.5 合作社助推煙葉生產 資溪縣煙農合作社的植保服務和農機服務運行多年,在煙葉生產環節也多為大戶煙農提供統防統治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雇工難的問題。而農機服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向大戶煙農提供培土機等機械的出租,二是為大戶煙農提供農機維修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因投入不足不能保證生產進度的問題。
3.6 合理引導適度規模種植 資溪縣通過對資溪縣近4a的煙葉收購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資溪縣現階段的適度種植規模為0.747~1.747hm2。通過對煙農進行宣傳,讓煙農科學認識種植規模與煙葉產質量的關系,使其明白種植規模的盲目擴大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
4 討論
規?;N植,主要是指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規?;?,煙田連片規?;?。區域內的規?;筮m度規?;荒苊つ孔非笠幠6鲆暉焻^實際情況。單戶煙農的種植規模,要考慮自身經濟能力、種植水平、管理水平、勞動力數量、雇工問題、煙田布局、煙田肥力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適度規?;N植。基層縣局和基層煙站要合理引導,讓煙農進行適度規?;N植,對于已經出現的大戶,也要積極探索有效管理措施,保證煙葉質量。
參考文獻
[1]蘇新宏,韋鳳杰,胡海波.河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2):62-67.
[2]黃兆祥,藍建汕,張維祥.大埔烤煙實行規?;a、集約化經營的對策措施[J].廣東業科學,2005(4):45-47.
[3]李家俊,劉明國.中國特色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以貴州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1):197-201.
[4]孟慶宏,王兆群,杜傳印.濰坊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6):64-67.
[5]尹永強,何明雄,鄧明軍.立足實際 學習借鑒 積極探索我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之路[C].廣西煙草學會2007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南寧:2007:111-117.
[6]咼亞屏,魏國勝,仝景川,等.利川市山地模式現代煙草農業探索之路[J].中國煙草科學,2010,3(6):59-6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根據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分析了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F狀,討論了大戶煙農種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戶煙農;現狀;管理對策;資溪縣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59-03
現代煙草農業要求“規?;N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1]。煙葉生產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的方針政策[2];有利于整合資源,發揮綜合效益;有利于生產規范技術的統一和應用,提高到位率和時效性;有利于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統一協調,提高煙葉生產水平。
隨著單戶煙農種植規模的擴大,各煙區都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種植大戶,也稱種植規模戶或種植集約戶。具體種植規模達到多少才稱為種植大戶,各煙區的標準也不一致,廣東大埔煙區把戶種0.67hm2以上、在連片6.67hm2以上規劃區域內實行租賃土地進行烤煙生產經營的生產者統稱為種煙大戶或種煙集約戶[2];貴州煙區單戶種煙規模在0.93hm2以上、6.67hm2以下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3];山東濰坊煙區把種煙規模在1.33hm2以上的煙農稱為種植大戶[4];廣西河池市重點的種植大戶面積為1.33~1.67hm2[5]。
現代煙草農業中所要求的規?;N植,是指煙葉生產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達到一定數量,連片種植,同時單戶煙農種植要求適度規模。而在部分煙區,隨著煙區單戶煙農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隨之產生了關于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低下和難于管理等問題。
本文通過分析撫州市資溪縣2010-2013年煙農種植規模,主要是種植規模≥2.00hm2(含)的煙農情況,分析種植規模擴大帶來的問題,并就大戶煙農管理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為資溪縣大戶煙農管理與指導提供參考。
1 資溪縣大戶煙農種植規模分析
通過分析資溪縣2010-2013年煙葉種植情況可知,2010-2013年,全縣煙農戶數由261戶減至181戶,單戶最大種植面積在2013年達到最大值,為76.49hm2,單戶最小種植面積由0.23hm2增長至0.55hm2,全縣煙農戶均種植面積由1.64hm2增長至2.81hm2,大于國家煙草專賣局的0.93hm2戶均種植面積[6](表1)。說明資溪縣單戶煙草的種植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
2.2 大戶煙農凸顯種煙勞動強度大 隨著資溪縣煙葉規?;N植的不斷發展,種煙大戶已成為煙葉生產的主流。煙葉生產與其他種植業相比,勞動強度大的劣勢日益突出。很多資溪縣本地農民就是因為種煙機械化程度較低、勞動強度大而對種煙不感興趣,這也是資溪縣煙葉總種植面積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對于種植面積在2.00hm2及以上的煙農來講,從整地起壟,施肥蓋膜,移栽培土,打頂抑芽,病蟲害防治,采收編煙,到烘烤分級各環節的工作,靠煙農家庭勞動力根本完不成,大多種植大戶在上述各環節都雇用了一定數量的工人。
2.3 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 隨著單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本地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2013年煙葉采收編煙環節,資溪縣高阜鎮和高阜林場由于工人缺乏,采編工市場由“買方市場”轉變成“賣方市場”,工資大部分由人工定價,出現工人惡意抬高工資等情況,導致采收編煙費用比2012年高出200~300元/烤,使得煙農,特別是外地煙農成本增加,而煙農也無力解決這種狀況。
現階段,大戶煙農雇工難,雇懂煙葉的工人更難。除了煙田施肥蓋膜、打頂抑芽等專業性較弱的生產環節外,煙葉分級扎把工人最難雇。在資溪縣,每年煙農都會從福建光澤縣、江西廣昌縣等地雇傭煙葉分級扎把工人,這些工人需要煙農解決吃住問題,特別是住房問題,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煙農的成本。
2.4 大戶煙農的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 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低,主要是大戶煙農的落實到位率低。而技術落實到位率低將嚴重影響煙葉產質量,降低煙農種煙效益。一是隨著面積的擴大,雇工隊伍的擴大,大戶煙農變成“老板”,每個生產環節自己很少進煙田或者根本不進煙田,相關技術也就大致給雇傭工人示范和講解,又因雇工難,大戶煙農很難去抓雇工的工作質量;二是煙技員工作積極性差,也很難做到對每一個雇工進行培訓指導。再者老煙農思想守舊,抵觸新技術。
3 大戶煙農管理對策
3.1 設立核心示范區 在大戶煙農種植區設立核心示范區,要求其煙葉生產工作要求全程GAP管理,做到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清潔生產和非煙物質控制,對核心示范區的煙農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其積極性,也讓其給其他煙農作表率,從而達到約束大戶煙農的目的,提高技術落實到位率,提高煙葉產質量。
3.2 制定差異化施肥方案 根據煙農的不同種植規模,制定差異化的施肥方案。大戶煙農在平衡施肥過程中,施肥精確度沒有小戶煙農高,或存在肥料流失嚴重,或施肥量達不到施用標準等問題。因此,根據不同種植規模的煙農,在施肥方案中應體現差異,2.66hm2以下、2.66 hm2以上的煙農稍有差異,適當提高大戶煙農施肥方案中的含氮量,從而提高大戶煙農煙葉產質量。
3.3 合理安排大戶煙農布局 大戶煙農的布局規劃應根據當地的勞動力和煙田連片規模合理設置。資溪縣通過對種煙鄉鎮的勞動力和連片煙田調查分析,發現高阜鎮農業勞動力數量全縣最多,達6 751個,且連片煙田也是全縣之最,其中66.67hm2連片煙田2處。因此,在高阜鎮安排了2個種植大戶,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13.33hm2左右,一個近2a種植面積在66.67hm2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雇工難的問題。
3.4 加大實際生產中的科技投入 近年來,資溪縣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其中,科技項目《資溪縣基本煙田土壤普查》的研究成果,在指定差異化施肥方案,合理布局大戶煙農,掌握全縣煙田連片情況都具有實際指導意義;QC項目《降煙葉烘烤成本》、《煙草自動計數打穴器的研發》和《降低施肥用工》都是從實際生產出發,著實降低煙葉生產用工和成本,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自主研發的自動計數打穴器可省去煙農移栽后人工點株工作,該成果正在推廣應用。
3.5 合作社助推煙葉生產 資溪縣煙農合作社的植保服務和農機服務運行多年,在煙葉生產環節也多為大戶煙農提供統防統治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雇工難的問題。而農機服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向大戶煙農提供培土機等機械的出租,二是為大戶煙農提供農機維修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戶煙農因投入不足不能保證生產進度的問題。
3.6 合理引導適度規模種植 資溪縣通過對資溪縣近4a的煙葉收購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資溪縣現階段的適度種植規模為0.747~1.747hm2。通過對煙農進行宣傳,讓煙農科學認識種植規模與煙葉產質量的關系,使其明白種植規模的盲目擴大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
4 討論
規模化種植,主要是指在優化布局的區域內,種植面積規?;?,煙田連片規?;?。區域內的規模化要求適度規模化,不能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煙區實際情況。單戶煙農的種植規模,要考慮自身經濟能力、種植水平、管理水平、勞動力數量、雇工問題、煙田布局、煙田肥力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適度規?;N植?;鶎涌h局和基層煙站要合理引導,讓煙農進行適度規模化種植,對于已經出現的大戶,也要積極探索有效管理措施,保證煙葉質量。
參考文獻
[1]蘇新宏,韋鳳杰,胡海波.河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2):62-67.
[2]黃兆祥,藍建汕,張維祥.大埔烤煙實行規?;a、集約化經營的對策措施[J].廣東業科學,2005(4):45-47.
[3]李家俊,劉明國.中國特色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以貴州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1):197-201.
[4]孟慶宏,王兆群,杜傳印.濰坊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6):64-67.
[5]尹永強,何明雄,鄧明軍.立足實際 學習借鑒 積極探索我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之路[C].廣西煙草學會2007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南寧:2007:111-117.
[6]咼亞屏,魏國勝,仝景川,等.利川市山地模式現代煙草農業探索之路[J].中國煙草科學,2010,3(6):59-6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