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中國互聯網領域,沒有人比周鴻祎更令對手驚恐;遍尋中國互聯網行業,沒有人比周鴻祎更讓同行痛恨。置身于高手云集的IT王國,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屌絲”,周鴻祎不斷地發動著瘋狂的“逆襲”,而他掛帥的360,也絕對算得上一朵業界奇葩。
不安分的研究生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青石鎮邊街村秀才灣——如同這個地名那樣,自高考恢復以來,這里走出了很多名國內知名大學的學子。秀才灣附近的十里八村,提起周鴻祎,眾鄉親都會齊刷刷地豎起大拇指。
高中時,周鴻祎獲得過全國物理競賽獎,很多大學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其中父母最看重的是一所著名大學的食品工程專業,因為經歷過吃不飽飯的年代,父母親非常樸素地認為這個專業以后不愁飯吃。但周鴻祎選擇了西安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他的想法很簡單——能夠編寫軟件。
對于計算機的熱愛,應當歸功于周鴻祎大二時讀到的《硅谷熱》這本書。這本充滿魔力的書,讓周鴻祎第一次知道了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休利特,第一次走近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第一次讀到了英特爾掌門人安迪·格魯夫的故事……,那種青年時期對自由和創造的渴望之火,引燃了周鴻祎心中的激情。
本科畢業后,周鴻祎獲得了被保送西安交大研究生,不過,在選擇專業時,看中了工商管理專業,理由是自己將來準備開電腦公司,總該學點兒管理學。因此,在研一時期,周鴻祎將所有時間都放在了圖書館,從《Z理論》到《追求卓越》,只要是導師推薦的書籍,周鴻祎都看了個遍。
研二的時候,周鴻祎就沒有那么規矩了,因為他開發出了一個殺毒卡,而且這款殺毒軟件獲得了全國“挑戰杯”二等獎,周鴻祎的商業信心由此大增。那段時間,除了在校園中到處兜售自己的殺毒卡外,周鴻祎還跑到了北京的中關村,向瑞星和聯想等公司推銷自己的產品,但不是被人嗤之以鼻,就是被拒之門外。
回到西安,周鴻祎只能重新在校園里張貼海報,還趁同學在食堂排隊買飯時叫賣殺毒軟件。一個月下來,周鴻祎能夠賣出的殺毒卡不過10張。由于殺毒卡沒有升級軟件支持,跟不上病毒的變化,導致反復死機,周鴻祎不得不沒日沒夜為用戶解決疑難問題。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隨著病毒卡被人冷落,周鴻祎不得不作罷。
商業之門一旦開啟,就不會隨隨便便關閉。病毒卡夭折一個月之后,周鴻祎與朋友合伙開了一家“信息軟件公司”,主要業務是平面創意設計。當時周鴻祎正好參加了陜西一個大學生創意大賽,獲得了一等獎,獎品是一臺幸福250摩托車。未做太多思考,周鴻祎就將這輛5000元左右的摩托車作價3000元賣掉,換來平面設計的字庫。然而,由于合伙人內訌,信息軟件公司運營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宣布解散。關門的時候,那個合伙人將公司中唯一的一部電腦也抱走了。
近兩年的闖蕩欠了一屁股債,為此,周鴻祎特地給導師寫了一封誠懇的道歉信。令周鴻祎倍感意外的是,導師在進行了不痛不癢的批評后,當著師兄弟們的面說:“在你們中間,周鴻祎算得上是另類,日后可能只有他有出息。”此時的周鴻祎,更加愧疚自己沒有將全部心思放在學業上。
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周鴻祎拿到了南方一家銀行的offer,月薪是3000元,但周鴻祎卻選擇了月薪只有800元的北京方正電腦公司。其實周鴻祎明白,北大方正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軟件公司,比聯想、四通還要牛,進去之后能夠繼續編寫軟件,實現自己的未競之夢。
果然,在北大方正,周鴻祎干得如魚得水。三年不到,他就從程序員一路提到事業部總經理。也正是在北大方正,周鴻祎有了創業的新發現。
最悔恨的事
雖然1990年代末互聯網還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但在北大方正,互聯網卻成為了技術人員熱議的話題,電話撥號上網已經成為不少員工進入虛擬世界的一種方式。不過,在與同事聊天中,周鴻祎發現,許多人都覺得上網時輸入www開頭的網址太復雜,而且稍有不慎就出錯。周鴻祎強烈地感覺到,中文網址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大市場。一夜未眠之后,周鴻祎辭職了。
為了節約成本,周鴻祎將辦公地址設在了北京南城租住的家中。白天,周鴻祎與幾個創業伙伴忙著編寫程序,晚上則將機器拆散騰出空間休息。雖然只有兩居室的房子總顯狹窄,但大伙在一塊工作卻十分充實。周鴻祎將公司的名字取名為3721,取自湖北的一句方言:“不管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說”。3721開張不到一年就遭遇資金困境,好在當時互聯網發展進入高潮,一家名為IDG的風投公司慷慨注資25萬美元,3721得以存活下來。
3721主要為用戶提供中文上網服務。所謂“中文上網服務”,就是上網者只要在地址欄里輸入中文關鍵詞,3721就及時提供相應的英文網址,由此給網友特別是英語水平一般的人提供方便。出于周鴻祎的意外,3721受到了追捧。面世第二年,3721的網絡實名服務覆蓋了當時90%以上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每天使用量超過8000萬人次,并擁有超過60萬的企業客戶,占據中國付費搜索市場40%的市場份額;次年,3721為周鴻祎帶來了高達2億元的銷售額。
巨大的利潤空間與贏利能力,引來了國內無數軟件工具商對3721的模仿,泥沙俱下之下周鴻祎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了阻止跟風者的腳步,周鴻祎選擇與微軟合作,將中文上網小插件與IE瀏覽器直接捆綁,預裝進用戶電腦。后來,3721又與共享軟件、流量很大的個人網站合作,做插件推廣、彈窗廣告,由此開創了病毒式推廣的先河。
3721問世之后,類似軟件廠商多達幾百上千家,其做法與周鴻祎如出一轍: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軟件安裝進用戶電腦。這些插件通過自我復制和病毒變異的方式,頑固地停留在用戶的電腦上,難以卸載。最終的結果是,3721的市場地位得以鞏固,但來自四面八方的罵聲鋪天蓋地地涌向了周鴻祎:“3721每一個毛細血管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一個流氓得逞后,千百萬個流氓誕生了!”。3721得到了商業利益,周鴻祎卻背上“流氓軟件之父”的惡名。
就在周鴻祎與眾多“流氓軟件”苦苦周旋時,半路又殺出了兩個超級對手——CNNIC與百度。與3721的草根身份不同,CNNIC是當時億萬用戶眼中的正牌軍。仰仗著自己特殊的地位,CNNIC 萌發了收編3721的意圖。其實,周鴻祎對收編一事并不抗拒,他也想著與對方合作將網絡實名的蛋糕做大,但是,由于CNNIC的苛刻收購條件最終引致周鴻祎反目,由此引發了后來的一場對壘之戰。
百度強勢推出的“百度搜霸”,則讓周鴻祎的背心發涼。這款網址直達工具欄的插件,與3721中文網址主要功能幾乎雷同。為了阻擊對手,3721插件專門開發新功能模塊,阻止百度搜霸的運行,并阻斷了用戶下載、升級搜霸的通道。在掌握技術證據后,百度以“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3721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3721公司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出了法院,周鴻祎與李彥宏還互不干休,差點發生武斗。
輸了官司的周鴻祎,不得不承受用戶流向百度的痛苦。正當周鴻祎萬般煩惱之時,已經將雅虎攬入懷中的阿里巴巴,向3721拋來了橄欖枝。第二年,周鴻祎作出了以1.2億美元將3721賣給雅虎的決定。之后。對于這一無奈的結果,周鴻祎多次表達自己的痛悔之意:“賣掉3721,是我最悔恨的事。”《福布斯》曾這樣描述周鴻祎:“他多次告訴媒體,他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失敗者。搜索是一個百億美元的市場,他看著李彥宏成為首富,自己卻落下了一身罵名。”
血刃“流氓軟件”
周鴻祎將賣掉3721看成是“最悔恨的事”,不無道理。當時3721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年度純利潤達6000萬元;那時,李彥宏還在為百度的商業模式冥思苦想,賬上幾乎顆粒無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鴻祎不賣掉3721,而是通過技術手段和改善服務爭取用戶,3721至少能夠贏得與百度平分中國市場的機會。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悔恨,周鴻祎在擔任雅虎中國區總裁后,依然對搜索業務情有獨鐘。在周鴻祎的治下,雅虎中國推出了獨立域名搜索網站“一搜”,在MP3、圖片等搜索服務上居于領先地位。兩年之后,“一搜”就超過了谷歌并緊追百度,雅虎郵箱也超過新浪,在國內電子郵件服務方面排名第二。
急速行進的同時,周鴻祎強烈地感到距離“為自己打工”的目標越來越遠。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糾結,周鴻祎作出了辭職的決定。離職時,周鴻祎不僅放棄了3000萬美元獎金的誘惑,而且帶走了100多個來自3721和雅虎中國的舊部,幾乎掏空了雅虎中國的技術團隊。
離開雅虎后,周鴻祎并沒有繼續他熟悉的搜索業務,而是創建了一家名為“奇虎360”的公司,周鴻祎出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對于360這個名字,周鴻祎的解釋是,110是安全警察,250是“有點二”的意思,250加上110就是360,因此,360就是以“有點二”的精神去承擔網絡警察的職責。
在后來一封公開信中,周鴻祎進一步道出了開辦360的原因:“一睜眼,就是媒體上鋪天蓋地的罵聲。我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連著一個星期不敢出來,砸壞了一張桌子和兩扇門。被冤枉的憤怒,讓我幾乎要沖出去決斗。但我最終冷靜了下來,這個潘多拉的盒子終究是我打開的,我只能自己親手合上它。”
“有點二”的本性很快在360身上顯露出來,它首先向周鴻祎親手“開創”的流氓軟件行業“開炮”。360安全衛士發起公推“惡意軟件”的活動,號召網民列出“問題軟件”。周鴻祎的算盤是,用戶已飽受流氓軟件騷擾,360安全衛士的推出必將贏得贊譽,同時也能為自己洗刷惡名。果然,效果出奇地好,百度、CNNIC、阿里巴巴等推出的部分軟件進入到了360“惡評”軟件之中。
周鴻祎選中了由3721升級而來的“雅虎助手”,作為360“開炮”的首要目標。在將雅虎助手定義為“流氓軟件”后,360在用戶同意的條件下,對“雅虎助手”進行卸載。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雅虎助手”被卸載60萬次以上。周鴻祎毫不留情“手刃”自己養大的“孩子”。不過,360很快遭到了雅虎還擊。馬云將周鴻祎告上了法庭,法院判決的結果是,360賠償雅虎中國經濟損失3萬元及訴訟費4萬余元,并公開道歉。
這次輸給馬云的周鴻祎,并沒有一絲悵然,反而暗中歡喜,因為360安全衛士已將反流氓軟件催發成聲勢浩大的公共事件。從此以后,以插件為主的流氓軟件將快速消亡。
對于周鴻祎來說,血刃“流氓軟件”的最大收獲,是無形之中生成了360的商業模式——通過吸引用戶而獲取流量,形成完美的商業閉環。最新資料顯示,奇虎360目前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公司,360瀏覽器穩居國內第一的位置,比排名第二的搜狗瀏覽器的市場份額高出一倍還多。奇虎360的市值突破10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扛槍的“紅衣主教”
坐在草地上,身穿迷彩服,懷抱著一只AK47,眉頭微微皺起,這是周鴻祎的微博頭像;周鴻祎喜歡打真人CS,他在北京懷柔打造了一個占地500畝的高水平訓練營;周鴻祎辦公桌后面的墻上掛著切·格瓦拉那幅著名的貝雷帽肖像——將周鴻祎的這些喜好串聯起來,一個如戰斗者的形象飽滿地浮現在人們面前。
周鴻祎好斗個性的形成由來已久,他甚至自封為“紅衣主教”。他說,小時候就喜歡跟人打架,雖然個子小,老是打不贏,但還是要跟人打。自從創辦了360以后,周鴻祎就沒有停下戰斗的腳步。360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周鴻祎的戰斗史。
發生在六年前殺毒軟件市場的絞殺之戰,可以說是周鴻祎策劃的一個殺傷力最強的戰役。當時,國內殺毒軟件市場形成瑞星、金山毒霸、江民三足鼎立的局面,用戶高價付費殺毒的生態已然形成。“像殺毒這樣的基礎服務早該免費了!”一聲吼叫之后,周鴻祎攜帶著360安全衛士跳入了殺毒市場這片“紅海”,并高揚起“永久免費”的旗幟。巨頭瑞星首先還擊,在與360展開激烈“口水戰”的同時,還通過技術手段卸載和攔擊對方軟件。隨后,360對瑞星和中關村在線提起名譽侵權訴訟,要求停止侵權、公開致歉,并分別索賠名譽侵權損失費200萬元。雖然這場官司沒有出現周鴻祎期盼的結果,但狼煙過后,人們發現,周鴻祎已經完成了對殺毒行業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目前,除了金山毒霸仍可以與360對抗外,瑞星和江民日漸式微,殺毒軟件行業實現了網絡安全的華麗轉身。
三年前的“3Q大戰”,必定在周鴻祎心中刻下深刻的印記。按照當時“360隱私保護器”軟件的跟蹤分析結果,360公司發布消息稱,“騰訊QQ”存在查看用戶電腦中文件的情況,騰訊通過QQ可以窺視用戶的隱私。其后,360推出的“扣扣保鏢”稱,該工具可以阻止QQ查看用戶隱私文件、防止木馬盜取QQ賬號以及給QQ加速、過濾廣告等。作為反擊,騰訊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讓用戶必須在QQ和360之間做出選擇,進行二選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工信部等國家三部委干預下,以360召回“扣扣保鏢”軟件、宣布與QQ兼容,騰訊發布《和你在一起》的致歉信而結束。
43歲的周鴻祎喜歡稱自己是“IT老兵”,而且最鐘愛麥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永遠不死,他們只是凋零。
為爭奪搜狐旗下搜狗的收購權,周鴻祎再度與馬化騰兵戎相見。本來,周鴻祎已與搜狐董事長張朝陽達成了奇虎360收購搜狗公司的口頭協議,沒想到騰訊橫刀奪愛,在2013年8月份出資4.48億美元收購了搜狗36.5%的股份。此舉使中國搜索市場上的“3B”(360與百度)大戰擴展為“3SB”大戰(360與百度,360與搜狗)。
與小米CEO雷軍對決的結果,可能有點出于周鴻祎的意外。本來,360推出智能手機后,周鴻祎針對小米手機的“發燒友是個偽概念”之說以及對雷軍“隱瞞成本”的指責,已讓對方極度反感,雙方的口水戰持續了一年多時間。2013年9月底,360手機助手推出了可幫助手機用戶卸載所有手機軟件的“一鍵Root”功能,周鴻祎的最初想法,是將騰訊、百度等老對手的軟件驅逐出用戶的手機,但人們卻發現,華為、聯想、小米等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也被放到了“可卸載”名單中。作為回應,小米公司的應用商店隨后將360產品全線下架,聯想樂商店也下架了360的產品,百度對奇虎360公司提起訴訟,騰訊和金山網絡也加入討伐行列。周鴻祎將其戲稱為“六大門派圍剿光明頂”。
一次次披掛出征,一場場刀光劍影,作為行業攪局者,周鴻祎孤身跳入虎狼成群的IT戰場。因此有人說,中國的互聯網江湖少了周鴻祎會少了許多紛爭,同樣也會少很多精彩。也有業界人士認為,周鴻祎的戰斗行為雖帶有非常強烈的商業動機,但也不能否認中國互聯網環境由此而不斷進化的事實。如將殺毒軟件免費和簡化,降低了中國初級用戶的上網門檻;與QQ一戰,倒逼騰訊走向開放,使小型創業團隊有更多機會;涉足搜索引擎市場,削弱了百度的壟斷地位……。
拜用戶教
流氓、瘋狗、無賴……,盡管罵聲不絕于耳,但在2013年,360的PC端和智能手機端用戶還是突破了7億大關,其中360瀏覽器覆蓋了70%左右的PC端用戶;除了市值摸高到百億美金并一度成為第三大中國互聯網公司外,360也拿下了國內搜索市場24%的份額,華麗轉身為國內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周鴻祎將360的勝利歸結為網民的勝利,歸結為“拜用戶教”所賜。
隨身Wi-Fi,可以說是360在2013年推出的最具震撼力的產品。這款只有指甲蓋大小的U盤,插在筆記本電腦上,就可發送無線信號。不過,隨身Wi-Fi最初被設計了20多個使用場景、10多種功能,但交到周鴻祎手上時,周鴻祎砍掉了其他所有功能,只保留了核心的上網功能。在周鴻祎看來,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就是給用戶的最好體驗。資料顯示,僅在過去一年中,隨身Wi-Fi的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
作為爭奪移動互聯的又一個成果,360公司在2013年底正式推出了“360兒童衛士”手環。據悉,這款產品具有隨時定位、安全區域預警和建立通話連接三大功能。比如,家長只需要在智能手機上安裝一個軟件,通過手機向手環發送一個命令,就能知道孩子的位置,并能查找孩子某段時間內的行動軌跡。系統能夠自動標識孩子常去的安全位置,一旦孩子的位置超出這些安全區域,系統就會自動向家長的手機發出報警。
觀察發現,無論是推出比小米手機便宜且質量與功能不弱于對方的360“特供機”,還是推出售價僅為19.9元的隨身Wi-Fi,抑或市場價格僅為199元的“360兒童衛士”手環,按照周鴻祎的說法,360都是在做公益,不會從中賺一分錢。之所以如此定價,因為在周鴻祎看來,移動互聯網將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企業賣硬件的目的是爭奪盡可能多的用戶。
基于“拜用戶教”的思想,周鴻祎說自己痛恨大公司,因為這種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對用戶的需求反應很慢,產品開發周期要比扁平式組織長得多。因此,360的近4000員工被周鴻祎分解成為大小400多個團隊,其中大的50人,小的只有兩三個人;在大小團隊中,只要真正觸及用戶需求,無論是普通程序員還是實習生,都可以直接找周鴻祎溝通。周鴻祎說,只有這樣才能維持360的草根創業熱情。在他看來,360要緊跟用戶的腳步,首先必須創新,而且是顛覆式創新。
據悉,2014年開局,周鴻祎已經從內部提拔了一批年輕的管理者,還從谷歌大中華區挖來了業務運營骨干,目的是培養出更多的“小CEO”,讓他們和自己一樣能夠調動公司內外部資源,從而推出更多的跨部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