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摘要:大家不難知道,機關單位的車隊管理是機關單位后勤工作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車隊管理水平的好壞具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長遠意義和鮮明特點。就現實情況而言,機關車隊管理工作在車輛購置、管理體制、車輛使用上存在著相當多的突出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個矛盾和問題,必須著力從健全制度、完善體制、創新方式、擴大服務等幾個方面入手,努力實現車隊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模化、效能化。
關鍵詞:機關車隊;管理;問題;對策思路
機關單位的車隊管理是機關單位后勤工作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車隊管理水平的好壞具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長遠意義和鮮明特點。就現實情況而言,機關車隊管理工作在車輛購置、管理體制、車輛使用上存在著相當多的突出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個矛盾和問題,必須著力從健全制度、完善體制、創新方式、擴大服務等幾個方面入手,努力實現車隊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模化、效能化。
一、機關車隊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及主要特點
機關車隊是完成機關各項工作任務的重要物質保證。加強機關的車隊管理,提高機關車隊車輛的利用率,是更好地保證機關工作和職工生活的客觀需要,可以有效地保障行車安全,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建設。機關車隊管理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四個確保”:就是通過車輛配備、調整、更新、使用調度、維修保養、行車安全措施等環節,確保車輛設備的完整和技術性能的良好,確保汽車有效合理的使用,確保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確保車隊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高質量,全面提高車輛運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機關車隊是以交通工具直接為機關工作和職工生活服務的單位,具有其他服務部門所沒有的特點。一是作業分散。機關車隊的日常工作,經常是單人操作。分散工作,接觸社會面廣。汽車司機的工作辛苦,生活缺乏規律性,易受各方面的影響。因此,必須關心汽車司機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并注意對他們進行經常性教育。二是時間性強。由于機關工作繁雜,任務很重,用車無規律可循,從而使用車者感到用車難,派車者感到派車難,影響機關任務的完成。因此,必須加強車隊管理,保證及時地提供機關工作所需的車輛。三是技術要求高。汽車駕駛、檢修工作是一種技術性工作,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汽車的效益,汽車司機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經公安部門考試合格,發給駕駛照后方能開車。四是安全要求嚴。司機的工作關系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必須嚴格要求,保證萬無一失。否則,出現重大事故會給國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給司機個人和家庭也帶來不幸。
二、機關車隊管理的存在問題
我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機關車隊,在加強管理、提供服務,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對于保證機關工作和職工生活用車,促進機關工作的開展和職能任務的完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的現狀看,機關車隊管理還存在下列問題:
1、在車輛購置上,機關車輛增長過快、經費開支過大。我們的機關公用車輛,從購買、使用、維修到報廢,全部由國家財政包起來,只要財政給錢,無論是否需要都要買車,而且買的越多越好,越高級越好,這就使機關的汽車需求急劇膨脹,車輛數量急劇增加,開支愈來愈大。
2、在管理體制上,各自為政、浪費現象嚴重。當前,我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車輛基本上是分散管理的。這不僅增加了管理人員和管理費用,而且難以統一調度,提高汽車的使用率,所以忙閑不均,損失浪費財力的現象相當嚴重。有的機關的車輛超負荷運轉,有的單位、有的類型的車輛利用率僅達50%—60%。據一些市的同志估算,市政府各局的車輛如果集中統一管理和調度,在同樣保證機關工作作用車的前提下,車輛總數可減少一半左右,節約的前景是相當大的。
3、在用車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公車私用、公用車專用現象普遍。有的機關單位,無論公事私事,要車有求必應。有的領導干部本無資格配專車,但實際上固定好車供他使用,非他不動。有的單位用車不講經濟效益,本來交通極為方便,不需派車迎送的也派車迎送,造成浪費。
三、完善機關車隊管理的對策思路
要加強機關車隊管理,提高其社會效益,必須對現行的管理方法進行必要的改革,不斷推進機關車隊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效能化方向提升。
1、健全管理制度,實行人員、車輛、使用“三規范“
首先,規范人員管理制度。機關車隊的人員管理主要是指對司機的管理,這是做好車隊管理工作的關鍵。它對于提高車隊的服務質量,更好地完成機關工作任務,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員管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思想教育。進行機關車隊性質和特點的教育,不斷增強車隊全體職工的服務意識。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全體職工任勞任怨、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以車謀私。進行組織紀律教育,使全體職工養成服從調度、聽從指揮、遵紀守法、優質服務的好作風。二是加強組織管理。按照擁有車輛的多少編成隊或組;選擇思想作風好、技術過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管理能力的司機擔任隊長或班組長。必須為車隊所有人員指定崗位責任制,使責、權、利相統一。三是加強技術培訓工作。加強以在職為主、脫產為輔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術素質。在實施在職培訓時,應貫徹互教互學的原則,定期召開業務學習會和研討會。四是應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依據車隊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具體指定優質服務的標準、考核辦法及獎罰辦法。考核辦法要根據車隊服務工作規模要求和有關制度,經常進行檢查、評比活動,并記錄在案。考核結果應作為獎罰的主要依據,把工資、獎金、福利同職工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服務態度、出勤率、安全等指標掛鉤。
其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機關車隊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建立汽車安全檢查制度。應堅持做到“三檢查“和”五不出車“。所謂”三檢查“即:出車前要檢查有無四漏(漏油、漏水、漏電、漏氣)現象;行駛中要檢查主機即各零件配件情況;回場后要檢查車輛各部位的完好狀況。所謂”五不出車“即:制動設施性能不良不出車;雨刷器不靈不出車;安全設施不全不出車;燈光不亮不出車;司機身體狀況不好不出車。應建立由車隊領導、有經驗的司機和維修人員組成的安全技術鑒定小組,對各種車輛進行安全技術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記錄立檔,以保安全行駛。二是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確定車隊領導、油料材料管理員、司機的安全職責范圍,應負的安全責任,及相應的獎罰條例。做到行車安全必獎,發生責任事故必懲。
再次,規范車輛管理制度。車輛管理主要包括三項內容。
一是汽車本身的各項管理制度。要完善制定和嚴格執行汽車管理制度,是管好車、用好車、充分挖掘車輛潛力的重要保證。要建立車輛檔案卡。按照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建立車輛的帳目和檔案,內容包括購入時間、價格、名稱、產地、車型、顏色、機械性能、行車公里、車內設備、維修及事故狀況、駕駛員姓名、年齡和級別等。要按標準配備車輛。根據國家有關制度和政策,實行車輛定編,做到機關配備汽車不得超出規定標準。要及時報廢老化車輛。車輛經過長期使用后,技術性能變壞,運行效率降低,物料消耗增加,維修費用增高,安全性能不可靠,經濟效益不好,應及時提出報廢更新計劃。要加強車輛的維修保養。建立車輛使用和保養相統一的原則,正確處理使用和保養的關系,克服重使用、輕保養的思想,堅持以預防為主。
二是完善汽車的使用管理制度。要制訂汽車使用管理制度。這是正確、合理地使用車輛的政策依據和保證,是防止隨意擴大用車范圍,杜絕濫用車輛,抑制供求矛盾的杠桿。制訂汽車使用管理制度應遵循執行政策的原則,防止隨意擴大用車范圍,控制用車量。遵循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既保證重點需要,又兼顧一般。遵循勤儉節約和清正廉潔的原則,要盡量節約開支,把主要資金用于機關工作最需要的地方。要加強汽車的調度工作制度。完善用車預約、派車計劃等各項制度,充分發揮汽車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方面用車的需求,有效地解決供求矛盾。
三是油料和材料的管理制度。油料和材料的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切實做到專人負責、帳目清洗、手續完備。要組織駕駛員研究改進操作技術,制定汽油、潤滑油和其他材料的消耗定額、實行修舊利廢,節約有獎,超耗必罰,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節約經費。
有條件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還應將機關的車輛集中起來,逐步建立事業型和企業型的汽車服務公司,統一調度機關的車輛,為機關工作服務。要按照機關辦公地點的地理位置分布情況,劃定服務區域,實行定點包干服務,保證隨叫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