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學生做初中數學課堂學習的主人,是我國目前新課程教學的理念之一。它轉變了傳統數學教學中以老師為主體,課程教學圍繞老師思路開展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將課堂“還”給學生。而如何采取適當的方式,既提高學生的課堂自主思考能力,又保證數學教學可以高效完成,是目前所思考的。文章就此展開分析,以使得將數學課堂“還”給學生這一過程更加切實可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學生;初中數學課堂;主人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現如今,很多老師認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也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課堂自主學習的環境,將課堂還給學生。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和課程學習的束縛,這一模式真正實施時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便使得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成為了一句空談。那么,如何采取適當的方式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采取何種方式將課堂還給學生,便是我們所要思考的。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在于引導學生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主要以老師的教授和學生的吸收為主,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被動的吸收和接受狀態,很難有自主思考的時間。在傳統課堂上,也難以看到老師和學生互動交流的場面,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忽視。事實上課堂教學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老師主要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思維的引導為主。這使得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學生成為一個被動的容器,難以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理念。因此,老師轉變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對于促進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幫助。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起著主導作用。老師是教育者,更是引導者。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不斷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將課堂教學不斷向學生傾斜,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有切實可行的依據。
例如,當我們在學習有理數乘法時,我們不必急于告知學生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然后再出大量的練習題去鞏固。我們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思考過程,即自主思考、自主解答。我們可以首先為學生出幾道例題,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在小組中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思索,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總結的能力,集中集體的智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最后老師對學生所總結的規律進行總結、講述,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鼓勵。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規律,可以使他們對其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對數學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可以彌補數學學習單一化和枯燥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影響。
二、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德國教育家戈特福爾德·海納特提出:“教師凡欲促進他的學生的創新力,就必須在他們班倡導一種合作、民主、積極的教學氛圍,這也有利于集體創新力的發揮。”所以,良好教學環境的創立對于提高孩子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集體智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師生氛圍,是促使學生暢所欲言的關鍵。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敢于思考,敢于提問,勇于創新,老師便應當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利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果,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師生氛圍。同時,在教學中老師也應當注意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躍課堂氛圍。這種“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民主,學生也會以一個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數學學習。
(2)創設輕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將師生關系在數學教學中比喻成土壤的話,那么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便是氣候,只有具有了土壤和適宜的氣候,學生這顆幼苗才可以茁壯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盡力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我們可以采取小組競賽、課堂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可以學以致用。
三、注意課堂時間的安排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雖然這句話被不少教育工作者認同,但是在課程教學計劃及學生升學的壓力下,以學生活動為主變得不那么切實可行。許多老師都為學生留出三分鐘~五分鐘的時間去討論,其他時間都在講授。受時間的限制,學生往往剛整理好思路,老師便開始進行講解。因此,討論的過程往往變成了思路整理的過程。甚至是有些學生根本不整理思路,僅僅是等著聽三分鐘后老師的講解,這不利于學生思路的拓展和交流。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時間的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討論的時間,這樣才可以達到課堂討論的效果。例如我們在講試卷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將錯題整理出來,進行組內討論,然后老師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收集、講解。這樣,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交流時間,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使老師明確學生的錯誤點,以便下次講解時注意。
總之,要想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僅僅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的配合。目前來看,這一理念已廣泛被老師和家長所接受。但是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其具體價值還有待商榷。對于老師來說,我們一是要正確對待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二是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注意通過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就目前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我相信,隨著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
大學出版社,2012.
[2]紀迎春.讓學生愛你所教的課——從興趣與學習談起[J].安徽
教育學院學報,2001(1).
[3]張浪平.中學數學教學心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9.
[4]黃萍.中學數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
社,2007.
(江蘇省睢寧縣官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