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技能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巧,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文章結合教學實踐,以七年級第一單元為案例,談談如何在教學Integrated skills時充分發揮綜合技能之功效。
關鍵詞:初中英語;Integrated skills;綜合技能;教學策略
新初中牛津英語教材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Integrated skills板塊,這一板塊的主旨是針對本單元的中心話題,設計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訓練,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對這部分內容重視不夠,如為了節省時間,聽力要么老師代替錄音機,要么直接告訴答案。這種做法,明顯與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新課程標準相違背。筆者認為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全方位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將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放在首位,以真正突顯“綜合技能”之功用,使其名副其實。
現以7A Unit1 Integrated skills為例,談談自己是如何有效使用綜合技能,進而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
一、問題引領,啟發學生觀察、思考,促其多說
教師首先用多媒體呈現Kitty的照片,師生可以談論照片。以問題Who is the girl、Is her hair long or short、Is she cute等,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觀察圖片、分析圖片的能力,也訓練學生聽問題、回答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既訓練了聽、又訓練了說,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聽說領先之要求。展示Amy的圖片,繼續以問題Who is she、What about her hair、Is she cute or small等,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和Kitty進行比較,除了訓練多聽、多說外,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的能力,提高仔細觀察、比較的習慣和能力。
然后,在這基礎上,利用This is Kitty、Her hair is long、She loves dancing、This is Amy、She has short hair、She is good at swimming這幾個句子,通過教師的問、學生的回答,以及師生談論圖片內容等,讓學生反復訓練,熟練掌握,為聽力練習打下基礎。
二、創新詞匯教學,使學生輕松記單詞
在本節課的Integrated skills中出現6個四會單詞:age、cute、swimming、dancing、hobby、looks. 對于單詞教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有的教師習慣上讓學生預習好單詞,為上課掃除攔路虎而服務。而筆者認為,課前預習生詞,雖然對于學生養成預習習慣有好處,為45分鐘的課堂“減壓”,但單詞教學不妨留到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單詞的方法加以指導,助學生省時高效記單詞一臂之力。
如學習cute,借助于同義詞注釋法,以lovely為例幫助學生理解單詞含義;學習swimming、dancing時,教師展示Kitty跳舞、Amy游泳的圖片視頻,以聊天方式Tell me what Kitty and what Amy is good at,或以問題形式What is Kitty good at、And what about Amy等引導學生回答:Kitty is good at dancing and Amy is good at swimming.然后和學生進行真實對話:Do you love dancing /swimming?這樣,讓學生清楚英語的有用性,實現用中學、學中用,更突出了聽、說的重要性。
三、重視聽力方法指導,實現聽力教學的有效性
指導學生根據介紹在相關表格中選出有關Kitty和Amy的正確信息,對未知信息進行預測后,教師播放錄音材料,提示根據表格所要填寫的內容,把握聽力的重點,抓住關鍵詞和主要信息,如Kitty和Amy的年齡,以及二者總的外貌特征的描寫如cute、small。這樣,為聽力降低了難度,也培養了學生聽力技巧和方法。完成后,同學們相互交流,互相核對答案,也是合作探究的有效運用。讓學生學會合作,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教會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學習經驗,促使共同進步。
四、以聽促說,提高聽說能力
在學生做了聽力練習之后,教師不能就此罷筆。如果完成了A1、A2、A3,教學就告一段落的話,會給人一種“教教材”之感。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課堂上引導他們多說,是正確的抉擇。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本上關于Kitty和Amy的內容進行同桌對話練習。教師可以先和一位學生進行對話,給其他學生示范。
T:How old is Kitty? " " " " " S:She is 11years old.
T:Is Amy 11years old,too? " S:No,she is 12.
T:Is Kitty's hair long? " " " S:Yes,it is.
對于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適當添加內容。待學生準備好后,讓學生充分進行表演和展示。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使課堂煥發了靚麗的光彩。
五、增加實踐環節,實現“寫”的飛躍
新課改的主題是創新,那么創新能力的培養始于教師課堂的創新。對于綜合技能的教學,增加實踐環節是一般教師所不用的,因為一節課45分鐘,根本無暇顧及到實踐。筆者認為,在這樣的課型中,增加實踐環節,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這節課,在學生對話后,鼓勵學生每4人一組,互相調查,了解同桌、好友的年齡、外貌、喜好等信息。然后,根據自己想知道的內容而設計問題。如What is your friend's name?Is your friend a boy or a girl?Does she /he like……鼓勵學生在調查的基礎上,寫一篇小短文介紹同學的一位好友,并讓學生進行展示。
七年級學生對英語寫作有種畏懼感,但經過這樣的訓練,將英語寫作和聽、說、讀完美結合起來,將英語寫作提前教學,將Task教學融于綜合技能中,為Task教學降低了難度,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堅持學生主體觀、學生發展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問題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實踐活動的創新使用等,為有效課堂的創建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高俊.《牛津初中英語》Integrated Skills教學缺失的探討[J].
陜西教育,2014(4).
(江蘇省邳州市邳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