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注重趣味性與實用性,培養學生運動的好習慣,倡導科學運動,讓全體學生都成為體育課的受益者,為學生終身鍛煉打基礎,更好地發揮體育運動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實用性;人才培養
在現代社會,中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育英才的責任。學校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術外,還要幫助學生鍛煉出強健的體魄,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成長為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綜合型職業人才。為此,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必須主動革新授課方法和教學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授課效率。本文,筆者主要研究運用任務教學方式為中職學生教授體育課程的具體方法。
一、在上課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學科,體育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講解運動原理和理論知識,還要多為學生創造參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身實踐來掌握體育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上課狀態,在正式給學生上課前,體育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比如,教師在給學生上乒乓球課之前,可以讓學生回到宿舍,運用計算機在互聯網上查找一些乒乓球比賽視頻,并將視頻下載到電腦中,帶到教室播放給全班同學觀看。在觀看乒乓球比賽視頻時,學生要仔細觀察視頻中運動員的握拍姿勢、揮拍姿勢、接球姿勢和走位步伐。同時,學生可以在宿舍中準備一副乒乓球拍,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模仿運動員的握拍手法和打球動作,從中總結乒乓球運動的動作要領。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搜索乒乓球的打球規則及比賽常識,在正式上課前學生要瀏覽相關資料,增加對乒乓球運用的了解。為學生布置體育課預習任務,可以節省課堂時間,提升授課速度,使教師能夠騰出時間為學生講解重點體育知識。
在大多數中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少。體育鍛煉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要想幫助學生鍛煉出強壯的體魄,體育教師就必須多為學生設計課外體育任務。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休閑運動。例如,在周末時學生可以到戶外進行跑步運動或邀請同學一同到體育館打球。同時,教師還要了解班上學生的體育愛好,幫助學生將體育愛好鍛煉為一項專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學生爭取一些參加業余體育比賽的機會,并幫助學生進行賽前準備。
二、在上課過程中組織學生完成分組任務
為了提高體育課的授課效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體育教師在給中職生上課時,可以設計一些組合任務讓學生們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比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羽毛球時,首先要將羽毛球的比賽規則告訴學生,然后再教授學生正確的握拍方法、揮拍方法、八個方向的移動方法等。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示范不同的發球方式和擊球方式,使學生了解羽毛球的基礎知識。在完成基礎教學后,教師才能組織學生開展分組練習任務。首先,學生可以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結成二人小組,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羽毛球練習。比如,在聯系發球手法時,小組中的兩個成員要互相配合,一名同學先練習發球,另外一名同學負責接球,五分鐘后,兩名同學再交換位置繼續練習。教師在教學生接球時,也可以使用雙人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練習。
除了羽毛球外,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排球時,也可以運用分組任務法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羽毛球的基礎知識后,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五人小組,每個小組分發一個排球。小組成員要排成一個圓形進行掂球訓練,一名同學在手上掂三下之后就傳給下一名同學,依此類推。如果在掂球時排球掉到了地上,小組就要從第一名同學開始重新掂球。在體育課上設計合作任務,不但能夠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迅速掌握一門體育運動,同時還能在合作的過程中增進學生的友誼,使學生體會到配合與協調的重要性。
三、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項目競賽
中職學生十分活潑好動,喜歡參加競技比賽。體育教師在教授體育課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好動的優點開展任務教學。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打籃球時,要仔細觀察班上學生掌握籃球技術的情況,從中選取幾名球技較好或對籃球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將這些學生集合起來組建班級籃球隊。教師要給球隊成員布置課外訓練任務,通過訓練鞏固籃球知識、提高打球技術。在學校舉辦運動會時,體育教師要動員班級球隊參加籃球比賽。除了籃球之外,體育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鉛球、足球、田徑、跳遠等其他運動項目時,都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加比賽,掌握一項體育特長。
體育教師組織中職生以團隊的形式參加體育比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運動愛好,還能使學生通過比賽獲得榮譽,培養學生正確看待成敗、榮譽的價值觀念。此外,體育競技屬于集體活動,學生在參與競賽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深刻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提升班級的向心力。
結束語:在上文中,筆者分析了運用創設任務的方法對中職生進行體育教學的具體措施。在上課前給學生布置體育課預習任務,可以引導學生主動了解體育知識,在正式上課時,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由分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參與體育競賽,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意義。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出強健的體魄,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成長為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綜合型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海燕,于秀.關于運動參與概念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5(1).
[2]孫英俊.淺議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導入設計的策略[J].體育教學,
2010(2).
[3]孫英俊.中職體育課準備活動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中學課程資
源,2008(5).
(江蘇省建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