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之一,合作互動學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鼓勵他們主動思考和自主探究。
首先是閱讀前的互動合作。教師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補充,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學會更多的詞匯語言表達方式。閱讀前互動合作大概是5分鐘~10分鐘,讓學生互動的內容是圍繞即將閱讀的材料提出的問題,以喚醒學生的背景知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如在教一般過去時態閱讀材料時,以機器人為題,讓學生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回答一系列關于機器人的問題。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Do you like robots? Where did you see robots? When did you see them? What did they look like? What can they do? 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What should robots do for humans in the future? 這種活動可以拓寬學生思路,激發他們的興趣,為閱讀做好準備。讓學生先寫個人觀點,再通過討論完成任務,即先自主合作,可以更好地體現自主合作學習,使整個合作學習效果更好。接下來是閱讀課中的合作。完成了問卷調查后,讓學生看一段有關機器人的錄像,給學生一些單詞:housework、cars、years、ago、bored、will、was、koalas、buildings、less、work、swimming、possible、America、doctor、piano、backpack,小組進行討論預測哪些詞將會出現在文中,并用這些詞造句。然后,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和要求后,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自主研究問題,為接下來的小組討論做準備,從而降低閱讀難度。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了小組討論,討論完成后小組匯報情況,提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積極參與,學生有困難時不要立即給答案,應該設法引導,鼓勵他們自己做出答案。小組討論完成后,全體同學一起討論,討論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先發言,其他各組成員給予補充或是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調控,讓學生的討論必須圍繞中心和話題,然后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師生共同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歸納,達成一致看法。這樣,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知識,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等能力。之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增強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最后是閱讀課后的互動。學生在閱讀后的合作互動,可以就所學內容進行交流,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悟文章的內涵,從而進一步深化課文主題,復習鞏固課文知識。
新目標英語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多犧牲休息的時間去準備各種教學任務,要綜合考慮教學任務的呈現方式和難易程度。對學生而言,合作學習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學會了和別人交流信息,向別人提出自己的建議,同時吸取和分享別人的建議,感受合作的快樂和喜悅,有更多的機會去感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師生、生生之間存在著一種雙邊活動,這種活動又促使師生雙方在合作中共同發展進步,這就是合作學習的魅力所在。總之,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去嘗試,去摸索,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的課堂就會是個新天地,相信學生就會有奇跡發生,“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會還我們一份驚喜”。
(河北省遷安市青山院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