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貓很難產生憐愛之心,雖然它們體態輕盈,有時候也憨態可掬,長著一副討人喜歡的樣子。但我就是不喜歡貓,也許是因為小時候被它抓過,也許是因為討厭它們發出那種磨磨嘰嘰不痛快的聲音,也許是因為它們吃肉的時候一臉饞相。也許是同性相斥吧,不是經常有人把女人比作貓嗎?性格乖張,喜怒無常,輕佻而缺乏力量。我最像貓的一點大概在于我很怕跟人達到一種很親密的程度,遠遠地感受到一雙渴望交流的明亮雙眸,我往往垂下眼瞼轉身而去,像是懷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不喜歡貓,但是敬重它獨立的個性。一只野貓可以在喧囂的都市中瀟灑過活,一只野狗卻不能。每次偶遇一只貓咪時,我們會給對方投以相互理解的一瞥。我還會把一盒過期的魚罐頭打開放在野貓的必經之路,盡管其中遵循物盡其用原則之心大于對它的關心。
今天格外冷,透過窗戶,我看到一個穿著長筒靴的長發姑娘雙手插在大衣口袋里疾步向前走著,寒風吹著她的長發亂舞,她馬上轉過身來開始倒著走。還有一個體格魁梧的中年男人,穿著深色衣服,戴著一頂大紅的帽子,縮著脖子,走路還算從容。一只野貓出現了,披著一身臟臟的白毛。它鉆進了路旁的垃圾桶,翻了一通,最后用嘴巴含著一個黑色塑料袋跳了出來。
它含著塑料袋走了一段路,然后經過一道欄桿,來到了一堵墻面前。那堵墻有一人多高,中間有一道凸起,算是個臺階吧。只見貓咪左看右看,終于一躍而起,先是攀住了中間那個臺階,然后努力向上騰空而起,飛向那堵墻的最高點,用兩只前爪攀住了墻沿,但是它還是摔下來了,屁股著地,四腳朝天。肯定很疼,最不幸的是塑料袋里的湯水澆了它一頭一臉,它緊緊含著那個塑料袋發瘋似的搖頭。我心里開始罵那個扔剩飯的人,怎么這么沒道德,不知道把湯水撇干凈了再扔嗎?
一陣狂風吹得樹上殘存的幾片樹葉一陣凌亂,貓咪開始了第二次嘗試,策略和基本動作跟第一次大同小異,還是失敗了,但這一次比第一次更加接近成功,這一次是四肢穩穩落地。
貓咪在墻下轉了幾圈,似乎打算放棄了,這對它來說的確有點太難了,空著手都不一定能成功,何況是負重進行,它轉身離去,又回到垃圾桶旁。我以為它放棄了,沒想到過了沒幾秒鐘,它又折回原處開始新的嘗試。
這只可敬的貓咪一共進行了4次嘗試!
最后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它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界:它就算是一只貓,餓得饑腸轆轆,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享用那份食物,貪饞地把骨頭嚼得咯吱咯吱響——因為它是一只很有尊嚴的貓咪,盡管沒有人會跟一只貓計較這些。也許墻的那邊有一個溫暖的小窩等著它,說不定還有別的貓等著跟它分享這些食物。總之那邊有一個足夠讓它嘗試4次的理由。
我看著它最后終于放棄了,它含著塑料袋潛伏到一輛車底下,大概就在那里用餐了吧。希望那輛車的主人開車的時候能夠鳴一下喇叭,告訴這只貓一聲。這樣想著不由得感到很揪心,要是它的爪子不幸被軋斷怎么辦呢?再堅強的野貓也需要健全的體魄才能存活,殘疾人也許會乞討,我從來沒見過一只乞討的殘疾貓。
卑微弱小的生命隨時隨處可見,我們都善于從弱者的境遇中獲取安慰和鼓舞,但沒有人心甘情愿去做一個弱者。即使是一個孩子也早早地學會了撒謊耍賴諂媚這些大人慣用的手法來掩飾自己的軟弱。我們又何嘗不曾為成功成名而搜腸刮肚黯然神傷呢?
這個問題無論怎樣思考,最終也只能使我淚水漣漣而無法釋懷,永遠都無法釋懷。
如果非要找一個活著的理由,我想我們每個生命生來就是有使命的吧。沒有白生也沒有白死。也許再卑微的生命生來也有一個神圣的使命吧,在油盡燈滅的時刻到來之前,上天都一直給予它巨大希望。從這一點上來說眾生是平等的。
我們都是生來有使命的人,所以要充滿希望地活下去。如果有一天我遭受了不幸而死去,我希望自己不要心懷怨恨,更不要恐懼,一定是我某個地方終于感動了上天,他主動給我減了負。在此之前,從此以后,六道輪回之中,我希望我能夠不辱使命。或者擁有至少嘗試4次的勇氣吧!
向不懼失敗的貓咪致敬!
錢哲雄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