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題是數學競賽中的熱門題型,涵蓋的知識點較多,且解法多樣靈活. 而方程則是最為常見的解題工具.解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列出相應的方程式,而列方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未知數的設立,因此,要列好方程,首先要學會合理設置未知數,設置有價值的未知數.
設立直接未知數或間接未知數是同學們在解方程時常用的方法,一般的方程應用題運用以上兩種設法基本上都可以解決,但是有些較復雜、信息量較大的題目就要學會設置輔助未知數來巧妙求解. 這些未知數不一定要求解,因為在解題過程中它們往往會相消或者是相約,只是利用它們的過渡作用達到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的目的. 下面選取幾個例題來說明輔助未知數的用法,與大家共享:
例1 一個工程隊承包了甲、乙兩項工程,甲工程的工作量是乙工程的兩倍,前半個月全體工人都在甲工程上工作,后半個月工人平均分成兩組,一組仍在甲工程工作,另一組到乙工程工作,一個月后,甲工程完工,乙工程的剩余量剛好是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作量. 請問:這個工程隊一共有多少工人?(每個工人的工作效率相同)
分析:本題在解答過程中要抓住的是甲、乙工程量的關系,因為工人的工作效率未知,故可設置其為輔助未知數.
解:設總人數為x,每個工人的月工作量為a,列方程如下:
x·+·=2
·+a.
ax=ax+2a.
x=x+2.
x=8.
答:這個工程隊共有8人.
小結:解方程過程中輔助未知數被相約,從而只剩下一個未知數,可以輕松解出所求未知數.
例2 在某種濃度的鹽水中加入一杯水后,得到新鹽水,它的含鹽率為20%,又在新鹽水中加入與前述“一杯水”相同質量的純鹽后,鹽水的含鹽率變成33.33%即為
,那么原來的鹽水含鹽率為( ).
A. 23% B. 25%
C. 30% D. 32%
分析:本題在解答時應抓住前后兩次改變后的含鹽率,并利用公式——鹽水×含鹽率=鹽,且明確——加入水質量=加入鹽質量.
解:設原鹽水質量為a,含鹽率為x,加入的水(鹽)質量為b.
=, ①
=. ②
由①得5ax=a+b,由②得ax+b=,ax代入后得=.
求得a=4b,代入①得=,相約后得x=,即x=25%.
答:應選B.
小結:本題在設未知數的過程中,a,b均為輔助未知數,最后用含有b的代數式來表示a并將分子與分母中的b相約從而求得x. 同時這個題目中運用的代入消元法,也能幫助我們將復雜的方程式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由上述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存在等量關系的實際問題,我們都可以運用方程的思想著手解決,不用擔心未知數的個數,列出方程后再運用消元的思想去解方程.
教師點評:這兩類問題我們經常會遇到,尤其是例2,它反映了數學學科和化學學科之間的聯系,學科間的融合性在這里充分體現. 該同學能根據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大膽地列出方程,并轉化成我們所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去解決,體現了解決方程最本質的消元思想.
(指導教師: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