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復方霍山石斛含片是否具有清咽功能。 [方法]根據國食藥監保化[2012]107號文件清咽功能動物試驗要求,采用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腫脹、小鼠耳廓腫脹3種試驗方法。具體將80只健康雄性大鼠、40只健康雄性小鼠按體重隨機分2個大組,每個大組按低、中、高和空白對照4個劑量組[0.27、0.53、1.60、0 g/(kg·bw·d)],連續灌胃32 d后分別對不同劑量組進行棉球植入試驗(肉芽腫的形成及測定)、足趾腫脹試驗及測定、耳腫脹試驗及測定。 [結果]1.60 g/(kg·bw·d)組肉芽腫凈量低于0 g/(kg·bw·d)組;0.53、1.60 g/(kg·bw·d)組1、2、4 h足趾腫脹率均低于0 g/(kg·bw·d)組,1.60 g/(kg·bw·d)組6 h足趾腫脹率低于0 g/(kg·bw·d)組;1.60 g/(kg·bw·d)組耳廓腫脹率低于0 g/(kg·bw·d)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復方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的動物試驗結果為陽性,具有清咽功能。
關鍵詞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動物試驗
中圖分類號S5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9-10131-03
作者簡介 陳鋒(1983- ),男,安徽六安人,在讀碩士,從事保健食品研發。*通訊作者,藥師,在讀碩士,從事制藥工程研究。
復方霍山石斛含片是以霍山石斛提取物、百合提取物、玉竹提取物為主要原料,同時添加甘露醇、薄荷腦、三氯蔗糖等輔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石斛多糖、玉竹多糖、百合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1-3]。目前對石斛清咽的功能已有報道[4],但對以上3種中藥配伍后具有清咽功能的研究未見報道。因此,筆者根據國食藥監保化[2012]107號文件中清咽功能動物試驗的相關要求,從大鼠肉芽腫、大鼠足趾腫脹率、小鼠耳腫脹3個方面研究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對大、小鼠清咽功能的影響,旨在證明該產品是否具有清咽功能。
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復方霍山石斛含片,規格為0.8 g/片×40片/瓶,批號130208,樣品性狀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片劑,密封、置陰涼干燥處保存。由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受試樣品人體推薦劑量為3.2 g/(人·d)。
1.2試驗動物選用上海西普爾-必凱實驗動物有限公司繁殖的SPF級SD健康雄性大鼠80只、SPF級BALB/C健康雄性小鼠40只,生產許可證號SCXK(滬)2008-0016,合格證編號2008001634293、2008001634294。大鼠各平行試驗組初始體重范圍為157~180 g,小鼠各平行試驗組初始體重范圍為19.7~21.9 g。試驗動物在溫度為20~25 ℃、相對濕度為40%~70%的本中心屏障系統中飼養。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蘇)2012-0041。輻照滅菌飼料由蘇州雙獅實驗動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蘇飼審(2009)05032。
1.3劑量選擇與受試物給予方式復方霍山石斛含片人體推薦量為每人每日3.2 g(按60 kg體重計),設低、中、高3個劑量組即0.27、0.53、1.60 g/(kg·bw·d),分別相當于人體推薦攝入量5倍、10倍、30倍,另設0 g/(kg·bw·d)(溶劑)對照組以無菌水代替受試物。受試樣品用無菌水配制,低、中、高劑量配制濃度分別為27、53、160 mg/ml,按1.0 ml/(100 g·bw)灌胃。經口每日一次給予大、小鼠相應濃度的受試樣品,連續灌胃32 d后進行指標測定。
1.4主要儀器與試劑T1000型電子天平、JA2003型電子天平、恒溫干燥箱、脫毛器、足趾容積測量儀、打孔器,乙醚、碘伏、葡聚糖4萬、無菌蒸餾水、二甲苯。
1.5試驗方法根據國食藥監保化[2012]107號文件中清咽功能。大鼠適應環境3 d,按體重隨機分為Ⅰ、Ⅱ 2個大組,每個大組分為4個劑量組,每個劑量組10只大鼠;按各劑量連續給樣32 d后,Ⅰ組大鼠進行棉球植入試驗,Ⅱ組大鼠進行足趾腫脹試驗。小鼠適應環境3 d,按體重隨機分為4個劑量組,每個劑量組10只小鼠;按各劑量連續給樣32 d后,進行小鼠耳腫脹試驗。
1.5.1大鼠棉球植入試驗。
1.5.1.1棉球的處理。將脫脂棉制成約20 mg緊致的小棉球,經高壓滅菌后,置恒溫干燥箱60 ℃干燥3 h,取出無菌條件下稱重,干燥保存,備用。
1.5.1.2肉芽腫的形成和測定[5]。試驗結束前8 d取Ⅰ組大鼠,用脫毛器脫去大鼠兩側腹股溝處的毛,乙醚淺麻醉大鼠,碘伏消毒,在無菌條件下切開大鼠兩側腹股溝皮膚,植入備用的棉球,縫合切口,繼續給予受試物。試驗結束當天,給受試物1 h后,斷頸處死大鼠,在原縫合處剪開皮膚,剝離并取出棉球肉芽組織,置于已稱重潔凈平皿中,恒溫干燥箱60 ℃開蓋干燥1 h后稱重。計算肉芽腫凈量,肉芽腫凈量(mg)=干燥后棉球肉芽腫重量-原棉球重量。試驗組與溶劑對照組比較,肉芽腫凈量明顯下降,經統計處理差異有顯著性,可判定該受試樣品大鼠棉球植入試驗結果陽性。
1.5.2大鼠足趾腫脹試驗。
1.5.2.1 致炎劑的配制。用無菌蒸餾水配制濃度為1%的葡聚糖4萬,備用。
1.5.2.2足趾腫脹及測定。試驗結束當天取Ⅱ組大鼠再給受試樣品一次,1 h后,用足趾容積測量儀測量各組大鼠右后足趾的容積,作為0 h足趾容積。然后在大鼠右后足趾皮下注入1%葡聚糖4萬0.1 ml/只,分別于1、2、4、6 h測量大鼠足趾的容積,同一部位測量3次,取平均值。以不同時間所測足趾容積與致炎劑作用前的足趾容積之差為腫脹值,計算各個時間段的足趾腫脹率,腫脹率(%)=腫脹值/致炎前足趾容積×100%。試驗組與溶劑對照組比較,任一時間點刺激前后足趾容積腫脹率明顯減少,差異有顯著性,可判定該受試樣品大鼠足趾腫脹試驗結果陽性。
1.5.3小鼠耳腫脹試驗[6]。取小鼠,汲取二甲苯20 μl,滴加在小鼠右耳外側面耳廓的中央,讓其自由擴散,30 min后,將小鼠脫頸椎處死,剪下雙耳,用9 mm直徑打孔器在兩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并稱重,以兩耳重量之差為耳廓腫脹值,計算耳廓腫脹率,耳廓腫脹率(%)=耳廓腫脹值/對照耳片重量×100%。試驗組與溶劑對照組比較,耳廓腫脹率明顯減少,差異有顯著性,可判定該受試樣品小鼠耳腫脹試驗結果陽性。
1.6試驗數據統計用SPSS統計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方差齊要求的數據,用多個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間均數的兩兩比較方法進行統計;對非正態或方差不齊的數據進行適當的變量轉換,待滿足正態或方差齊要求后,用轉換后的數據進行統計;若變量轉換后仍未達到正態或方差齊的目的,改用秩和檢驗進行統計。
1.7結果判定大鼠棉球植入試驗結果陽性,同時大鼠足趾腫脹試驗或小鼠耳腫脹試驗結果任意一項陽性,可判定該受試樣品具有清咽功能。
2結果與分析
2.1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對大、小鼠體重的影響由表1~2可見,0.27、0.53、1.60 g/(kg·bw·d)組大鼠、小鼠的初始體重與0 g/(kg·bw·d)(溶劑)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大鼠、小鼠的初始體重在各組間較為均衡。經口給予大鼠不同劑量的復方霍山石斛含片32 d后,各劑量組大鼠、小鼠體重及增重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方差齊的要求,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個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間均數的兩兩比較方法進行統計處理,結果發現,0.27、0.53、1.60 g/(kg·bw·d)組大鼠、小鼠體重及增重與0 g/(kg·bw·d)(溶劑)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對大鼠肉芽腫形成的影響經口給予大鼠不同劑量的復方霍山石斛含片24 d后,大鼠兩側腹股溝植入備用棉球,繼續給予受試物8 d,試驗結束當天取出棉球肉芽組織,干燥后稱重并計算肉芽腫凈量。肉芽腫凈量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方差齊要求,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個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間均數的兩兩比較方法進行統計處理。由表3可見,1.60 g/(kg·bw·d)組肉芽腫凈量低于0 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對大鼠足趾腫脹情況的影響經口給予大鼠不同劑量的復方霍山石斛含片32 d后,測量各組大鼠右后足趾的容積,根據不同時點所測量的容積計算相應的
2.4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對小鼠耳腫脹試驗的影響經口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復方霍山石斛含片32 d后,以二甲苯刺激小鼠右耳后,打下左右兩耳片稱重,以兩耳差為耳廓腫脹值,計算耳廓腫脹率,將耳廓腫脹率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方差齊要求,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個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間均數的兩兩比較方法進行統計處理。由表5可見,1.60 g/(kg·bw·d)組耳廓腫脹率低于0 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復方霍山石斛含片以0.27、0.53、1.60 g/(kg·bw·d)的劑量連續灌胃大、小鼠32 d后,結果可見,大鼠棉球植入試驗,1.60 g/(kg·bw·d)組肉芽腫凈量低于0 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項試驗結果陽性;大鼠足趾腫脹試驗,0.53、1.60 g/(kg·bw·d)組1、2、4 h腫脹率均低于0 g/(kg·bw·d)組,1.60 g/(kg·bw·d)組6 h腫脹率低于0 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項試驗結果陽性;小鼠耳腫脹試驗,1.60 g/(kg·bw·d)組耳廓腫脹率低于0 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項試驗結果陽性。根據國食藥監保化[2012]107號中清咽功能動物試驗的結果判定,在該試驗條件下復方霍山石斛含片具有清咽功能。
參考文獻
[1] 查學強,王軍輝,潘利華,等.石斛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10):90-93.
[2] 寧慧,李會寧,楊培君.玉竹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6):59-65.
[3] 李新華,彌曼,李汾,等.百合多糖免疫調節作用的實驗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4):2708-2709.
[4] 鐘禮云,林蔚,林健.石斛清咽功能實驗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6):814-815.
[5] 王瑞國,鄭良樸,林久茂,等.余甘子抗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7,17(4):22-24.
[6] 郭淑芳,楊彤.用鼠耳腫脹法研究抗炎藥實驗方法的改進[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3,2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