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北碚狀元小學過道的墻上,整齊地掛著二十多幅圖畫:澄江河運、縉云云海、朝天門兩江交匯、烏篷船古橋流水、金陵十二釵……無論是山水動物,還是人物花卉,全部色彩絢麗,栩栩如生。不仔細看你根本猜不到,這些作品全都是由一對對蝴蝶翅膀制作而成。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畫作的作者傅礁,竟然是一名汽車修理員。
制作竅門源于國畫之道
在北碚狀元小學,筆者初次見到36歲的蝴蝶翅畫制作人傅礁。盡管他的職業(yè)身份是在北碚公交客運中心擔任汽車修理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蝴蝶才是他的摯愛。
作為一名生物愛好者,傅礁從小就對蝴蝶感興趣,因為對蝴蝶的熱愛,他成了一名蝴蝶發(fā)燒友,曾有幸跟隨三峽庫區(qū)蝴蝶調查團考察三峽一帶的蝴蝶種類與分布情況。長期的野外教研,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蝴蝶,也正是這無數次的近距離接觸,讓他深深體會到了蝴蝶的美。
“三峽庫區(qū)、縉云山植物園、云南西雙版納……只要一走進深山林地,隨處都能夠見到各式各樣的蝴蝶。”蝴蝶的魅力令傅礁陶醉不已,每次完成教研任務之后,他便會隨地采集國家非保護類蝴蝶進行珍藏。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傅礁手里的蝴蝶標本超過五千只,其中不乏國外的珍貴品種。“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歡蝴蝶,去國外的時候,就會特意給我?guī)б恍┗貋怼;蛘呤稚嫌泻模蜁赓M送幾只給我。”現在傅礁家里,隨處都能見到蝴蝶的影子。無論是書桌前還是櫥柜里,一只只顏色大小各異的蝴蝶,仿若振翅欲飛。
一次偶然的機會,傅礁結識了北碚區(qū)博物館老教授萬繼揚,他告訴傅礁,蝴蝶除了能制作標本以外,還能作畫。這一說法,正好跟傅礁心底萌生的想法不謀而合。
從此,傅礁將全部的業(yè)余時間都用在了蝴蝶翅畫的創(chuàng)作上。為了不耽誤正常工作,他常常是用吃飯、睡覺的時間來搞創(chuàng)作,有時一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經過多年研究,傅礁逐漸掌握了制作蝴蝶翅畫的竅門。他說:“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將國畫的道理和做法融入其中,只不過材料變成了一對對蝴蝶翅膀。”聽傅礁說這段話時,有一種云淡風輕的感覺,但真正能參悟到此道,背后肯定花了不少的心思。
在傅礁的工具盤里,筆者見到的多是經過修剪了的不完整的蝴蝶翅膀。傅礁說,即使細若繡花針的蝴蝶翅膀,他都會留著。一是因為蝴蝶翅膀得來不易;二是為了創(chuàng)作的需要,再小的的蝴蝶翅膀也能在畫中得到運用。
2000只蝶翅繪成的巨作
“蝴蝶翅膀有非常強的表現力,甚至連仕女的頭發(fā)絲都可以做出來,蝶翅上的磷粉光澤還會使畫面產生熠熠生輝的奇異效果。這些失去了生命的蝴蝶,依然能留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傅礁告訴筆者,制作一幅蝶翅畫,要經過回軟、展翅、干燥、繪圖、修剪、粘貼等30余道手工工序,并需要巧妙地利用蝶翅原有的獨特花紋拼貼成圖案。
傅礁一邊說著,一邊隨手拿出方形紙板開始向筆者演示起作畫。經過一陣思考,他首先確定了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開始在紙板上用鉛筆勾勒出圖形的大致輪廓來,最后是從下往上沿著勾畫出的圖案慢慢地選擇不同種類的蝴蝶翅膀進行黏貼……漸漸的,山石、房屋、天空、飛鳥、江水、船舶等圖案在傅礁的手里慢慢成形。當問及為何選擇從下往上的作畫順序時,傅礁說:“從下往上作畫方便后一只蝴蝶翅膀壓著上一只翅膀末梢,使其黏得更牢,增添審美的層次感。”至于哪種翅膀適合放在哪個位置,靠的就是經驗累積了。
俗話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能用小小的蝴蝶翅膀繪成一個個不同的圖案造型,肯定不是那么簡單。在傅礁的家中,保存著一幅《山城兩江圖》,這是一幅全長1.87米,寬0.87米的畫作。為了完成它,傅礁用上了100多種、2000多只蝴蝶翅膀,朝天門碼頭、重慶大劇院、長江索道……都在蝶翅的裝扮下,清晰可見。
當初,為了讓這幅畫作盡善盡美,傅礁頗費心思。他先是特地邀請了一位80多歲的畫家為其勾圖。蝴蝶翅畫使用的卡紙,也是他四處尋找終于買到的市面上最大的單張卡紙。由于家中不夠寬敞,他又找朋友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毛坯房進行創(chuàng)作。
作畫時間正值最熱的夏天,由于蝶翅很輕薄,一點點風都會將其吹起,風扇、空調便成了擺設,甚至連窗也不敢開。悶在40多攝氏度的房間里,傅礁將一片片蝴蝶翅膀細致地粘帖繪制,至今在畫上都可以看到不小心滴上的汗?jié)n。
傅礁平時在北碚公交客運公司的工作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于是,每逢休息日,這位平時手拿笨重工具的修車工,就會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家”,手里的鐵家伙也會變成無比輕薄的蝴蝶翅膀。就這樣,在兩種身份間不停轉換的傅礁,足足耗時四個月才把整幅《山城兩江圖》完成,而這幅畫作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單張城市建筑群落蝶翅畫,原材料全部采用蝴蝶翅膀的天然顏色和光澤,連江中輪船上的扶梯、船舷邊的輪胎,都運用了蝶翅上天然的條紋和圖案。“整幅畫中,最大的蝴蝶展翅有十多厘米,最小的僅有指甲殼大小。”
遠遠看去,蝴蝶翅畫跟普通的畫沒什么兩樣,但仔細瞧,那翅膀上獨有的花紋,就會顯露出來。“裁剪蝴蝶翅膀不像你剪白紙那么容易,它不可能剪得筆直,所以你認真看,就會發(fā)現,圖案的輪廓很多都是有棱有角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做進一步加工,比如用毛筆進行修飾等等。”二十余年,利用工作閑暇時光,傅礁共制作了120多幅蝴蝶翅畫,山水、動物、花卉、人物,包羅萬象。
書法與題詞才是點睛之筆
在傅礁看來,蝴蝶翅畫不僅跟國畫息息相關,書法的運用也會讓其添光添彩。所以,傅礁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蝴蝶翅畫,他都會在旁邊題上意境深遠的詩句辭藻或者只言片語。
一幅仕女樹下寄思圖,旁邊用筆寫下了:“佳麗盡關情,風流最有名。朱顏半已醉,微笑隱香屏。”《山城兩江圖》上面寫著:“兩江相會朝天門,山城風光醉游人。”傅礁說,他比較注重作品里面的意境,書法和題詞好不好,關乎著作品所傳遞的深層意境,一如國畫里面的留白。
如今,傅礁將蝴蝶翅畫創(chuàng)作的重心又轉移到了人物上面,“雖然人物創(chuàng)作在蝴蝶翅畫里面是最難的,但正是因為難,創(chuàng)作出一幅畫才更有成就感。”他說,“我現在最滿意的一套人物畫是《金陵十二釵》,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用了近萬只、上百種蝴蝶翅膀,僅是表現芭蕉葉、梅花、柳條等背景所用的青鳳蝶就有 600 多只。”
“每只蝴蝶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只蝶翅背后也都有一個故事。你只有充分了解蝴蝶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作蝴蝶翅畫。”在采訪過程中,傅礁常對筆者說,“蝴蝶被喻為世間最美的生靈,當你有什么心愿時,可以對著它許愿,最后它就會把你的愿望帶給神靈。”或許正是心懷這樣一番情緣,他的蝴蝶翅畫基本不對外出售,全部自己收藏。
現在,傅礁又多了一個身份:老師。他在北碚狀元小學開了一個蝴蝶翅畫興趣班,讓學生通過蝴蝶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美。“我小時候問老師關于蝴蝶翅畫的事情,老師也不懂。所以,當自己掌握了這門技藝之后,就想將它傳授給更多人,使得它能夠傳承下去。”這也是傅礁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