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在日本,為了保障民眾的安全,當局對電梯事故的處理非常嚴格。2006年6月,位于東京港區一處住房的迅達電梯發生了重大死亡事故。其后日本迅達公司被政府要求交出所有的客戶名單,以便根據名單進行檢查監督。但迅達公司以保護客戶隱私為由拒絕了日本政府的要求,并且把事故責任推給為其做維修的另一家公司。
東京警方以業務過失致死的嫌疑,對迅達的日本公司總部及有關單位進行了強制搜查。此外,警方拆卸了電梯的零部件,反復進行試驗,研究故障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之后,在男孩喪生的住宅區,所有的迅達電梯都被更換為其他品牌。
美國
美國對電梯安全的管理非常嚴格,絕大多數州都有管理電梯安全的法規。許多勞動安全管理部門獲當地立法機關授權,將電梯的監督管理從勞動安全擴大到公眾安全。美國有產品質量責任法、消費產品安全法等法規,用以確定制造者的民事責任。電梯的日常運行安全由業主負責,如果屬于制造者的產品質量責任,業主可以進行追討。
英國
英國作為標準化工作起步最早的國家之一,在電梯安全方面的規章也較為健全。英國標準包括電梯的機械和電氣設備制造要求、建筑物的構造要求以及電梯的檢驗要求等。英國要求對客梯每6個月至少檢驗一次,貨梯每12個月至少檢驗一次。檢查員應第一時間書面報告所發現的任何可能導致危險的缺陷,如果涉及人身傷害風險,應當立即報告執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