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獲得者)
我喜歡編程
有人問我,你為什么喜歡學習程序設計。簡單地說,我一接觸編程,就喜歡編程。我喜歡編程呢,所以學習編程。學習了呢就更喜歡編程,這是一個死循環……。
我是學生教練
我是Program家族的學生教練,擔任老師的助手,通過變化多端的算法和實現方法展示解題思路和程序代碼,奉獻我的思想,展示我的與眾不同的思維過程。
不過,能夠擔任學生教練,我是真的花了一些心思。
這個團隊大神很多,我要想獲得這個“職位”當然更不容易。想要啟發別人,展示自己,首先自己的知識儲備要足夠。我為了能夠每次有好的表現,為大家奉獻好的算法,設計合理的數據結構,每次總是提前學。當然從我初一開始,我就想要學好編程,于是我每周都會去聽初二的課,提前學習知識。初二的課在周五晚上,所以我必須提早完成作業早早完成作業,趕來上課,每次放學,都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即使這樣,我依然堅持。剛開始上課時,我什么也不懂,只能跟在初二社團的學長們后面認真聽,努力理解。當然,這些大神們也會耐心的教我。每天上完課回家,我都會復習一遍,并且請求他們給我幾道題來練習。漸漸的,我能夠跟上高一屆程序設計班的課程了,學習起來也不費勁了。這樣子,我在初一就已經學完了大部分初二的內容,還和幾位“大神”成為了朋友,為我初二成功當選學生教練奠定了基礎。
當然,只有知識也是不夠的,還要靈活的傳授給大家。于是,我總會在上課之前提前準備好上課的資料,反復的認真閱讀,找出我認為難的部分,提前想好些小故事或是樣例,幫助大家理解。一開始,我講的課大家不能很好的理解,在老師的幫助下,現在已經大有改觀了,我講課已經逐漸能被大家理解,我也更有興趣了。為了保住我的“飯碗”——光榮的學生教練,我必須不斷努力,鍛煉自己的水平。
我們社團的同學們
還記得我剛剛加入這個特殊的集體,對這個集體的生活和學習充滿了向往,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現在已經不知不覺走過了近兩年。兩年中,我們經過了認真痛苦努力的學習,也經歷了賽前緊張的集訓,度過了多次冬令營夏令營自己獨自在外學習的生活。我越來越熟悉團隊里的每個人,在這個集體里,我們感受到了別樣的體驗。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集體。在這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程序設計本來就是方法多樣的,只要你能實現,只要你能講出道理,你就是正確的。在這里,你可以隨時聽見激烈的爭論,“我覺得這程序有問題,因為……”“絕對沒錯,不信我們畫個圖”。大家都想努力的證明自己的正確。在這里,你還可以找到賽題的伙伴,因為大家都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水平。就是在這激烈的競爭中,大家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平靜的水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大家的思維能力逐步提高,面對難題也不再害怕,認真思考,總有解決的辦法。大家的細致程度增強了,曾經經常出現的低級錯誤快要銷聲匿跡了,大家都能做到“出手就能得分”。
這是一個溫暖的集體。陸老師平時總為我們準備好了一些小點心,在我們在外地訓練時,即使陸老師不在,也總會打電話關心我們。同學之間也是互相關心,出門在外,我們總是互相照應。每天晚上,總有同學提醒大家休息;早上起床,也總會看到同學在等你起床一起去吃飯;當你上課沒聽懂時,總有同學耐心的向你講解。今年冬令營時,我和幾位同學提早來學校報到,卻發現學校條件比較簡陋,我們的基礎生活無法保障。于是我們打電話通知了剩下的同學,告訴他們要帶好哪些必須品,而他們,也在來時未我們帶來了一些生活用品。在這樣一個溫暖的集體里,有什么理由不感到快樂呢。
就是這樣一個集體,今年在江蘇Noip比賽中我們獲得省團體總分第7名的成績。其實成績之外,我們更收獲了友誼,快樂。
指導老師: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