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同學們進入學校就和數學交朋友了,你們是否問過老師:什么是數學?這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我們卻很難說清楚,至少說不完整。南京大學教授方延明先生所著的《數學文化》一書中就羅列出近百位大師對數學的闡述,總結出15種定義,其中:數學是一種高級語言,是符號的世界;數學是精密的科學,是科學的皇后;數學是其他所有知識工具的源泉;數學為其證明所具有的邏輯性而驕傲;數學是一種創新;數學是一種關系學;數學就是研究各種形式的模型;數學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數學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精神,特別是理性的精神;數學具有至高無上的美;數學是一門藝術;……等等.這些解釋都有它的道理,也都有片面性,都不能完美地描述數學的本質,這也說明數學內涵的深邃和外延的廣博,同時要求我們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去考察數學、理解數學、欣賞數學.
每名初中學生都有學好數學的愿望,有時為學習效果不佳而苦惱,這就要靜心查找原因了。但要有這樣的認識:理解數學是學習數學的基石,是學好數學的起點,要做到先“知理”而后“厚解”.
理解數學的概念.數學概念是數學的細胞,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維形式,我們在理解數學概念時,不僅要了解數學概念的背景,了解其內涵和外延及它們之間關系,熟知數學概念中所蘊含的數學道理,即先“知理”;還要掌握概念的邏輯意義,把握概念的多元聯系表示,盡可能地挖掘出數學知識所蘊含的科學方法、理性精神等價值觀資源.
理解數學的思想.數學思想方法是從數學內容中提煉出來的精髓,是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的橋梁.數學思想方法蘊含于數學知識之中、學習過程之中,在平時學習中要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對思想方法的提煉和整理,并逐步內化為自身的數學素養.
理解數學的過程.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同樣數學學習的過程也是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構建、理解的過程,除了理解老師的講解,還要理解那些只可意會不能言表的隱形知識、方法.
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學習過程中多去體驗和感悟,逐步形成自己對數學的理解,通過適當地“厚解”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