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古老的高郵城中春風拂柳,生機盎然。在高郵市贊化學校,記者見到了正讀初三的張巽如——她今年15歲,高高的個子,清爽的馬尾辮,小巧的鼻子上架著一副眼鏡,是典型的乖巧女學生的形象。細細交談之后才發覺,這個看似普通的女孩身上卻藏著不少故事呢。在她的履歷表中,有一長串的獲獎紀錄,其中,她在各種鋼琴比賽中所獲得的榮譽占據了大部分。張巽如與鋼琴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放不下的鋼琴
一提起鋼琴,張巽如就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她說:“有時覺得練習鋼琴枯燥乏味,也很煩,但時間久了,又覺得怎么也放不下它。隔段時間不彈,心里就像少了點兒什么似的。”
張巽如與鋼琴結緣,是在6歲的時候。年幼的小巽如見身邊的小伙伴一個個都在學鋼琴,便鄭重地向父母請求:“我也要學鋼琴。”爸爸媽媽答應了,不過也提出了一個條件——既然選擇了學鋼琴,那中途就不能放棄。于是,張巽如便開始了平時在家練琴、周末到老師家里學琴的日子,風雨不改,雷打不動,這一堅持,就是10年。
自小,張巽如的上進心就特別強。鋼琴老師也發現了她這個特點,便鼓勵她參加各種比賽,以促使她不斷前進。小學五年級的暑假,張巽如報名參加第十三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她順利地奪得了江蘇省初賽的一等獎,進入了全國總決賽。
全國總決賽的賽場設在北京,參賽選手的練習琴房被安排在主辦方之一的中央音樂學院。張巽如便和新結識的小伙伴一起前去練習,隔壁琴房傳來的優美琴聲令她驚嘆不已:彈得太好了!那也許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在彈琴,也許是別的參賽選手在練習,但對張巽如而言,這是在提醒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的心里暗暗地攢著一股勁兒,好勝心又在她的心底升騰起來,她告訴自己:我要彈得更好!
競爭激烈的比賽結束了,這次,張巽如沒有取得理想的名次。回到家后,她的心情依舊不能平復,一邊反思,一邊總結,耳畔似乎仍回響著比賽時其他選手演奏的美妙琴聲。于是,她又做了一個決定——到南京去學鋼琴。鋼琴老師問她:“是打算以后走專業的鋼琴藝術的道路嗎?”她說:“不,只是個人愛好,但我會堅持彈下去。”3年多來,在每一個周日的下午,張巽如在媽媽的陪同下,從高郵趕往南京上鋼琴課,一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后再回到高郵,然后匆匆奔到學校上晚自修。由于面臨中考的緣故,升入初三后,張巽如在南京的鋼琴課按下了暫停鍵,她堅定地告訴老師:中考后我再來。
張巽如在學鋼琴這條路上也不是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小學四年級的暑假,她參加高郵市“珠湖琴聲”鋼琴大賽,榮獲最佳演奏獎。趁著暑假,贏得比賽的張巽如和爸爸媽媽一同前往連云港享受最后的假日時光。不料,剛到海邊的第二天,張巽如就接到了鋼琴老師打來的電話。原來,上海音樂學院的趙曉生教授應邀到高郵參加本次鋼琴大賽的頒獎典禮,老師希望獲得最佳演奏獎的張巽如能在頒獎典禮上表演,所以,特意打電話給她,讓她回來好好練習。期盼已久的旅行就這么泡湯了,張巽如忽然覺得平日里愛惜不已的鋼琴變得有些“可惡”。然而,百般不情愿的張巽如最后還是決定中斷假期旅行,回家認真練習。多年前的往事再提起來,張巽如有些不好意思,說著說著便紅了臉。
就這樣,經歷過挫折,獲得過榮譽,品嘗過艱辛,也體味過歡笑,張巽如與心愛的鋼琴一路相伴。
在生活中成長
據張巽如介紹,自小學二年級時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以來,她幾乎每年都會參加一場大型比賽、兩至三場普通級別的比賽,比賽帶給她的歷練和收獲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張巽如的生活中也不是只有鋼琴,和同齡人一樣,15歲的張巽如陽光、活潑,對生活有著一顆細膩敏感的心。
張巽如喜歡英語,曾數次在全國、市級英語能力競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口語比賽中獲獎;在學校的英語節中,她在PPT比賽和電影配音比賽中均獲得了一等獎。她也喜歡寫作,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都成了她寫作的素材,曾有多篇作品在《高郵日報》和學校校刊上發表。張巽如還喜歡旅游、交朋友,她有不少朋友遠在歐洲呢。這就要從去年暑假的那場難忘的海外修學旅行說起了。
2013年7月28日,張巽如首次抵達一個陌生卻又在影視劇里異常熟悉的國度——英國。雖然每年的假期都會與爸爸媽媽一同出去旅行,但是獨自遠行可是張巽如的第一次。在為期兩周的修學旅行中,除了周三,每個工作日的上午,張巽如會和朋友們一起體驗英國學校的上課方式,通過課堂了解英國的文化、景點和地理知識等,下午參加當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諸如游泳、烹飪、做手工、羽毛球、網球等。周三和雙休日,張巽如則和同伴們穿行在英國的景點名勝和大街小巷,觸摸一個真實的、鮮活的、和英劇里不一樣的英國。在此期間,張巽如結識了來自奧地利和韓國等地的好朋友,體驗了英國學校開放的教育方式,大大開闊了自己的眼界。
張巽如還在異國他鄉體驗了獨特的“練琴的日子”。了解到修學旅行結束的時候會有才藝表演的環節之后,每當同伴們在游泳、打球或是享受美好的下午茶的時候,張巽如則把自己關在“小屋”里認真練琴。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在修學旅行的另一次活動時,一名來自廣東的同學也表演了鋼琴彈奏。令張巽如印象深刻的是,在演奏的過程中,這名同學大概是忘了曲譜,把其中的一段曲子反復彈了三遍。這樣的小失誤,沒學過鋼琴的人是聽不出來的,但是張巽如聽出來了,她在場下感覺特別尷尬,心想:如果換我來彈,我一定不能出現這樣的失誤。因此,張巽如練琴非常刻苦。學校里只有一架古鋼琴,比她平時練習的鋼琴少了兩個琴鍵,她也千方百計地克服了困難,在最后表演時,她那流暢自然的彈奏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修學旅行結束,張巽如滿載而歸——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有著特殊意義的旅途,一次終生難忘的人生經歷,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思考。這次修學旅行,讓張巽如看到了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她期待自己的人生更多彩、更豐富,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她意識到,走出去,未來也許大不一樣。
鋼琴世界是張巽如敲開的人生的第一扇窗戶,推開這扇窗,她看到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飛舞在曼妙的音樂殿堂。鋼琴為她美好的青春涂上了一筆絢爛的色彩。但是世界很大,只有敲開更多的門窗,走出生活狹窄的小圈子,才能看到無邊無垠的藍天。張巽如的故事遠沒有講完,誰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的呢?不過,我們知道,那一定是段更動聽、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