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金融以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的優勢迅速進入市場,給傳統金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沖擊成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平臺、大數據金融、眾籌互聯網金融模式特點入手,分析對傳統金融的影響,提出傳統金融建立信息化金融機構與發展互聯網金融門戶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0-0111-02
一、互聯網金融主要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借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從發展路徑與用戶積累途徑來看,目前市場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運營模式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臺完全獨立于電子商務網站,不負有擔保功能,僅僅為用戶提供支付產品和支付系統解決方案,以快錢、易寶支付、匯付天下、拉卡拉等為典型代表。另一類是以支付宅、財付通為首的依托于自有B2C、C2C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有交易手續費、行業用戶資金信貸利息及服務費收入和沉淀資金利息等收入來源。此模式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普遍模式。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不可避免地給銀行在結算費率及相應的電子貨幣/虛擬貨幣領域給銀行帶來挑戰。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商業銀行的關系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轉向了競爭與合作并存。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走向支付流程的前端,并逐步涉及基金、保險等個人理財等金融業務,銀行的中間業務正在被其不斷蠶食。
2.P2P網絡貸款平臺
P2P(Peer-to-Peer lending),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P2P平臺的盈利主要是從借款人處收取一次性費用以及向投資人收取評估和管理費用。貸款的利率確定或者是由放貸人競標確定或者是由平臺根據借款人的信譽情況和銀行的利率水平提供參考利率。目前阿里金融已經開發出訂單貸款、信用貸款等微貸產品。客戶從申請貸款到貸款審批、獲貸、支用以及還貸,整個環節完全在線上完成,零人工參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金融,截至2012年,阿里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已經超過13萬家。
3.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并準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臺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有的放矢。阿里小貸以“封閉流程+大數據”的方式開展金融服務,憑借電子化系統對貸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核定,發放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及應收賬款抵押貸款,單筆金額在5萬元以內,就是典型的業態。
4.眾籌
眾籌大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平臺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臺,經過相關審核后,便可以在平臺的網站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眾籌的規則有三個:一是每個項目必須設定籌資目標和籌資天數;二是在設定天數內,達到目標金額即成功,發起人即可獲得資金;項目籌資失敗則已獲資金全部退還支持者;三是眾籌不是捐款,所有支持者一定要設有相應的回報。眾籌平臺會從募資成功的項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目前國內對公開募資的規定及特別容易踩到非法集資的紅線使得眾籌的股權制在國內發展緩慢,很難在國內難以做大做強,短期內對金融業和企業融資的影響非常有限。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互聯網金融主要有以下特點:(1)成本低。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2)效率高?;ヂ摼W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流程完全標準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商戶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鐘,日均可以完成貸款1萬筆,成為真正的“信貸工廠”。(3)覆蓋廣?;ヂ摼W余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4)發展快。依托于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長。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上線18天,累計用戶數達到250多萬,累計轉入資金達到66億元。據報道,余額寶規模500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5)管理弱。一是風控弱?;ヂ摼W金融還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具備類似銀行的風控、合規和清收機制,容易發生各類風險問題,二是監管弱。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監管和法律約束,缺乏準入門檻和行業規范,整個行業面臨諸多政策和法律風險。(6)風險大。一是信用風險大?,F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二是網絡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絡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1.對傳統融資系統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融資模式。因為隨著社交網絡、搜索引擎、云計算等技術的出現,資金供需雙方的信息可以通過社交網絡揭示和傳播,又能被搜索引擎捕獲,并在云計算的高速信息處理能力保障下實現快速、準確匹配,從而使投融資活動不再需要經過銀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而直接在互聯網上完成,大幅降低了交易雙方資金、期限及風險收益的匹配成本。互聯網金融的上述特征使原先難以獲得傳統金融服務支持的群體,如小微企業、個人客戶等,也可以較容易地得到金融支持。但對于大宗的融資項目來說,互聯網金融由于風險控制缺陷,對傳統金融的影響目前還不大,主要原因是由于傳統銀行集合了社會大量M2貨幣,風險控制又比較完善,大的資金需求者還是返回到傳統機構中尋求幫助。但一旦互聯網金融風險得到解決,對傳統金融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2.對傳統支付系統的沖擊
第三方支付的出現不僅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支付清算服務很好地結合,從而大幅提升了資金處理效率,也改變了傳統支付模式存在的現金流與信息流彼此分割的狀況,而且憑借對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能夠更加有效地將交易主體的資金流置于其監控之下,極大地降低了風險控制成本。因此與商業銀行的傳統支付模式相比,第三方支付具有相對更強的競爭優勢。截至2014年1月央行分六批累計己發出223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去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額達到了3.8萬億元,其中支付寶、財付通及銀聯三家公司占據了超過80%的在線支付市場份額。去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 500多億元,同比增長近90%。預計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會突破萬億交易規模,特別是對傳統的金融中的M0+M1貨幣影響最大。
3.促進信息化金融機構的發展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一些銀行都在自建電商平臺,從銀行的角度來說,電商的核心價值在于增加用戶粘性,積累真實可信的用戶數據,從而銀行可以依靠自身數據去發掘用戶的需求。傳統銀行無論大小都應提高金融機構的信息化程度,因為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與大數據的分析是未來金融的發展方向,信息化金融將提高傳統金融風險控制的水平和科學發展的水平。因此,傳統金融提高信息化水平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4.促進互聯網金融門戶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臺。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采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未來應該由央行統一建立互聯網金融門戶平臺,這樣可使得市場競爭更為規范,定價更為合理,風險控制更加游刃有余,方便中小企業和投資者,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更大的支持作用。
盡管互聯網金融來勢兇猛,但還存在諸多風險,監管還存在缺位,傳統金融行業只有不斷改進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將傳統金融互聯網化,就能具有競爭優勢,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張瑾.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發展的影響分析[J].金融發展評論,2014,(4).
[3] 王麗.試析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業務發展與監管[J].長春大學學報,2013,(5).
[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