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的產生及SWOT分析方法,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中國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提出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SWOT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0-0281-02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PDA),又稱需求驅動采購(Demand-Driven Acquisitions,DDA)、按需購買(Purchase-on-Demand,POD),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采訪模式,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與使用情況,由圖書館購入。讀者決策采購起源于美國,目前,正在美國高速擴展,同時也被歐洲、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圖書館引進采納,成為文獻資源建設的新趨勢[1]。在中國,最早由張甲、胡小菁將這一模式介紹到國內[2~3]。目前,有關中國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方面的研究,核心文章比例高,研究層次和整體研究水平比較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國內還沒有一家高校圖書館真正實施讀者決策采購。本文運用SWOT 分析方法對中國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的環境進行分析,以期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推行策略。
一、SWOT含義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它通過對事物的組織實施所具備的優勢—S(Strengths)、劣勢—W(Weaknesses)、以及組織外部環境中存在的機遇—O(Opportunities)、挑戰—T(Threats)等四大要素的分析,以幫助實施者進行正確的戰略決策[4]。
二、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的SWOT分析
(一)優勢
1.圖書館服務理念的轉變。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閱讀的興起,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特別是紙質圖書的利用率急劇下降。如何使高校圖書館有限的經費使用效果最大化,充分發揮資源的作用成為圖書館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國內外一些高校圖書館開始轉變服務理念,從“以藏書為中心”向“以讀者為中心”轉變,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有利于中國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的推行。
2.讀者閱讀需求電子化。相對于紙質圖書,電子圖書具有方便、及時、易攜帶和可同時供多個人使用的特點,電子圖書越來越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同時由于紙質圖書價格越來越高,圖書館有限的購書資金日趨緊張,促使許多高校圖書館更愿意購買和推行使用電子圖書。讀者決策采購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電子圖書采購的新型模式。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無疑為中國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的推行提供了前提條件。
3.讀者類型的適用性。在美國,采用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的圖書館中,75%為研究性大學[2]。并不是任何一個圖書館的任何讀者都可以實施讀者決策采購,它只是對研究型大學的科研人員提供服務。中國高校圖書館隸屬于教輔單位,主要為高校的教師、學生讀者的教學、科研和學習服務,這種類型的讀者群體適合參與讀者決策采購模式。
4.類讀者決策采購的踐行。中國部分高校圖書館已有類似讀者決策采購的嘗試[5]。在中國高校圖書館,圖書薦購通常有傳統的綱目圈選和網上薦購模式兩種。最近幾年,部分高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讀者現場采購。這些都為讀者決策采購的推行奠定了實踐基礎。
(二)劣勢
1.認知上的不足。館員、讀者已習慣了傳統的采購模式,還不能很好地接受讀者決策采購模式。首先,館員擔心讀者濫用權力,無法保證所購電子圖書質量,造成館藏資源的學科失衡,學科館員也擔心自身在采訪工作中的地位會被淡化。其次,高校圖書館相關部門擔心讀者濫用選書權造成經費緊張和超支,可能在讀者不知情的情形下開展讀者決策采購。讀者自身缺乏對讀者決策采購的理解和認識,就可能質疑自己的檢索和查閱是否真正能夠觸發購買,是否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想要的圖書,從而降低讀者的參與度和責任感。
2.技術上的制約。讀者決策采購需要建立現代化的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實現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采訪、編目、流通等模塊的有效整合,這是保證讀者決策采購實現的技術條件,而目前中國圖書館集成信息管理系統由于難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觸發”采購系統、不能合理有效地篩選出讀者滿意的圖書,所以還不能將讀者決策采購運用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來。
(三)機遇
1.國內PDA供應商的最新進展。長期以來,國內提供PDA服務的電子圖書供應商還很少,中國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采購一直是被動地接受集團采購或者打包銷售方案。2013年上半年,Swets公司向國內圖書館用戶公開發表聲明:“Swets 公同現今開始支持MyiLibrary PDA應用程序”[6]。Swets公司推出的這項PDA計劃,無疑為中國高校圖書館推行PDA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2.逐步成熟的外部環境。外部環境主要指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在線書商和快遞業的興起。國內高校圖書館已基本具備實施讀者決策采購的外部環境,如國內三大電子圖書提供商超星、書生之家、方正Apabi擁有大量版權的電子圖書,還有被個人購書普遍使用的在線書商當當網和卓越亞馬遜網等。快遞業的興起,能使讀者第一時間看到自己想要的圖書。
(四)挑戰
1.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版權的糾紛影響出版商和供應商的積極性。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傳遞十分便利,一些人不尊重電子圖書的版權,在網上任意傳播電子圖書,出版商和供書商的電子圖書剛買出不久,網上就會有其電子圖書,這使得電子書的銷售受到影響,進而打擊出版商和供應商的積極性。
2.互聯網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圖書館作用淡化。互聯網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對高校圖書館傳統信息服務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高校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唯一來源。尤其是大規模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興起,高等教育的網絡化、公開化趨勢更是給高校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挑戰[7]。新的信息環境給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帶來相當大的沖擊與影響。
三、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的推行策略
綜合以上對高校圖書館推行讀者決策采購的SWOT分析,筆者認為,需采取以下對策以建立適用于國內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決策采購模式。
(一)正確認識
讀者決策采購只是文獻采購方式的一種,是館藏建設的重要補充形式,傳統的采訪模式會繼續在文獻采購中占主導地位,兩者相互配合,共同促進館藏建設的和諧發展。因此,高校圖書館館員應該對讀者決策采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讀者決策采購實施的前期的預備、中期的實施和后期的評估工作,都需要圖書館員的參與和介入。讀者決策采購的前期需要采訪館員與書商確定合適的購書標準,中期的監管和后期的評估工作都離不開采訪館員。
(二)全面推廣
較之傳統圖書采訪模式,讀者決策采購具有諸多方面的優越性,例如滿足讀者即時之需、節省圖書館的經費、節省采訪館員的選書時間等,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全面推廣讀者決策采購,讓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不僅要讓讀者明白讀者決策采購的內涵、基本流程和優越性,還應該告訴讀者該模式存在的弊端,以防止讀者濫用選書權力,培養讀者的責任意識。
(三)培育書商
與書商合作是高校圖書館開展讀者決策采購的前提。在國內,一些書商由于對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的了解不夠或是囿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不愿意與高校圖書館合作開展此業務。為此,我們要培養有能力、講誠信的書商。高校圖書館應選擇能夠提供高質量書目記錄的書商,其系統平臺能夠與圖書館的檢索平臺實現無縫對接,并在接收圖書訂購信息后及時經圖書館和讀者反饋配送信息[8]。
(四)尋求合作
美國布法羅大學圖書館開展了針對紙質圖書的PDA聯合采購。中國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其思路,與其他圖書館共建共享,確立適合本館館藏模式。目前中國已建立多個區域性圖書館聯盟,如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廣東網絡圖書館、天京高等教育文獻信息中心等,并基于這些合作團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資源共享服務。在此基礎上,可開展基于PDA的合作館藏項目。通過聯合采購,可以節約圖書館經費,提高圖書館的采訪質量,提升讀者的滿意度[9]。
參考文獻:
[1] 薛淑峰.基于PDA的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2,(17):31-51.
[2] 胡小菁.PDA—讀者決策采購[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2):50.
[3] 張甲,胡小菁.讀者決策的圖書館藏書采購—藏書建設2.0版[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2):36-39.
[4] 戴艷清.中國高校圖書館推廣手機閱讀的SWOT分析[J].現代情報,2014,(3):90-92.
[5] 孔輝.讀者決策采購與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J].河北科技圖苑,2013,(5):52-54.
[6] 陶蕾,劉華.美國大學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研究——以楊百翰大學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4,(1):76-80.
[7] 傅天珍,鄭江平.高校圖書館應對MOOC挑戰的策略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1):20-24.
[8] 劉銀華,劉華.基于E-first的高校圖書館印刷型文獻資源采訪探討[J].情報探索,2013,(6):133-135.
[9] 胡芳.國外圖書館基于PDA的合作館藏建設典型案例及啟示——以美國布法羅大學圖書館的實踐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3,
(1):98-101.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