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外貿易在寧波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要素稟賦理論和需求重疊理論仍然對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未來的外貿發展之路,寧波要牢牢抓住本地要素稟賦的優勢,積極推進產品結構、貿易主體、貿易方式、貿易市場等方面的多元化,適應國際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提升貿易產業鏈,走轉型升級之路。
關鍵詞:寧波;國際貿易;要素稟賦;重疊需求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0-0232-05
開放型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要素稟賦理論指出,各國應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而重疊需求理論認為,從市場消費者行為方面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在貿易對象選擇上,更注重貿易國際消費市場的變化。幾十年來的寧波外貿發展之路,表面上看是瞬息萬變的國際貿易市場,以及無數大大小小,起起落落,不斷生死飄浮,不斷發展壯大的外貿企業,而實際上背后是要素和需求二只看不見的手在推動。
一、寧波對外貿易發展歷程及特點
(一)寧波對外貿易發展歷程
對外貿易在寧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寧波開放型經濟的基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國務院先后決定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并出臺一系列配套的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寧波作為沿海港口城市,被列為對外開放的先行區。1979年6月1日寧波港獲準正式對外開放,拉開了寧波對外開放的序幕。1988年國家擴大地方引進外資審批權限、下放外貿企業審批權,是中國開放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的重要標志。
從1988年寧波擁有第一家外貿企業以來,外貿企業數量緩慢增加,至1999年寧波市有實績的外貿企業家數首次突破千家,2002年外貿進出口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22.7億美元。2004年以后,寧波外貿企業數量每年平均以1 000家左右的速度遞增,進出口額也以每年上一個百億美元臺階的速度發展,寧波外貿企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07—2013年數據(見表1),寧波市進出口額從565.1億美元增長到1 003.2億美元,成為全國第八個外貿總額突破千億美元的城市。從規模上看,進出口規模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廣州。具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2008年突破1萬家,到2013年達到22 500家,外貿企業完成了從貨源收購型向自主經營型轉變,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隊伍快速擴大,全市外貿企業從國有企業占絕對地位向國有、集體、私營、外資共同發展轉變。
(二)寧波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
從“十一五”寧波外貿發展情況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對外貿易較快增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通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十一五”時期,寧波外貿出口從長期高速增長轉向平穩增長的轉折期。寧波外貿在努力擴大規模的同時,應積極推進主體、市場、產品、方式“四個多元化”,實施科技興貿、品牌強貿戰略,著力優化外貿結構。二是外貿企業不斷壯大。2013年,全市外貿企業達22 500家,其中內資企業21 681家,外資企業819家。民營進出口企業實力逐步增強,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保持良好態勢,外貿流通公司轉型發展,形成了外貿生產企業、外貿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競相發展外貿的良好態勢,外貿隊伍“千軍萬馬”的格局進一步鞏固。三是新興市場持續拓展。與寧波有直接貿易往來的國家(地區)由“十五”期末的208個增加到221個,寧波企業在鞏固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東盟、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目前,寧波市與新興市場貿易額占全市進出口比重達31%,比“十五”期末提高5個百分點,占到總市場的三分之一。四是出口產品競爭力逐步增強。全市形成了以機電產品為重點、紡織服裝產品和輕工工藝產品為兩翼的出口產品格局。外貿企業研發、創牌意識進一步提高,寧波企業境外注冊商標超過5 000件,擁有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20個,高居全國各城市之首,另外還有浙江出口名牌75個、寧波市出口名牌170個和縣級出口名牌200個。五是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協調。全市外貿從以出口為主逐步向進出口并舉轉變,一般貿易領先全國,服務貿易加快推進。六是進口貿易不斷擴大。積極實施進口啟蒙行動,出臺扶持進口貿易發展政策,加強進口貿易平臺建設。銅材、鋼材、塑料、化工原料等重要大宗原材料和鐵礦砂等資源性產品是寧波市進口的重點產品。
(三)寧波外貿面臨的主要問題
面對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寧波外貿主要面臨以下問題: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美國經濟需要五至六年時間才能完全復蘇,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曲折、增長模式面臨深度調整、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世界經濟、貿易、投資增速明顯放緩,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等問題更加突出,使外向度很高的寧波開放型經濟發展面臨更加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二是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達國家推行“再工業化”,中國與發達國家、新興國家、多數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競爭和沖突日益頻繁,人民幣面臨長期升值壓力,而寧波出口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處于產業鏈較低端,利潤空間較薄,“十二五”時期寧波外貿轉型升級面臨較大壓力。三是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摩擦步入高發期,世界范圍內的制造業產能嚴重過剩,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美歐等國主導“綠色新政”,制造低碳壁壘,寧波出口產品數量大、類別多,遭受貿易摩擦將呈常態化,國際貿易摩擦應對任務艱巨。四是中國經濟處于從高速增長向平穩增長過渡的關鍵時期,宏觀政策導向正在發生調整和改變,將給“十二五”時期寧波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較多不確定性。五是國家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增加投資,東部地區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將進一步向成本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轉移,長三角及省內城市在資源開發、港口建設、腹地延伸、市場拓展、人才等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寧波市在政策等資源爭奪中處于相對不利局面,對人才等資源集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六是寧波市可供工業用地緊缺,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快,資源環境承載力十分有限,對經濟發展形成制約。七是周邊及同類城市發展較快,對寧波市形成較大競爭壓力。寧波市與杭州在利用外資規模上的差距呈擴大趨勢,江蘇等地城市招商引資勢頭仍然強勁,中西部同類城市近年來開放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二、基于市場經濟理論的寧波國際貿易分析
從近五年寧波對外貿易情況來看,2013年貿易暫時扭轉了下行趨勢。而2009年、2012年進出額增幅同比都遭遇了負增長。究其原因,除國際市場上的供求關系以外,主要還與外部市場的選擇性有關,而這些選擇和變化,用當前的市場經濟理論也可以同樣得以證實。
(一)要素稟賦理論與寧波對外貿易的產品選擇
要素稟賦理論指出,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這個理論在國際經濟理論中占據了絕對的影響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主導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格局,寧波也不例外。改革開放三十年,在產品選擇上,寧波出口產品的變化與寧波的要素稟賦變化相關性大。改革初期,寧波的出口產口基本上是以食口和農產品粗加工為主,如藺草、竹筍、罐頭食口,到九十年代成為服裝、低端工業口。進口的是歐美將要淘汰的機械設備,汽車關鍵零部件。到21世紀初,出口產品的檔次提高很快。如同樣的服裝企業,過去以貼牌為主,現在除了服裝的質量、款式等層次提高外,也出現了自主品牌服裝的出口。過去各類模具幾乎全是進口,現在出口模具的比重大幅提高。機械產品出口額度也不斷增大,寧波已經成了汽動元件、緊固件、液壓機械、注塑機、模具、工業刀具的出口基地。這與寧波的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要素變化離不開的。
但是寧波的大多數外貿企業主要還是從事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品出口,以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為主,2009年兩者進出口額占比高達76.8%,2013年仍高達67%,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占比僅6.6%。七成寧波外貿企業以貼牌加工為主,產品主要集中在輕工、電子、紡織等一些技術簡單、投資不大、易于模仿、便于進入的行業,絕大部分居于產業鏈末端,突出體現在“三多三少”,即粗加工多、深加工少,低附加值多、高附加值少,一般產品多、名優產品少。2013年附加值相對較高的機電產品的出口達到360億美元,同比增長4%,出口量占出口商品總量比重為55%;紡織服裝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相對疲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3億美元,減少12%;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45.6億美元,增長12%。
(二)重疊需求理論與寧波對外貿易的區域選擇
重疊需求理論,也叫需求相似理論,即從市場消費者行為方面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如果兩個國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彼此需求結構的重疊部分就越大,因而兩國的貿易關系就越密切,國際貿易往往會在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間展開。因此,寧波在金融危機以后,不斷調整進出口狀況,打開一系列發展水平相當的新興市場,便是這一理論的推廣和應用。
寧波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及歐盟市場,被稱為寧波傳統貿易市場,2009年與這些地區的貿易占比高達84.9%,這種過于集中的市場分布使寧波外貿企業對市場風險的抵御能力較弱,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些傳統市場受到波及較大,致使消費需求出現較大萎縮,對寧波外貿企業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隨后,寧波積極調整、優化對外貿易市場。當前,寧波已經與22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除了保持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傳統市場的穩定增長,新興市場開拓同樣成效顯著。海關統計顯示,2013年寧波市出口歐盟為166.6億美元,同比增長6.3%;出口日本為 36.7億美元,增長1.5%;出口美國127.5億美元,增長6%。而在對新興市場出口表現強勁,對東盟國家出口40.6億美元,增長10.7%;對俄羅斯出口達到21.5億美元,增長16.5%;對巴西出口額為17億美元,增長6.2%。在進口方面,從中東、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進口分別比上年增長59.7%、29.3%、39.7%和37.3%;目前,東盟已上升為寧波市的第三大貿易伙伴,降低了對歐美日發達市場的依賴。涉足新興市場的寧波外貿企業已達到9 619家,而2002年只有1 818家。
三、寧波對外貿易發展的轉型升級的對策
多年來,寧波外貿總量一直在浙江省內居首位,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列次席,一般貿易總量甚至超過深圳,外貿大市的地位已經基本確立。但寧波對外貿易產品的檔次還不夠高,產品“輕、小、散、雜”的特點突出,多處于簡單仿制和重復生產的水平,價格競爭、數量擴張成為企業的主要發展手段,蘊涵著遭遇貿易壁壘狙擊的較大風險;外貿市場的分布還不夠廣,市場集中度仍然偏高,新興市場開拓進展還需持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低迷的國際市場使寧波對外貿易面臨的難題更加凸顯。要提升寧波外貿的層次,實現寧波外貿的轉型升級,必需牢牢抓住寧波稟賦要素,煉好內功,并提升要素的層次,深層次研究國際消費口市場的結構變化。
(一)優化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加大高新技術產品貿易
要充分發揮寧波外貿稟賦要素優勢,加大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到寧波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服裝產品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結合國際貿易學理論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充分發揮對外貿易商品對產業結構的優化作用,保持機電產品的進出口額比重,加大對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力度,并通過發展高新技術行業,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減少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不斷增強外貿企業外銷獲利的能力。這些轉變還需要依賴貿易主體的發展壯大。當前,寧波外貿企業規模總體呈現大型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為主的金字塔形結構,1.02%的企業創造了46.06%的進出口額,而98.98%的企業僅創造了53.94%的進出口額。因此,應當積極創造條件,重點培育20~30家全球布局、跨國經營的渠道型、供應鏈管理型、總部型外貿企業。推動“寧波制造”向“寧波智造”轉變。做大做強外貿企業,才能真正提高貿易產品的資本附加值,樹立品牌意識,轉變整體貿易結構和貿易方式。
(二)優化國際貿易市場結構,拓展國際新興市場
從對寧波市對外貿易結構的現狀分析看,寧波市進出口額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09年以后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近幾年增幅較低,這說明當前寧波市的對外貿易遇到了發展瓶頸。同時,外貿區域結構過于集中,應當實施國際新興市場開拓行動計劃,積極開發傳統市場中新的細分市場和中高端市場,使歐美日三大傳統市場和香港地區的出口份額降至50%以下。從新加坡等城市的貿易發展歷程看,對外貿易方式與區域的多樣化是抵御外貿風險的有效方式之一。逐步提高新興市場的出口比重。
(三)推動單一貿易方式向多元貿易方式轉變
加快貿易方式優化調整步伐,促進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等協調發展。一是在做強一般貿易的同時,做大進口貿易。樹立進出并重的科學理念,鼓勵進口要素性、原料性產品,鼓勵進口與區域產業相關聯的零部件、先進設備和專利、技術許可等軟技術,培育大宗貨物交易市場,推進化工、金屬、塑料、紅酒、水果、船舶、醫療器械等進口專業市場建設,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不斷完善進口促進體系,構建寧波進口商品分銷體系。二是做深加工貿易。調整加工貿易的發展模式,推動加工貿易產業鏈向上游研發設計、中游集約發展、下游營銷服務延伸,提高寧波市產業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地位,嚴格控制低層次加工貿易發展規模。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向出口加工區等實行封閉管理的特殊區域轉移。三是發展保稅貿易。充分發揮寧波保稅區、寧波保稅物流園區、寧波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的政策優勢,鼓勵寧波市企業開展保稅項下貿易,建設集保稅展示、交易和貿易服務為一體的保稅貿易平臺,積極爭取在保稅貿易出口退稅政策上取得新突破。四是發展轉口貿易。依托寧波保稅區、梅山保稅港區,加大區域內的貿易、金融、航運開放力度,形成轉口貿易—國際中轉、水水中轉—離岸金融—離岸服務—離岸生產制造的城市和區域產業鏈,做大轉口貿易。
(四)開發內銷市場,降低市場風險
國際市場的不景氣,使市場的概念有了新的變化,部分實力型的外貿企業可抓住這次商機,加強市場調研,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調整以往只外銷的營銷策略,注重打造品牌,開發國內市場,以實現國內外兩個市場兩條腿走路,降低市場風險。目前,貝發、廣博、獅丹努等出口企業已先行一步,借助自己的品牌優勢,通過開專賣店、特許加盟店等渠道,加快向國內市場“回游”,逐步提高內銷比例。
參考文獻:
[1] 寧波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服務現代國際化港口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Z].2012.
[2] 寧波外經貿委.寧波外貿的轉型升級之路[Z].2012.
[3] 顧立群.寧波引進來和走出去聯想動研究[Z].
[4] 張智慧,王瑞.從外貿依存度看浙江省外貿發展[J].消費導刊,2007,(14).
The Research of Ningbo Foreign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rket Demand
ZHU Han-yu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Foreign trade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Factor Endowment Theory and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still suppor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orword.In the future,Ningbo should take the local factor endowment advantages and promote the pace of diversifty of the product structure,the trade body,the trade ways,trade markets and so on.Meanwhile,Ningbo foreign trade is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and to improve trade industry chain,go the way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Ningbo;international trade;factor endowment;overlapping demand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