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闡述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以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0-0182-02
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就業市場格局的變化,高職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擺在各高職院校面前的一個突出任務就是如何提高畢業生的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有著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高技能、高索質、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實用人才。因此,探索一條高職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已經提上各高校的議事日程,在近些年的實踐過程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課程建設、理論研究、專業化隊伍構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這其中也存在著師資隊伍匱乏、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實踐意識淡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還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是大學生為實現人生奮斗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也是成長、成才、成功和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的擇業、就業以及個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個體發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結合自身特點,尋找具有自身特色的最佳職業路徑。很多大學生進了大學校門后還根本不了解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畢業以后將會干什么,這使他們產生迷茫、焦慮等心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職業生涯規劃的各種測評系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價值取向,挖掘自身的職業潛質,為今后的個體發展鋪平道路。在確定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后,大學生應以該規劃為準線,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和措施,逐步實現職業目標。
2.有利于指導大學生的在校學習。職業生涯規劃中的目標和措施,能有效地引導和鞭策學生,督促其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大學學習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開始,有意識地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練就過硬的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莫定堅實的基礎。
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認識。中國就業體制的轉變要求大學生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大學生認識社會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社會逐漸使他們認識到“文憑”不再是一張無阻的通行證,綜合職業素質在實現職業目標過程中的分量越來越重。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教會大學生社會需要什么,以便審時度勢,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風向”,“因時制宜”,努力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形勢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學習不只局限于校園內,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夠適應社會。職業生涯規劃能培養和強化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監督能力,通過終身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和思想意識,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1.師資成為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瓶頸。目前,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授課教師大部分是行政人員或系部輔導員,他們的本科或研究生專業基本上都不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授課前后基本上沒有得到相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培訓或進修,課堂上所講的基本上是純理論,師生互動少,對學生缺乏專業化、個性化和可操作性、動態性的指導。教師缺乏職場的經歷或經驗,到用人單位、就業市場調研或參觀的機會很少,指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大部分還是憑經驗,與日趨變化的職業市場存在較大的差距甚至相脫節。另外,授課教師所使用教材是本、??仆ㄓ媒滩?,沒有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的教材,教師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課題研究和論文發表很少。
2.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職院校部分學生只是為修得學分而學習,沒有把它當作自己走入職場的準備或是職業成功的開始,所以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其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還不是很強,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有關知識還比較模糊,執行能力較弱,不懂得如何正確分析自我、職業特征和入職匹配,為自己做一份詳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學校組織開展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比賽、講座、創業活動或招聘會,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面不廣,成果不突出,特別是在自主創業中,鮮有成功的。
3.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評價機制不完善。目前,高職院校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尚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和評價機制。雖然一些學校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列入教學計劃,但大多數其設為選修課,并沒有形成“理念導入—職業測評—個性咨詢—生涯輔導”的完整體系。部分學生以拿學分為目的,“功利性”掩蓋了其真實的意義。結課后,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后期實施情況缺乏有效跟蹤監督和管理,無法客觀地評價其實施效果。完善評價機制,強化過程管理,是職業生涯規劃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
4.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重普遍,輕個體。當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更多側重于課堂集中授課和開展講座,缺乏針對特殊個體進行的單獨教育。尤其是當今的“90后”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意識,有著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長背景,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專業知識的積祟和實踐情況不同,因而標準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不能也不可能滿足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當前,高職學校由于職業規劃方面人才欠缺,經驗小足以及方法單一等問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忽視了其能動性,使得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個性化缺乏,束縛著學生的發展,也難以給予學生具體有力的指導。
三、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灌輸與普及工作,定期組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引導教職員工,特別是學工隊伍、就業指導人員、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充分認識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本方法,切實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咨詢和服務。同時,要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系部學生工作考核指標體系,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直接掛鉤。
2.構建職業規劃教育體系。高職院校要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就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列入教學計劃,有具體的指導部門及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面推行全程職業規劃,從學生一入校就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大一要讓大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大一、大二要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職業選擇范圍,幫助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認知,進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職業規劃;畢業班主要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輔導,引導他們對選定的專業進行實際的嘗試,做好職業目標修正和完善。
為激發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高校應實施“一根主線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注重職業式指導實施的全過程監控,通過加強過程監督和后續的跟蹤調查,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正、調整和效果評價的一體化。“一根主線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終身教育的認識,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校內部有序、系統地開展的重要保證。高職院校要充分整合校內外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從業經驗的人員等多種資源,形成一支專兼結合、校內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優勢互補的職業生涯教育教師隊伍。選拔一批樂于從事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一線工作人員和有相關學利背景的專業教師來從事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并根據他們個人的優勢和潛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尤其要加強他們的實踐鍛煉,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培養一支專業隊伍。擴大社會聯系,聯合更多力量,充分調動校友、相關領域專家、企業人士、人力資源專家、政府公務員、成功創業者等資源,加入到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工作隊伍中來,成為學生的“生涯導師”,或擔任兼職教師,或開展專業講座,或進行個別輔導等,為學生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有益指導和經驗。
4.擴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總是最能吸引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高職院校每年要定期舉辦一至兩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節,來擴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首先,在宣傳上要加大力度,通過學校廣播臺、校報、宣傳欄和校園網,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其次,指導教師有責任或有義務全程加以指導,可以以所授課班級為團隊或學生個人形式參與。第三,活動既要貼近學生實際,又要形式多樣。可以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職業測評、創業設計大賽、生涯規劃主題班會、視頻簡歷大賽,也可舉行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會、主題圖片展、專題互動式論壇和訪談式講座、模擬招聘、深入企事業單位實踐參觀等。通過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節系列活動讓學生更多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知識,關心關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
5.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在學生入學時,就著手建立每個學生的職業生涯檔案,定期進行補充,包括學生的個人信息,考試成績、專業課程、實踐經歷、所獲獎勵、個人職業目標和總結等。這個職業生涯檔案不僅包含了學生在校期間的檔案材料,而且還應包括學生畢業離校后各職業階段情況介紹的檔案材料。這就要求職業規劃教育管理部門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做,要和畢業生保持密切聯系,定期發放和收集畢業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的調查登記表,歸入該生的職業生涯檔案。學校還應針對學生實際,定期對學生的生涯規劃認識、自我認知、專業認知、環境認知、職業認知等方而進行問卷調查,對收集上來的問卷要進行細致統計和分析。同時要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多種途徑了解學生對學校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收集和分析學生群體中的典型案例。
參考文獻:
[1] 郝永建.高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1,(8):9-11.
[2] 覃仁和.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15):51-53.
[3] 宋宗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12):51-53.
[4] 彭齊林,彭桂香.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討[J].教育探索,2011,(6):145-146.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