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政部和教育部聯合出臺了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在實務操作中有很多人將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兩者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就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會計制度;關系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0-0146-02
為了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的發展,國家財政部和教育部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國家有關的法律制度,結合高等學校的特點,聯合制定了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并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另外,為了適應中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更好的規范高等學校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結合《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制定了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并從2014年1月1日起執行。
在實務操作中,有很多人將這兩個制度混為一談,其實,這兩個制度既存在一定的聯系,又有很大的區別。
它們兩者之間的聯系之處有:一是《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結合《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制定的;二是這兩個制度都是國家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這兩個制度的內容、標準、對象相互兼容,為保證高等學校財務活動的合法性、規范性和有效性而設立的管理制度屬于財務制度;為保證高等學校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而設立的管理制度則屬于會計制度。兩者之間有少量的交叉,但又各有側重。
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之處有以下六點:
一是兩者的概念不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是關于對高等學校財務行為進行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關于對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應當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二是兩者遵循的原則不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學校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基本原則是:貫徹落實財政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要求,系統核算和反映高等學校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夯實財政管理和政策決策的信息基礎;密切配合公共財政體制改革,與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類、財政撥款結轉結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等改革政策有機銜接,完善財政改革和政策執行的制度體系。
三是兩者要求的目標不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目標是為了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的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目標是為了規范高等學校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四是兩者履行的職責不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是指科學地運用管理知識、技能、方法對高校的所有經濟行為進行規范性管理的活動,主要體現在事前管理上,重在“管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指以資金的形式對高校所有的經濟行為進行連續地反映、監督和參與決策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事后核算上,重在“核算”。
五是兩者具體的內容不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是為了加強對高校財產、物資的管理和預算執行全過程的監控,防止弊端產生的規范、措施,如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結余管理等。《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財政部為了高校更好地使用資金,統一規范高校的會計核算原則及賬務處理方法,如資產的賬務處理原則及方法、負債的賬務處理原則及方法、凈資產的賬務處理原則及方法、收入和支出的賬務處理原則及方法等。
六是兩者沒有完全相結合。雖然《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結合《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制定的,但兩者之間存在著矛盾之處:
(1)《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單獨設章規范高等學校成本費用管理,即《高校財務制度 》第56條:高等學校應當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實行內部成本費用管理;第59條:成本核算是指按照相關核算對象和核算方法,對高等學校業務活動中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第60條:費用按其用途歸集,主要包括教育費用、科研費用、管理費用、離退休費用和其他費用。但是,《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根本未提及成本費用的核算。
(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存在著差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58條:高等學校應當在支出管理基礎上,將效益與本年會計年度相關的支出計入當期費用;將效益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會計年度相關的支出按照有關規定以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形式分期計入費用。也就是說,當購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時,不一次性計入購入當期支出,而是根據資產的使用期限將購買費用分期進行攤銷計入使用年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 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時,其賬務處理方法: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科目;同時,按應支付的金額,借記“教育事業支出”、“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經營支出”等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或無形資產攤銷時,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從以上會計分錄可以看出,《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沒有規定將資產的使用效益與使用的會計年度掛鉤進行分攤費用,而是在購建時將費用一次性計入了當期費用。
綜合以上分析,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和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它們兩者之間雖然有著一定的聯系,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制度,明確這兩個制度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客觀公正地評價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管理能力,比較容易區分財務管理方面和財務核算方面的責任,對高等學校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規范財務核算行為有著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2013年1月1日起執行的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
[2] 2014年1月1日起執行的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
[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