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星
摘 要:簡述了阜南縣蔬菜產業化現狀,分析影響蔬菜產業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主要包括:抓標準園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抓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抓科技興菜,提升蔬菜生產力等。為阜南縣蔬菜產業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產業;生產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76-02
阜南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中游北岸,總面積1 768.4km2,耕地9.91萬hm2,總人口172.1萬,其中農業人口155.9萬,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也是國家和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重視蔬菜產業化發展,以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加強全程監管為手段,努力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化,生產過程標準化、質量控制制度化,產品流通品牌化,生產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阜南縣被評為省無公害蔬菜示范縣、省蔬菜產業化10強縣。
1 產業化現狀
1.1 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全縣瓜菜播種面積3.31萬hm2,產量102萬t,預計全縣蔬菜業產值13.2億元,全縣農民人均蔬菜純收入475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96%,比上年提高3.2%。
1.2 區域化規模化生產 形成了以會龍、鹿城、趙集、公橋、王店等為重點的西部早春蔬菜、延秋辣椒無公害生產區1.3萬hm2,以王家壩為重點的毛豆生產區0.07萬hm2,以柴集為重點的大棚馬鈴薯生產區。全縣認證無公害蔬菜基地0.32萬hm2,認證產品12個。認證辣椒、毛豆、甜瓜等3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0.33萬hm2,建立省級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0.24萬hm2,市級瓜菜標準化生產基地0.04萬hm2。
1.3 營銷市場不斷拓展 建成了阜南凈菜市場、阜南縣農產品物流大市場和焦陽農貿市場,阜南會龍鄉蔬菜產地批發市場正在建設中。
1.4 龍頭企業不斷壯大 會龍蔬菜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阜南縣健生源食用菌有限公司被評為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全縣注冊了“會龍”和“集辰”牌辣椒,“健生源”牌食用菌,“王家壩”牌毛豆,“健甜”牌田集蘿卜,“沈青”牌苗集蘿卜,“耿小坡”西瓜等13個品牌。其中會龍“集辰”牌辣椒被評為省名牌產品。
1.5 科技應用不斷創新 我縣積極調整蔬菜品種結構,引進示范推廣名特優蔬菜品種50多個,形成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名優特品種并舉、大路菜與精細菜互補的生產格局。制定發布了延秋辣椒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西瓜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等11個地方標準,初步形成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延秋辣椒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在全省推廣應用。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和保護地蔬菜栽培技術,新技術被普遍采用,蔬菜科技貢獻率在50%以上。
1.6 合作組織不斷完善 成立了蔬菜協會5家、蔬菜專業合作社10家,注冊資金1 534萬元,會員3 950人,種植面積0.18萬hm2,產量6.3萬t,銷售額1.5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無公害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產業化經營,帶動了蔬菜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
1.7 蔬菜質量不斷提升 建立了阜南縣無公害蔬菜檢測中心和會龍鄉無公害蔬菜農殘快速檢測站,趙集鎮蔬菜農殘快速檢測站定期從基地和市場進行抽檢,蔬菜農殘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2 存在問題
2.1 優質高產多抗高效品種少 一是品種來源復雜。如我縣秋延后辣椒品種多達50個以上,主要來源河南、湖南、武漢、北京等地。二是缺乏主導品種。蔬菜種植品種,品種雷同多,多品一名,主次混淆,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三是本地培育的品種應用數量少,生產投入成本加大。四是缺乏綜合性狀的優良品種。目前我縣大多蔬菜品種產量較高,但商品品質不優,抗逆性較差,導致高產不高效。
2.2 科技普及工作滯后 全縣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145人,每667hm2耕地不足1名農技人員,加之農技推廣隊伍老齡化,知識老化,專業單一,設備陳舊,技術落后,不能適應蔬菜生產發展。
2.3 技術推廣不到位 由于農技推廣力量薄弱,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在蔬菜產業上,多為一家一戶操作,生產技術不配套,栽培管理不標準,良種良法相結合還有很大差距。
2.4 市場產銷失調 產地市場松散,市場布局不合理,交易方式落后。信息傳遞滯后,獲得的準確信息有限。種子供應、農資供應良、效果差,生產和市場的良莠不齊。
2.5 產業化程度不高 我縣蔬菜龍頭企業多數規模小,儲運、保鮮、加工等采后處理設施不足,商品菜消耗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不高,經營能力相對較差,沒有真正起到帶動和經營作用。
2.6 資金投放不足 蔬菜產業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由于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漲價,導致蔬菜生產成本增加,特別是建設日光溫室和高架大棚等新型設施蔬菜示范園成本更高。由于政府資金投入不足,我縣農民難以承受,從而限制了蔬菜的發展。
3 發展對策
3.1 抓標準園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 標準園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印制《蔬菜產業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手冊》發放到農戶,建立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5項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制定發布延秋辣椒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延秋辣椒育苗技術規程、延秋辣椒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延秋辣椒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西瓜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毛豆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等11個地方標準,要初步形成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做到100%統防統治,100%測土配方施肥,100%產品訂單生產。100%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
3.2 抓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 阜南辣椒投入市場20多年來,以其果大肉厚、光澤艷亮、口味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備受消費者歡迎。辣椒包裝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分級,統一包裝,統一商標,統一檢測,統一價格,實施阜南蔬菜進超市工程,著力打造具有“天下第一椒"美稱的“集辰”牌品牌,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從優化品種入手,重點推廣豫藝301、綠享999、楚龍、鄭研、杭椒、新香22等20多個品種,形成不同外形、口感、品種等,適應不同的檔次、不同的市場,打造品牌效應,提升市場競爭力。
3.3 抓科技興菜,提升蔬菜生產力 圍繞全面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結合新型農民培訓,根據農時季節,采取集中培訓、廣播宣傳、電視講座等多種形式,強化實用技術培訓。使農業科技成果迅速走進千家萬戶,開展滴灌、防蟲網、粘蟲板、防霧無滴膜、高溫悶棚技術示范。
3.4 抓質量監管,提高蔬菜優質化 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要求,以發展優質專用、無公害農產品為重點,積極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5 抓龍頭培育,推進蔬菜產業化 會龍蔬菜產業有限公司建立了辣椒、毛豆、甜瓜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0.33萬hm2,阜南縣健生源食用菌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形式建立無公害食用菌生產基地10hm2。結合我縣實際,加強對種植、加工等大戶進行指導,幫助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蔬菜協會5家、蔬菜專業合作社10家,大大促進我縣蔬菜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