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芳
摘 要:適麥丹(苯醚·咯菌腈) 4.8%水懸浮劑拌種防治小麥紋枯病、減少用種量及CE效果試驗結果表明,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且對小麥紋枯病等根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對于減量播種的處理,其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表現大體呈現為隨播量減少防效增加的趨勢。
關鍵詞:適麥丹(4.8%苯醚·咯菌腈);小麥病害;用種量;CE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86-03
宿州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麥產地,全市小麥常年種植面積約43萬hm2。近年來,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和小麥良種頻繁調運等原因,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為代表的小麥種傳和土傳病害呈加重發生趨勢,已成為影響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適麥丹(苯醚·咯菌腈)4.8%水懸浮劑是先正達公司推出的用于防治小麥病害的種衣劑。為明確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的綜合防治效果和CE效果(小麥根系、分蘗、鮮重),為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2012-2013年宿州市植檢植保站與先正達公司合作,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開展了本次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4.8%適麥丹水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27%Cruiser Plus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FS),山東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市場購買。
1.2 試驗作物 小麥,品種:山農20,當地常規播量為20kg/667m2。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土壤為砂姜黑土,肥力中上等,pH值為7.2。前茬為玉米。玉米收獲后,于2012年10月中旬翻耕整地,667m2施15kg尿素、45%(15-15-15)復混肥50kg作基肥,拔節期667m2追施尿素10kg。因播種時干旱,于播種次日進行噴灌,以改善土壤墑情。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8個處理(表1),每處理2次重復,共16個小區,小區面積50m2(5m×10m)。
3 評價與建議
從本次試驗的結果來看,與ck比較,各藥劑處理小麥出苗期基本一致,無明顯影響,植株表現健壯,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無藥害現象;各藥劑處理對小麥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常規播種量的情況下,Cruiser Plus拌種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顯著優于苯醚甲環唑和適麥丹,增產效果上適麥丹與Cruiser Plus相當,略高于對照藥劑苯醚甲環唑;從適麥丹減量拌種情況來看,無論是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還是增產作用,均以正常播量的70%(處理4)效果最佳。
藥劑拌種是防治小麥紋枯病等根部土傳和種傳病害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是小麥病蟲綠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既能有效推遲并減輕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的為害,又能減少農藥使用量,簡便易行、節本增效,為小麥豐收打好基礎。
由于本次試驗只設置了一個試驗點,建議增加試驗示范點數,進一步對適麥丹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效果進行科學驗證,為小麥的豐產、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適麥丹(苯醚·咯菌腈) 4.8%水懸浮劑拌種防治小麥紋枯病、減少用種量及CE效果試驗結果表明,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且對小麥紋枯病等根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對于減量播種的處理,其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表現大體呈現為隨播量減少防效增加的趨勢。
關鍵詞:適麥丹(4.8%苯醚·咯菌腈);小麥病害;用種量;CE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86-03
宿州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麥產地,全市小麥常年種植面積約43萬hm2。近年來,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和小麥良種頻繁調運等原因,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為代表的小麥種傳和土傳病害呈加重發生趨勢,已成為影響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適麥丹(苯醚·咯菌腈)4.8%水懸浮劑是先正達公司推出的用于防治小麥病害的種衣劑。為明確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的綜合防治效果和CE效果(小麥根系、分蘗、鮮重),為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2012-2013年宿州市植檢植保站與先正達公司合作,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開展了本次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4.8%適麥丹水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27%Cruiser Plus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FS),山東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市場購買。
1.2 試驗作物 小麥,品種:山農20,當地常規播量為20kg/667m2。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土壤為砂姜黑土,肥力中上等,pH值為7.2。前茬為玉米。玉米收獲后,于2012年10月中旬翻耕整地,667m2施15kg尿素、45%(15-15-15)復混肥50kg作基肥,拔節期667m2追施尿素10kg。因播種時干旱,于播種次日進行噴灌,以改善土壤墑情。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8個處理(表1),每處理2次重復,共16個小區,小區面積50m2(5m×10m)。
3 評價與建議
從本次試驗的結果來看,與ck比較,各藥劑處理小麥出苗期基本一致,無明顯影響,植株表現健壯,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無藥害現象;各藥劑處理對小麥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常規播種量的情況下,Cruiser Plus拌種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顯著優于苯醚甲環唑和適麥丹,增產效果上適麥丹與Cruiser Plus相當,略高于對照藥劑苯醚甲環唑;從適麥丹減量拌種情況來看,無論是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還是增產作用,均以正常播量的70%(處理4)效果最佳。
藥劑拌種是防治小麥紋枯病等根部土傳和種傳病害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是小麥病蟲綠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既能有效推遲并減輕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的為害,又能減少農藥使用量,簡便易行、節本增效,為小麥豐收打好基礎。
由于本次試驗只設置了一個試驗點,建議增加試驗示范點數,進一步對適麥丹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效果進行科學驗證,為小麥的豐產、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適麥丹(苯醚·咯菌腈) 4.8%水懸浮劑拌種防治小麥紋枯病、減少用種量及CE效果試驗結果表明,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且對小麥紋枯病等根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對于減量播種的處理,其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表現大體呈現為隨播量減少防效增加的趨勢。
關鍵詞:適麥丹(4.8%苯醚·咯菌腈);小麥病害;用種量;CE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86-03
宿州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麥產地,全市小麥常年種植面積約43萬hm2。近年來,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和小麥良種頻繁調運等原因,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為代表的小麥種傳和土傳病害呈加重發生趨勢,已成為影響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適麥丹(苯醚·咯菌腈)4.8%水懸浮劑是先正達公司推出的用于防治小麥病害的種衣劑。為明確適麥丹拌種對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的綜合防治效果和CE效果(小麥根系、分蘗、鮮重),為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2012-2013年宿州市植檢植保站與先正達公司合作,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開展了本次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4.8%適麥丹水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27%Cruiser Plus懸浮種衣劑(FS),先正達公司提供;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FS),山東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市場購買。
1.2 試驗作物 小麥,品種:山農20,當地常規播量為20kg/667m2。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安徽省宿州市開發區紫蘆湖農場科研所試驗田內,土壤為砂姜黑土,肥力中上等,pH值為7.2。前茬為玉米。玉米收獲后,于2012年10月中旬翻耕整地,667m2施15kg尿素、45%(15-15-15)復混肥50kg作基肥,拔節期667m2追施尿素10kg。因播種時干旱,于播種次日進行噴灌,以改善土壤墑情。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8個處理(表1),每處理2次重復,共16個小區,小區面積50m2(5m×10m)。
3 評價與建議
從本次試驗的結果來看,與ck比較,各藥劑處理小麥出苗期基本一致,無明顯影響,植株表現健壯,對小麥生長較為安全,無藥害現象;各藥劑處理對小麥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常規播種量的情況下,Cruiser Plus拌種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顯著優于苯醚甲環唑和適麥丹,增產效果上適麥丹與Cruiser Plus相當,略高于對照藥劑苯醚甲環唑;從適麥丹減量拌種情況來看,無論是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還是增產作用,均以正常播量的70%(處理4)效果最佳。
藥劑拌種是防治小麥紋枯病等根部土傳和種傳病害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是小麥病蟲綠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既能有效推遲并減輕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的為害,又能減少農藥使用量,簡便易行、節本增效,為小麥豐收打好基礎。
由于本次試驗只設置了一個試驗點,建議增加試驗示范點數,進一步對適麥丹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效果進行科學驗證,為小麥的豐產、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