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旺東 吳斌
摘 要: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和對羊肉營養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羊肉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促進了養羊業的快速發展。該文對安徽肉山羊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肉山羊;發展現狀;對策;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S8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7-127-02
羊是以食草為主的草食家畜。羊肉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獸藥殘留和激素殘留的風險極小,以現代消費觀念,羊肉屬于安全食品。因此,我省養羊已呈快速發展趨勢。
1 安徽發展肉用山羊的現狀
1.1 品種利用情況 我省主要飼養黃淮白山羊及其與波爾山羊雜交改良品種為主,占總飼養量的99.5%。黃淮白山羊可全年發情,一般2a 3胎,產羔率平均238%。成年公羊體重34~45kg,母羊體重20~30kg。
1.2 飼養分布情況 黃淮白山羊在我省各地區都有飼養,主要分布在宿州、阜陽、毫州等皖北地區,占全省總飼養量的70%。近年來,巢湖、安慶、宣城、黃山等沿江和江南地區養羊業發展較快,飼養量逐年增加,呈現北羊南移發展趨勢。
1.3 養殖規模 改革開放后,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逐步由粗放式飼養向舍飼和半舍飼方式轉變。現在養羊大戶、小型化規模化的養羊企業逐漸增多,發展勢頭很旺。目前,安徽省基礎母羊在20頭以上的養羊戶占全省養羊量45%,其中飼養50頭基礎母羊的養殖大戶或企業約占30%。
1.4 存在主要問題 品種退化嚴重,引進品種存在亂交亂配現象,防治體系建設存在問題。
2 分析與比較[1]
2.1 養羊效益分析 一頭當年母羔羊,當年可以產仔,按2a 3胎,年平均產仔3頭,在不育肥的情況下,按當前價格,3頭斷奶羔羊可賣1 800元,一頭母羊除去各種開支,一年可得純利1 000元以上,如果自己育肥,獲利更高,因此,一般農戶養上50~100頭山羊,其效益就相當可觀。
2.2 市場行情分析 2012年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羊肉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全國均價達60元/kg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普遍超過20%,個別地方一度突破80元/kg的高位。對于羊肉的價格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肉羊的存欄量雖然較為穩定,但是仍然不能滿足消費需求,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羊肉價格,將處于高位運行狀態,仍有上漲的可能。
2.3 消費變化 山羊肉蛋白質高于豬肉,而膽固醇低于豬肉。它極少含藥物與添加劑殘留,是一種高蛋白質、高能量、寒冷季節溫補的肉食品。現在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是生活追求品質好、喜愛采食比較安全放心的肉食品,盡管價格高一點也樂意接受。二是以前餐桌上肉食品主要是豬肉,現在消費結構巳變為豬肉、羊肉、牛肉混合消費。山羊肉具有溫補作用,在寒冷季節特別暢銷、出現了求大于供的現象。
3 對策探討[1-2]
3.1 品種選育 安徽省白山羊品種中以宿州、阜陽、亳州和淮北地區的黃淮白山羊為最好。它個體大、產肉率高、毛皮上乘、肉嫰味美,是一個優良的地方品種。近年來追求快速發展、引用品種雜亂,忽視了黃淮白山羊的選育和提純復壯工作。因此,政府部門要考察規模較大、熱心于選種工作的養羊場,在政策、資金和人才方面給予支持。抓緊黃淮白山羊品種選育工作,創建我省地方優良品種,樹立品牌效應,盡快形成生產力。
3.2 建立健全山羊疫病防治體系 加強地方畜牧獸醫部門的職能,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飼養管理,嚴格執行各種衛生防疫制度,落實各種綜合性防治措施,將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山羊疫病防治體系,以取得防病滅治的綜合效果,保證肉羊生產健康順利的發展。
3.3 重視科研立項研究 政府部門要重視組織科研、教學和推廣部門的養羊專家,對黃淮白山羊進行專門立項研究,選育優良品種,組裝、集成、配套養殖技術。制定養羊業的行業標準,規范引種、繁育、消毒、防疫、加工等工作流程,使養羊企業和養羊大戶有章可循,操作便當,促進安徽省養羊業又好又快發展。
3.4 念好羊經 山羊相對豬雞而言,疾病相對較少,能充分利用飼草資源,易于飼養。山羊飼養與銷售行情近幾年沒有出現較大波動,效益相對較好。念好山羊經,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把養羊業做大做強。
3.4.1 可作為脫貧致富項目 農村貧困現象之一就是只有勞動力,缺乏資金、技術和銷售渠道。針對這部分人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條件和能力的單位或個人成立相關公司。實行“公司十農戶”的模式,用扶貧資金購買種羊發放到有勞動力的農戶,實行統一的飼養技術指導、疾病防治、收購與銷售。一般農戶飼養50頭羊不成問題,按1頭羊純利500元計算,一個貧困戶僅養羊一項年收入可達2萬元,只要政府重視,相關單位真抓實干,這部分農戶實現當年脫貧是能夠實現的。
3.4.2 發揮合作社作用 羊是草食動物,日糧中主要是粗飼料。我省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的荒山荒坡很多,飼草和粗飼料資源豐富,這為加快發展養羊業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充分發揮和利用飼草資源優勢,大力倡導和發展農業合作社,實行“四統一、二分散”模式,即統一品種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防治、統一收購外銷,分散飼養、分散管理。采用這種模式將大大降低勞動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讓農戶專心養羊,合作社又能集中物力、財力去迅速擴大養殖規模。
3.4.3 倡導工廠化規模化養羊業 養羊相對養豬養雞而言,疾病較少、市場行情較穩定,效益相對看好。因此,目前有不少房地產商及其它產業資金雄厚者已投資養羊業。對于資金雄厚者應倡導興辦工廠化、規模化、生態化的養羊場,上規模上檔次,創新安徽品牌,引領和推動我省養羊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斌.加快發展肉用山羊的幾點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3,7:25.
[2]宋林,徐輝,江喜春.宿州地區養羊現狀及提高生產能力的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1,12.
(責編:張長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