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數據顯示,全球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仍在繼續升溫,特別是金磚大國中國,嚴重影響全球經濟以及人民生活質量。本文將基于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現象,以新興經濟體大國中國為例,深層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代中國的通脹現狀,提出應對通脹的中國式治理對策。
關鍵詞:新興經濟體;高通脹;準備金率;中醫療法
隨著物價的飆升,去使中國社會出現了大量的“物價新鮮詞”,例如“蒜你狠”、“豆你玩”、“油不得你”、“姜你軍”到“糖高宗”等,使得人民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通貨膨脹的推動因素究竟是什么?全面通貨膨脹離我們到底有多遠?面對這一話題,中國經濟政策將又何去何從?
一、相關文獻概述
縱觀現有的通貨膨脹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閆先東、陳浩、單漫與(2011)學者主要剖析了影響通脹預期的高低的因素,以及當前的經濟形勢和金融政策以及公眾對相關政策的信賴程度等;姜小科學者(2011)從介紹通貨膨脹的涵義開始,以中國2010年通貨膨脹的實際國情出發,深入分析了中國通貨膨脹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今后治理中國通貨膨脹問題的優化策略;陳華、劉寧、劉志威(2011)針對通貨膨脹,提出我國宏觀調控的相關政策建議。
本文將基于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現象,以新興經濟體大國中國為例,深層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代中國的通脹現狀,提出應對通脹的中國式治理對策。
二、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威脅
新興經濟體在引導世界經濟回暖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在后危機時代,新興經濟體的通脹率愈演愈烈引起全球性通脹并引發利率問題。作為新興經濟體的典型代表——俄羅斯、印度和巴西、韓國、印尼、南非和越南皆超過各國貨幣當局的目標通脹區間。尚達曼表示,發展中國家的高通脹,有可能推高借貸成本,為目前已負債累累的發達經濟體雪上加霜。
三、中國通脹現狀
初步測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05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39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9072億元,增長14.5%;第三產業增加值36366億元,增長10.2%。如今“豆你玩”,“蒜泥狠”等網絡詞語被網友熱炒,從側面體現了物價飛漲的事實。
四、通脹原因的深層分析
1.美元貶值致熱錢涌入加劇通貨膨脹
美國為緩解金融危機帶給自身的危害,實施定量寬松政策,大量發行貨幣,制造大量流動性。受回報率低和美元貶值等因素影響,這些資金會流向以中國為代表的更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這造成了全球資產品價格的非理性上漲。中國是世界第一債權國,擁有大量美元外匯。美元的加速貶值,人民幣兌美元4個月內上升2%,已經讓中國損失了2%的財富。
2.成本增加推動物價上漲引發通脹
在物價上漲中,尤其以食品價格上漲較為明顯。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的原因時表示,除了成本推動和流動性比較充足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一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了包括農產品在內的生產成本增加。二是自然災害。
3.熱錢游資炒作等致物價上漲
熱錢炒作的因素也對通脹起相當大的作用。近一年來農副產品以蔬果、肉蛋、糧油、蒜、綠豆等為首呈現瘋漲之勢,這就是熱錢在里面炒作。上半年綠豆和大蒜也出現了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因為游資能炒作的產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產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為減產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這使的物價一漲再漲。
4.人們預期通脹的自我實現
市場漲價預期是推動一季度漲價的主要因素。人們一旦預期到物品會通貨膨脹,則為了減少貨幣的貶值量,人們就會開始囤積東西,使得該物品供不應求,則會使該物品價格上漲以平衡市場,通貨膨脹也就“自我實現”了。
五、應對通貨膨脹的中國式治理對策
1.穩健貨幣政策
中國先后通過加息和調高準備金率來穩定通貨膨脹,一階段貨幣當局應當根據當前形勢發展需要,理性實施經濟刺激政策,正視其負效應,經濟刺激計劃要適時退出,政策目標也做出相應的調整,增長經濟的內生性。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應回歸中性,回歸常態即“穩健的貨幣政策。
2.中醫療法
在談到人民幣匯率問題時,周小川借用了“中醫療法”的概念,也就是說,在這種多種藥物的配合中,并不單獨強調某一味藥,即不希望強調某一項措施會起到全面的有效作用。多個醒目同時啟動來應對通貨膨脹,就中國而言,減少對外需的依賴性,擴大內需,特別是對消費內需和發展服務業的強調。解決貿易項目不平衡問題有不同的藥方,匯率是其中一味藥,和擴大內需一樣非常重要。
3.從根源上斷絕價格上漲--以約談為例
控制通貨膨脹要從內外兩方面抓,一方面國家央行通過調高準備金率以及現金率等從外部控制減少通脹的影響,但是僅僅從外部控制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剛剛進行的約談,的就是從源頭上解決物價上漲的措施,但是約談成功與否又取決于很多因素,由于成本在漲,因而抑制廠商的價格雖然已方面是得百姓受益,但是廠商的利潤降低又使得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政府執行政策市應該平衡這雙方的利益才能持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先東,陳浩,單漫與.通貨膨脹預期的衡量與影響因素[J],中國金融,2011(7).
[2]姜小科.淺析中國2010年通貨膨脹的原因與對策[J],時代金 融,2011(2).
[3]陳華,劉寧,劉志威.寬松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適時調整[J],現代商業,2011(1).
[4]李婭,朱珊珊.通貨膨脹深層次原因與中國式治理[J].山東經濟學院學報,2011(14).
作者簡介:宋月萍(1990- ),女,江蘇蘇州人,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