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逆來順受
雨一直下,氣氛不太融洽。
豈止不融洽,簡直就是悲催。忘了說,這是舊同學聚會,舊友聚會的意義通常都有“看看對方現在怎樣”的潛臺詞,也有交流生活經驗的意思吧,結果,呵呵……
小俊當初是班上最美的女孩,9歲被選送到戲校,14歲登臺演出,三十歲做到劇團團長。最應該美貌風韻的她,如今胖成實實在在的大媽。她現在不唱戲,每天忙于告狀,她說:“非告倒他們不可,現在的領導壞透了。”原來她退了二線,因為劇團效益不好,每月只發她百分之四十的工資。
人到中年我迷上了戲曲,還滿心想拜她為師呢。好多戲曲演員退二線之后不是都活躍在教學領域嗎?可現在她的狀態,顯然說這個不合適。
林妹妹這些年辦企業很是發了點財,她應該心情不錯吧,NO,她的牢騷更大。她的企業被一個投資人害慘了,她丈夫太想做大做強做上市,在別人投資進來的時候沒看清楚合同,后來產品前景不好時對方撤資,把蓋了一半的廠房和設備丟給他們,導致他們幾近破產,現在正打官司。她說:“如果法院判我輸,就算撒潑打滾我也跟他們拼到底。 ”
又是一身冷汗,當初斯文秀氣的小姐妹,如今當之無愧的悍婦啊,不可小覷。
羅姐的事就簡單多了。她丈夫出軌有些年頭了,早就不住家里,她的持久戰是公開的秘密。羅姐很坦然,姐代表公平正義,姐是正房,是孩子的媽,姐拿著渣男的工資卡領他的薪水紅包,姐就是不離。
傾訴交流到這個份上,大家同仇敵愾,互相出主意想辦法,彼此勉勵,比專門的勵志講座還給力。
其實最悲催的那個人是我。我那一向健壯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就得了個聽都沒聽說過的病,我為此幾近抑郁。找心理醫生咨詢,對方冷酷地說:你首先要做的,是接受。
“因為你一直在抗拒排斥,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回避已經發生的事情,所以,你就無法真正做到之后的種種,比如調理心情,正確對待,積極面對。 ”
接受,有時候比什么都難。逃避、斗爭、對抗我們都會,最不會的是接受,尤其是,接受我們不愿意接受的。
中年之前,我們習慣了努力與獲得:得到工作,得到晉升,得到愛情,事業發展……雖然也有波折,但總歸是往前走,向上爬。中年之后,突然發現得到的少了失去的多了,事業上或許退了二線,愛情上可能遭遇打擊,關鍵是,我們可能永遠沒有翻牌再贏的機會。
小時候讀的書,都是《基督山恩仇記》之類的,告訴我們只要臥薪嘗膽韜光養晦,終究會奪回屬于我們的一切。財富與事業,愛情與健康,只要不拋棄不放棄,總有大快人心的一天。后來,再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些觀念就完全變了。冤案或許永遠是冤案,不要把人生浪費在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上。
失去的就失去吧。我還要往前走,堅忍前行。
假如,小俊接受了現實,她可以享受戲曲的樂趣,授業傳道,另辟蹊徑;假如林妹妹接受了現實,羅姐接受了現實,以她們的能力魅力,也可以另有一番天地。
我想用自己的事情說點道理:“你們都還有個人好怨,有個人好斗,可我跟誰斗呢?當噩運到來的時候,只能接受……”
“你可以告醫生啊。當初體檢的醫生……”真是好姐妹,她們幫我樹了個敵,憤怒有了出口。
“可是,這能改變什么呢?”
我選擇逆來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