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歷史圖片在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以望對后期教學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圖片;應用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素質教育提上日程。新課標指出:初中歷史課堂應將文字與圖片有效結合起來,增強教學直觀性,再現歷史場面,提高教學效果。初中歷史教材上的內容大多是文字,極少部分也涉及有圖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僅僅向學生講解書本內容,使課堂顯得比較空洞,教材內容較虛幻。而歷史圖片增強課堂內容直觀性,與文字相匹配,促進學生了解歷史真相,豐富歷史知識。
一、精選圖片資料,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字具有獨特的魅力及感染力,但文字描述往往使得教學內容較枯燥,通過應用歷史圖片,可激發學習興趣。但在選擇歷史圖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選取的圖片資料應與教學內容相符合;具有典型性,圖片并不在多,而在于質量,因此,精選圖片資料顯得尤其重要。如:學習“第一次工業革命”內容時,主要將第一次工業革命背景、內容及代表國家的科學成果等。在上課前,教師可向學生發問“同學們,當你看到標題時,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若有學生課下對本節內容進行預習,就能夠聯想到“蒸汽機、工廠、火車等”。然后,教師根據學生各種回答,并對其進行簡單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意不應全盤否定,可鼓勵學生敢于回答的精神。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全班學生展示一張“蒸汽機”的圖片,并對蒸汽機進行解讀,配備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圍繞蒸汽機的一系列知識點。讓學生能夠看到蒸汽機的圖片聯想到本次課堂內容,引導學生加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利用文物圖片,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初中歷史自身具有較強的文化氣息,在教材中也有很多典型的文物圖片,尤其在介紹我國古代文化時,一張張文物圖片記錄著我國歷史文化發展歷程。通過這種文質兼美的歷史圖片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思想及藝術形式,歌頌真善美,譴責假丑惡。對于此類圖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著重強調其內涵,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不忘陶冶情操。
如:學習“北宋科技文化”內容時,教材中有一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在圖片中描繪了北宋清明節都城的繁榮景象,在圖畫中能夠看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了解到此時的北宋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安樂、經濟發展快,同時也可感受到張擇端畫家的畫風,為我們展現社會美。講解到畫風內容時,畫家吳道子的人物畫也呈現出“吳帶當風”的特點,如《天王送子圖》,可讓學生欣賞到人物畫中所表現出的人物美,感受當時人群的善良。此外,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也是相當優秀的,如:我國周朝時期的《四羊方尊》、《司馬戊鼎》都體現出當時青銅業的繁榮。引導學生觀看此類圖片,在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了解我國幾千年的文化藝術,增強愛國感。
三、引導學生讀圖,養成總結知識習慣
教師選擇歷史圖片后還應引導學生會讀歷史圖片,從歷史圖片中能夠總結歷史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所選擇的歷史圖片具有典型性,學生在解讀這些圖片時,能夠培養其思維性及認知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讀歷史圖片時,需要深層次挖掘圖片內涵,更好的把握歷史發展脈絡。
如:學習“文藝復興”內容時,教師可在課下準備好代表性的圖片,在課堂上相學生展示出來,“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圣母子”等,這些圖片都是當時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其中教師可以《最后的晚餐》為例,是由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所畫。若學生不了解當時的歷史情況,很有可能認為這是一幅“喜慶的用餐畫面”,其實不然,在這幅畫中暗藏著陰謀。教師可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這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畫作,創作來源于耶穌被門徒猶大出賣的傳說,當耶穌在餐桌上說“今天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后,餐桌上十二個門徒瞬間的表情,達·芬奇將其表情畫出來,從門徒各自的表情可看出他們的內心世界,大家能不能從中看出誰是出賣耶穌的人呢?你又從中了解到什么歷史知識呢?通過這種引導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總結歷史知識的習慣。
四、豐富圖片內容,拓寬學生知識內容
長期以來,初中歷史教學教師往往強調知識點的記憶,機械的讓學生背誦。以致于出現高分低能的學生,這一類學生的解題內容超強,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仍不了解歷史發展歷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歷史圖片內容,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可通過圖片信息,概括出當時的歷史信息,拓展知識內容。
如:學習“中國古代石拱橋”內容時,教師可在課下要求學生搜集各種橋梁的知識,對我國古代的石拱橋進行了解。然后將學生收集到的橋梁圖片集中在一起,在多媒體上展示,有蘇州的寶帶橋、北京的玉帶橋、云南的龍潭橋等,將其與趙州橋相比較。使學生一般觀看圖片,以便總結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關于橋梁的知識內容,逐步形成科學發明的意識。
初中歷史教學是一門綜合課程,其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應合理應用歷史圖片,通過歷史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養成總結歷史知識的習慣,拓寬學生知識內容,最終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剛.試論如何有效運用歷史圖片輔助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13,(5):78-78.
2 程祥平.運用歷史圖片輔助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時代教育,2013,(2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