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圖書館廣泛聘用學生助理館員參與圖書館管理,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同許多高校圖書館一樣,通過創建實踐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助理館員參與服務管理中去。針對不同的管理模式結合所在圖書館現狀進行比較分析。
關鍵詞:學生助理館員 組織管理模式 比較分析
一、概況
隨著辦學規模持續擴大、招生人數的不斷增長。圖書館所接待讀者人數也在逐年遞增。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多元化需求一直是我館努力的方向。在一線服務當中,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同許多高校圖書館一樣,通過創建實踐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助理館員參與服務管理中去。
學生助理館員的組織管理模式概括起來基本分為兩大類,即“傳統式”和“自主式”兩種。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為例,我館現有七間閱覽室,其中有兩間閱覽室采取“傳統式”管理,剩下的五間閱覽室采取“自主式”管理。所謂傳統式,指的是圖書館與學校學生工作處共同組成管理機構,學生助理館員申請的資格認定、招募方式、招募數量等各個階段,由雙方協同組織管理,日常管理和具體業務指導工作則以圖書館為主。自主式,是由學生自組服務小組和自我管理,從助理館員招募培訓到日常的工作調配管理等方面工作皆由學生自行組建完成,圖書館下達工作完成目標后基本上不參與各項具體管理環節。筆者根據學生助理館員在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的實踐經驗,從學生館員的招聘培訓、組織管理、考核評價和獎勵機制等方面入手,針對“傳統式”和“自主式”兩種組織管理模式比較分析其異同與特點,通過多角度,不斷摸索和完善學生助理館員的組織管理,以求推動圖書館學生助理館員的服務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發展。
二、“傳統式”與“自主式”管理模式的比較
1.學生助理館員的招募。學生助理館員招募是學生助理館員管理工作的起點。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為例,招募的最佳時間應當是在新學期課表確立之初,學生助理館員的崗位設置大多是在各閱覽室,結合各閱覽室全天開放14個小時的實際特點在選擇適合開館要求的學生館員時,必需要避開一些諸如課程相對集中的時間點。招聘人數主要是根據學生館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內容來確定。
在招募的方式上“傳統式”一般由學生工作處統一進行,按學院各部門的計劃需求進行招募。統一的宣傳發布渠道、統一的面試程序。而“自主式”的形式更為多樣,微博、微信、QQ群等宣傳平臺的結合,手法較為靈活,效果因而更加顯著,讓報名的學生先實踐再擇優錄用。
2.學生助理館員的培訓。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為例,培訓強調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因為我館招募的都是閱覽室工作助理館員,培訓除了講解圖書分類知識,重點介紹圖書典藏知識和書庫管理知識,從索書號、分類號、種次號到圖書清理、上架、整架、排架、倒架等。培訓一般組織兩次,一次集中講解,一次實地實踐。這是“傳統式”與“自主式”的共同之處。
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式”是由一些有經驗的閱覽室工作人員來指導助理館員,由熟練的工作人員負責具體崗位的帶教和培訓。其優點是針對性強,讓學生館員能及時地學會處理平時工作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自主式”則采取“傳幫帶”的方式,即由老一屆學生助理館員培訓新學生助理館員。其優點是由于學生們之間年齡相近,有利于溝通和交流。
3.學生助理館員的組織管理。學生助理館員的日常組織管理工作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和落實:(1)組織結構;(2)制度章程;(3)工作程序化。
組織結構的比較。“傳統式”的組織模式是以服務崗位的老師為主而以學生助理館員為輔所形成的工作關系。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現有的兩間閱覽室為例,由閱覽室一線工作人員為主基本上采取交叉式的管理,即學生助理館員由雙方協同管理,具體工作任務由崗位指導老師直接進行指導和安排。其余的五間閱覽室采用的“自主式”則是建立了學生助理館員自己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采取雙層管理方式:圖書館學生助理館員總負責人和各閱覽室組長負責制。各閱覽室的學生組長負責對學生助理館員的工作進行安排和日常管理。
制度章程的比較。在規章制度的方面,“傳統式”和“自主式”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工作有效開展活動的保障。結合實際情況,我館逐步摸索出一系列制度配套措施,如《學生助理館員招聘辦法》《學生助理館員日常工作登記表》和《學生助理館員評優獎勵辦法》等。
工作程序化的比較。工作程序則包含工作內容與時間兩大元素。一般都是根據各部門的具體工作需要,由具體崗位決定學生助理館員的人數,并以學生助理館員小組為單位的服務方式來安排工作時間和完成服務內容。“傳統式”學生助理館員的工作任務和時間由圖書館方面確定,具體來說是由帶崗的老師為主,讓老師與學生助理館員能夠密切配合,優勢互補。
“自主式”學生助理館員由服務小組長來安排本小組的工作任務。工作時間大都定在課余時間,其優點是自主性強,時間相對靈活,只要能夠按質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標即可,照顧了學生助理館員上課和自修的時間。
4.考評與獎勵機制。有效的獎勵機制是提高學生助理館員工作積極性、保障助理館員工作穩定性的有力措施,合理的考評方法和指標是圖書
館義務館員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以我館為例,每月設立專項獎勵金,以閱覽室的抽檢錯架率為主并結合每天的助理館員日常工作登記表。
三、開展學生助理工作的體會
1.實踐效果。學生助理館員參與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收效顯著:其一,增強了圖書館活力,激發館員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實現館員與學生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其二,彌補了圖書館員工編制的不足,改善人力資源配置,節省經費開銷;其三,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平臺,加強他們的實踐工作鍛煉,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四,有效增加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搭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梁,更有效地讓各種服務更加貼近讀者。
2.“傳統”與“自主”還需協作。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傳統式”與“自主式”在管理上各具優勢與特色,互為補充;在服務模式上也各有千秋,互為促進。在具體工作中要設立專人主要負責組織和協調工作,及時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有效合理地分配和安排助理館員的工作任務,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運作機制和組織管理模式,實現共贏。
3.充分調動助理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充分肯定助理館員工作熱情和成績的基礎上,還應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在工作之外,他們更是一名熱愛圖書館、關心圖書館發展的熱心讀者。
參考文獻:
[1]惠冬芳.對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2):31-32.
[2]洪文梅.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管理的探討[J].圖書館論壇,2010,(2):164-166.
[3]沈紅兵.高校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組織管理實踐——以江漢大學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管理為例[J].圖書館,2010,(6):99-100.
[4]符瑞銳,林嵐,夏玫,符喆,格根哈斯,陳貞諭.高校圖書館義務館員組織管理模式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4,(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