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城鄉差距明顯縮短。我國的農村信用社從50年創建以來,為我國廣大的農民提供了便利和大力的支持,因而,隨著農民收入的逐年增加,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地方經濟的金融支柱,也成為了我國整個金融市場當中的重要份額。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大,為廣大的農民群眾提供了優良的金融服務,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在我們國家進入深化改革的時期以來,農村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熱點討論問題。在城鄉一體化的號召下,加大農村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而隨著農村市場的慢慢打開,農村的金融機構也逐漸成熟,農村信用社作為最早的農村金融機構,在不斷的改變完善后,成為了支撐農村金融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柱。“三農”的重要指示,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村的人均收入從改革初期到現在翻了好幾倍,農村收入來源不再單一,從而決定了農民收支的大力增長,人均GDP也在逐年的迅速攀高。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經濟需要一個金融機構來穩定農村經濟市場的資金支出平衡。因此,隨著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村信用社便成為了服務于民的金融機構。成為了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農村信用社的意義及發展狀態金融機構來穩
農村信用社的意義。我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屬于農村,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大概有8億人民是在農村生活。因此,如何穩定好農村的經濟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最最要緊考慮的問題,從“三農”、到現在的城鄉一體,等等政策都是為了能更好的服務于農民,更好的將農村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接軌。所以,在農村金融機構其實是必不可少的服務機構,農村信用社不僅僅要存儲農民的收入,還要給農民提供一定的貸款幫助,要達到農村經濟的一個收支平衡。農村金融不同于城市金融,農村金融的數額零散,農村經濟的收入項目相對于城市來說較少。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比較單一,項目貧乏。
金融項目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在現代化的城市金融項目繁多,產品層出不窮,為各種需求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務,但是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在保險、信托層次都是不完善甚至匱乏的。甚至是說,我國的農村金融市場是空白的。而農村信用社的主要職能是吸收農村存款、發放農村貸款,辦理農村現金收支和轉帳結算,以及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活動。
農村的經濟市場主要是由于農業商品生產和農業商品交換的而生成的,貨幣在農村范圍發揮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所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而資金的流轉就需要一個媒介來完成,農村信用社就此也成為了農村資金流轉站。是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信號燈,促進的資金的流通。
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狀態。根據數據統計,在2013年上半年,全國的農村信用社儲蓄存款已達到10130億元,占到全國整個金融系統儲蓄余額的五分之一。在我國,各大銀行中,工商銀行的存儲額是排名第一的,而農村信用社的儲蓄額排名第二。著反映出農民收入迅速增加,農村的經濟穩步發展,也標志著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跨上了一個新的歷史臺階。目前,在全國農村范圍內,共計有6萬左右的農村信用社,駐扎在基層地區。為農民提供了便捷的資金流通渠道,也保證了農村資金的穩定流通。在黨的大政方針的指導下,農村信用社制定了符合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金融服務產品。得到了地方黨政和廣大農民、企業的信任和支持,逐步把農村信用社辦成農民自己的銀行,農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也在逐步提高。在農村,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
由于條件有限,工商、建設、農業的幾大銀行很少進駐農村,所以農村中61%的農業貸款和68%的鄉鎮企業貸款是農村信用社發放的。農民的存款也絕大多數放在農村信用社,這就說明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體系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農村信用社已成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金融力量。
二、農村信用社成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牢牢把握“三農”政策的要求,以農為本,提高為民服務的意識。農村信用社在吸收農民存儲款,發放貸款方面,要做到真正的資金流通和疏導作用。在吸收農民存款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扶貧。以農為本,為貧困農民提供貸款幫助,和資金項目援助。在農村,主要的產品是農作用,糧食,食用油是重點生產項目,因此,要大力扶持農民種植糧食作物。支持農業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發展,支持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鄉鎮企業。在很多偏遠地區,農民的溫飽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資金短缺,沒有條件做好農作物大量生產和規劃生產。因此,農村信用社要,積極幫扶農民,購進農業生產資料。支持當地的鄉鎮企業,加大農村資金的流轉效率。
積極吸收高文化水平的工作人員,完善農村信用社自身的素質和辦事效率。以前,農村信用社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工作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不像其他幾大銀行的工作人員,都是高等學校畢業的,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優秀人才。在農村信用社里,過去幾年,基本上辦事效率低下,工作制度不明確,內部管理不透明。導致了一些資金的偏向流通。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們要積極的吸收優秀人才,積極學習其他銀行的服務理念和工作制度。完善農村信用社自身的素質和辦事效率。打鐵先需自身硬,因此改善自身的制度缺陷和人才危機是農村信用社的當務之急。
農村信用社分布廣泛,貼近基層,服務面廣。根據這個特點,在現有的基礎上應該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傳統上,農村信用社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沒有其他的而金融產品,和幫助項目。在現代化迅速發展的打環境中,信用社不僅僅要抓好固有的基本職能,還要積極的為廣大農戶和鄉鎮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投資等多元化、綜合性的服務。為農民打開外界的開發項目信息,為鄉鎮企業提供最新的市場數據和資金流向,幫助農民選擇好好項目,讓農民整體脫貧致富。
農村信用社是全國金融機構中最重要的機構之一,農民是一國之本。我國的農民人數占全部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因此,農村信用社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信用社要逐步的達到有序、公開、正規目標,給農村的金融發展提供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秦溪洋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