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點
即便帕克離開馬刺,恐怕米爾斯也成為不了球隊的先發控衛。雖然他的速度幫助他在這個長人如林的舞臺上得以立足,但是1.83米的身高在NBA里難免會有些吃虧,當然,決定他位置最關鍵的還是在于他的防守,防守能力只能用極差來形容,這明顯是阻撓他獲得更高層次的障礙。
在進攻上,米爾斯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突破和三分遠投。他可以自如地利用速度擺脫防守者直沖內線,然后再當著對方中鋒面將球挑進籃筐。由于節奏和速度上的優勢,再加上身材矮小的球員都會有高弧度出手的習慣,所以當他沖進油漆區后,通常對方內線球員只能眼睜睜看著皮球滑進籃筐卻根本夠不到。在三分線外,米爾斯的威脅力會讓對手飽受壓迫的同時又往往措手不及。就像斯蒂芬·庫里一樣,在三分線外持球時,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角度出手,只要稍稍有一個空當,就會被米爾斯抓住將球投出。在面對包夾、高壓防守時,面對面的強行投射也是他的拿手好戲。
防守上,米爾斯就很難看到有什么靈光的地方。很難想像,一個速度飛快的人在防守中卻經常會出現防守失位,米爾斯并沒有利用好自己的速度優勢,這往往會造成整個隊伍的防守都被其打亂。其實并非是米爾斯不能將防守做好,在防守端米爾斯從來就沒有什么熱情,他并不喜歡防守,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防守端他只是敷衍一下而已。甚至他可能連“老態龍鐘”的德里克·費舍爾都防不住,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波波維奇總是會限制他的發揮空間。
羅伯茨是一個身材有些瘦弱的控球后衛,不過他的投射能力很強,漂亮的跳投再加上即便遠超三分線依然可以保持45%以上命中率的射程,而且他在比賽當中的命中率與訓練時的幾乎相同。運球技巧出色,對于速度節奏的掌控出神入化,再配合拼命三郎的作風,可以在球場上無孔不入。不過他在突破的第一步上有些不足,很少有一步就將對手甩開然后直奔籃下的時候。雖然在直接突破上有些不足,但是擋拆戰術成了他另辟蹊徑彌補不足的一個方法。羅伯茨是一個優秀的擋拆配合者,通過對于機會的接觸把握能力,在擋拆之后可以快速做出果斷決定,讓皮球始終處在一個最有威脅的位置上。
羅伯茨的球場表現讓人見識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組織后衛,他從來不會自私偏執地將球掌控在自己的手上。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視野和組織宏觀性,對于將場上其他隊友融合入比賽是他最拿手的事情。在進攻端,他能夠表現出非常大的信心,能夠幫助隊友將潛力發掘出來。雖然有時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爆發力和速度來強行完成進攻,但在這個時候他往往會用更加省力、更加巧妙的方法來處理球。羅伯茨對于自己的弱勢很清楚,也明白自己的傳球范圍可以覆蓋多大。
羅伯茨在防守上也有一些缺點,不過較米爾斯來說還是不錯的,至少在平均水平之上。只是他對于擋拆的防守不是很擅長,這很有意思,一個善于用擋拆制造進攻機會的球員居然不擅長防守擋拆。不過,羅伯茨并沒有用消極、放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缺點。早在大學時期他就會為增強自己的防守水平做大量的訓練,這也是為什么他在不擅長防守擋拆的情況下還能讓自己的防守水平保持在平均水平左右。除了防守擋拆不力,羅伯茨的橫向移動也談不上優秀。在面對持球人時,他的橫向移動不是太慢就是幅度過小,跟不上對方的變相或加速。

最好一季
應該說,自從2009年第二輪第25順位被開拓者選中之后,本賽季是米爾斯打得最好的一個賽季。場均9.9分的得分為生涯場均最高,而且還能保持46.5%的投籃命中率和41.2%的三分命中率,罰球命中率達到87.1%,這些都讓他成為馬刺隊板凳席上最穩定的火力點之一。作為托尼·帕克的替補,1.8次助攻有些不太合格,不過想想他所效力的是馬刺隊,一切也就正常了。在馬刺隊向來不會有某個人格外突出,所以米爾斯在助攻數據上看起來有些平庸也在所難免。
本賽季截止到目前,一共有28場比賽得分上雙,其中得到20分或以上有6場,尤其2月初對陣山貓時還拿到了賽季最高的32分,只差2分就追平了生涯最高分。其實如果不是因為帕克的受傷,可能米爾斯的高光還不會被人們發現。在2月末對陣老東家開拓者的比賽里,米爾斯替補出戰29分鐘,拿到生涯第三高的29分、3個籃板和2次助攻。雖然米爾斯自己說他的出色表現其實是源于對球隊體系的充分理解,可任誰都知道,米爾斯的確在帕克缺陣期間充當起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早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就有人看出,米爾斯必將在馬刺隊有所作為。尤其對陣英國隊時,米爾斯獨砍39分,率隊逆轉15分最終獲得比賽勝利。當時馬刺助理教練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男籃主教練的布萊特·布朗就認定波波維奇需要這樣一個優秀球員。“我認為米爾斯今后將在馬刺隊占有一席之地,”布朗說當時道,“我相信波波維奇也是這么認為的,他努力減重,事實上他其實并沒有超重,但這樣做使他的身體狀況提升了一個檔次。我們認為這將提高他的速度,并且讓他能打滿全場,他學會了如何打好控衛并當一名領袖。”
羅伯茨并沒有參加過選秀,雖然在大學時期也曾是讓人廣為關注的球員,不過在2011-12賽季時,他還在德國的一支球隊中效力。不過,在海外效力讓他真正獲得了空間,曾經帶隊獲得德國聯賽冠軍的他獲取了相當的自信心。于是在2012年的8月17日,新奧爾良簽下了他。而他在當賽季便有過非常出色的表現。2013年3月26日,當時還叫黃蜂的鵜鶘隊迎戰帶著連勝的掘進隊,羅伯茨出場41分鐘,拿下13分和生涯新高的18次助攻。就像他在大學期間別人對他的評價一樣,那場比賽充分發揮了他無私、統領全場的球風。
從2012-13賽季為新奧爾良效力開始,羅伯茨就一直都能很好扮演替補控衛的角色。在首個賽季,這位大齡新秀一共出場78次,其中5次先發,場均可以得到7.1分和2.8次助攻。其中有21場得分上雙,在2013年4月11日的比賽中還拿到了生涯最高的20分。到了本賽季,羅伯茨各項均有明顯、穩步的增長。場均得分上漲到9.2分,場均助攻也上漲到3.2次。出場59次,先發32場,場均能夠獲得22.7分鐘的出場時間。其中有26場比賽得分上雙,13場得分在15分以上,2月22日對陣山貓時追平了自己的生涯最高分。
在NBA的歷史上,所有罰球次數超過150次的球員中,布萊恩·羅伯茨94.1%的罰球命中率排在第一。自從進入聯盟起,羅伯茨曾創造過158罰146中的神奇命中數,其中還有一個連續32中。在新秀賽季就能達到90.9%,本賽季更是達到了一個里程碑式的命中率。羅伯茨在談到自己罰球的訣竅時說:“把這個當成例行公事就行,保持持續性就好了。還有,排除其他的一切想法,就想著投籃。我上罰球線的時候不會想太多,我只會考慮這是個兩分。”盡管羅伯茨在罰球線上的進步不會再有什么突破了,但他表示依然愿意更多地走上罰球線。“如果能更多走上罰球線肯定是更好的,但是保持歷史最高的罰球命中率也是很不錯的。”
總結

馬刺隊向來有“NBA的西點軍校”之稱,從這里出來的球員經常會給人一種“馬刺制造,品質保證”的感覺,想想喬治·希爾,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米爾斯在馬刺隊更多是一個歷練的過程,尤其他是作為托尼·帕克身后最強有力補充的存在。雖然GDP組合中最為年輕的帕克現在也快要32歲了,但是要想等到他徹底下滑之后再趁機上位,恐怕那時米爾斯也離退役不久了。對于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為帕克做好后援,更多地學習如何串聯全隊,如何去做一名真正的球場指揮官。
馬刺隊的球員都會被印上非常深的球隊烙印,而米爾斯也在逐漸變得更加實用。上個賽季的因傷賽季報銷讓他已經錯失了很多機會,本賽季依舊強勁的馬刺在季后賽肯定會有更多的展現機會。就像其他“馬刺出品”一樣,也許常規賽并不是非常耀眼,但到了季后賽,卻異軍突起,讓人眼前一亮。如果能夠修正自己的防守態度,說不準米爾斯會成為下一個像喬治·希爾那樣成功的“馬刺出品”的案例。
與米爾斯不同,羅伯茨在鵜鶘隊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位置,而且這個位置還在逐漸增強當中。就球隊而言,能有一個自己專門培養出的當家后衛可要比交易來一個更棒。尤其本賽季羅伯茨的首發機會和出場時間均較上賽季有大幅增長,很明顯鵜鶘隊愿意讓他成為與球隊一同成長的當家后衛。鵜鶘隊是個充滿潛力的球隊,隊中還有一個外觀奇葩,但能量難以估計的戴維斯,內外連線這是每支球隊都希望出現的。
鵜鶘隊在其他位置上也有強有力的球員,這讓球風無私的羅伯茨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擋拆之后可以將傳球遍布整個油漆區;輪轉跑位時,又有一眾射手隨時等候發炮。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位投射出色的遠投專家。當他真正成熟起來,與NBA節奏同頻率更高之后,能夠有能力將鵜鶘隊帶往一個更高的層次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