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提問是新課程下英語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互動關系的體現,能促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合理過渡;同時也是課堂管理的一種常效機制。筆者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著重探討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問題,從而為有效提問的策略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找到理論依據,并促成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課堂
一、用心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
教師在課堂中應該精心設計問題,使思維過程和所學知識聯系起來,有針對性地提問,使學生明白教學的重點。設計問題時,教師還應該考慮學生具體不同的情況,聯系教材,難度適中地設置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如果問題過難,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如果問題過易,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提問題時應該提問比學生實際水平適當略高一些的問題,這樣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探測性的問題,并根據反饋情況調整后續(xù)問題。因此,設計合理、適當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難度適當的提問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經過自己開動腦筋,能夠完整流利地回答出來。
二、把握提問的語言節(jié)奏,正確引導啟發(fā)
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注意把握語言節(jié)奏,要有所停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教師提問后不給學生思考時間,催促他們立即回答或直接由教師自己回答的做法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非常不利。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是必要的,即使學生一時回答不出來,教師也不應該著急,可以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的表述或將問題簡單化和具體化,有步驟地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回答,這樣的教學才充滿活力,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優(yōu)化課堂提問策略的方法
提問要講究策略,不講策略的提問往往是無效的。要真正實現有效提問,就要采用有效的提問策略。
1、互動參與,引導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應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但在不少課堂中,提問是教師的“專利”,致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提出問題,長此以往,導致學生不會提問,也不愿提問。課堂教學要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面,倡導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形成師生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
例如:筆者在教學Module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d閱讀課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時,采用信息關鍵詞來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提問。
①教師在分析課文第一段時,圍繞節(jié)日的基本內容(包括date,origin,what it celebrates,what people do)提問。
②讓學生從節(jié)日的date, origin,what it celebrates,what people do等方面設計問題,以檢測學生對第二段內容Festivals of the Dead的掌握情況。
③要求學生提出1~2個深層次的問題。例如:
a.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exican practice of making cakes in the shape of skulls and with“bones”on them ?
b.Why has Halloween become a children’s festival nowadays?
在信息關鍵詞的引導下,學生不僅能緊扣課文信息提問,而且提出了質量很高的開放性問題。
2、要正確把握候答時間。候答就是指教師在提問后停頓,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既然增加提問后的候答時間就會發(fā)生如此積極的變化,那么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就應加以充分利用,給學生留出必要的思考時間。尤其對學業(yè)成績差的學生,教師更多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同時削除他們回答問題時的畏懼、害羞心理。教師應多關注學業(yè)成績落后學生的進步過程,而非結果。
四、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
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學生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
全班討論——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最終得出統(tǒng)一答案。
例如,在講授高二英語上冊的Lesson 34 EARTH、AIR與WATER三篇短文時,可以穿插以下的一些問題:
①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
②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③What 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④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①②③問題概括性強,答案涉及多個段落,由小組討論的形式回答這些問題,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復習。
問題④則適合全班討論。每個學生的思維會隨著課堂的節(jié)奏而活躍起來,每個答案會不盡相同,這無關緊要,關鍵的是每個學生都要動腦筋想,開口說。同時,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也在討論中得到了加強。
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習慣,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升華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通過這些過程的鍛煉而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最終達到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 王冬娟.淺談高中英語教學如何達到最優(yōu)化[J].新課程(教研),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