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新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中心衛生院,浙江 嵊州 312452)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臨床觀察
王哲新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中心衛生院,浙江 嵊州 312452)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06例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藥進行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進行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4d。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患者VAS評分、癥狀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評分等指標。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之69.81%(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癥狀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評分等指標均優于治療前(P<0.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皮膚瘀血、紅腫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療效顯著,且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關節活動度,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急性軟組織損傷 中西醫結合治療 臨床療效
急性軟組織損傷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急性開放性或者閉合性挫傷、拉傷、扭傷等[1]。且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2],目前多以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為主。西醫的治療主要以預防性的抗炎配合止痛治療,其療程較長,難以達到很好的療效[3]。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患者治療后疼痛情況及關節活動情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所選病例診斷標準均符合《臨床疾病診斷標準與國家體檢標準》[4]?;颊哂忻黠@的外傷史,出現損傷部位的損傷部位腫脹、疼痛或有青紫瘀斑和皮膚撕裂創口等,且經X線攝片排除骨折、脫位及其他合并癥等。
1.2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損傷部位均為下肢,按照臨床隨機的原則將患者分為兩組各53例。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齡24~69歲,平均(54.36±6.77)歲;病程0.5~6d,平均(3.82±0.87)d。治療組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齡21~68歲,平均(54.73±6.37)歲;病程0.5~7d,平均(3.30±0.77)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西藥進行治療,主要包括消炎、止痛等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中藥進行治療,組方:當歸12g,川芎12g,赤芍12g,生地黃12g,廣木香6g,紅花6g,三七6g,澤蘭葉12g,蘇木12g,桃仁6g,烏藥12g,制乳香9g,沒藥9g,大黃6g,甘草6g。上藥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分2次溫服。兩組療程均為14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以VAS評分、癥狀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評分評定療效,VAS評分標準參照文獻[5]。觀察兩組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皮膚瘀血、紅腫消失時間。
1.5 療效標準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標準與國家體檢標準》[4]擬定。痊愈:患者腫脹消退、疼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癥狀及陽性體征基本消失,但尚有腫脹和疼痛。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對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1%(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癥狀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評分等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癥狀指標評分情況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癥狀指標評分情況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關節活動度評分(n=53) 治療后 4.0±1.4*治療組 治療前 1.1±0.5(n=53) 治療后 4.9±1.8*△對照組 治療前 1.2±0.6 VAS評分 癥狀評分4.1±1.2* 10.4±3.6*7.8±1.2 22.5±5.5 3.1±1.1*△ 7.3±2.7*△7.7±1.1 21.4±5.6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陽性體征消失的時間比較 見表3。結果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皮膚瘀血、紅腫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陽性體征消失的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陽性體征消失的時間比較(d,±s)
組 別 n 疼痛消失 皮膚瘀血、紅腫消失時間治療組 53 3.4±1.6△ 14.3±6.7△對照組 53 6.7±2.3 24.7±6.3
軟組織損傷是部隊常見的運動傷,其中約89.12%是閉合性軟組織損傷[6]。盡管患者未出現皮膚的破損,但內部軟組織有滲出現象,表現為局部皮膚的淤血和紅腫,除此以外患者還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和肢體運動障礙[6]。對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西醫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包括消炎和止痛?;颊哂蠒r間較長,給患者生活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中醫學認為,急性軟組織損傷主要病機為脈道損傷、血溢脈外和血在脈內運行不暢、瘀滯不宣[7]。因此,活血化瘀、通絡行滯、消腫止痛為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
本組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中各中藥主要以養血、活血、逐瘀為主。當歸具有補血、止痛作用;川芎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較好的鎮痛作用且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赤芍、蘇木具有行瘀、止痛、涼血、消腫;生地黃、廣木香、紅花、三七具有理氣化瘀止痛作用,修復損傷組織;澤蘭葉、制乳香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腫作用;桃仁、大黃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作用;烏藥除了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緩和肌肉痙攣性疼痛作用外,還具有消炎,化瘀之功效;沒藥具有祛斑消痕、軟堅除瘤、除癬愈創、固齒健齦、解毒等作用。聯合運用“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復矣”之功[8]。且現代藥理研究[8],諸藥合用能加強局部的微血管擴張,使皮膚腠理開通,促進藥物的滲透和組織對藥物的吸收,加速腫消痛止。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中藥聯合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VAS評分、癥狀評分和關節活動度評分等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和對照組。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疼痛、皮膚瘀血、紅腫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說明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效果顯著。
[1]白祥軍,楊帆.重視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與并發癥的處理[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2,21(6):670-672.
[2]賈俊紅,劉穎,趙鳳珠,等.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256例的康復指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7﹚:4168-4169.
[3]丁素云,蘇明霞,牛愛霞,等.10%氯化鈉棉墊冰袋在早期局部軟組織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58-3061.
[4]于德春,鄭啟云.臨床疾病診斷標準與國家體檢標準[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03-225.
[5]賀前松,馬云,于順龍,等.杜五液治療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臨床應用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3):294-296.
[6]李萬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10):1582-1583.
[7]裴國獻.重視肢體軟組織損傷的傷情評估與處理[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2,14(10):829-830.
[8]許云.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3,35(4):65.
R274.3
B
1004-745X(2014)10-193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3
201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