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可
(浙江省永康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 永康 321300)
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絞痛臨床觀察
方小可
(浙江省永康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 永康 321300)
目的觀察血府逐瘀湯與硝酸甘油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00例心絞痛急性發作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8例和對照組42例;均予常規處理,觀察組加用血府逐瘀湯。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心功能各指標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71%;觀察組心率、舒張壓以及LVEDD等指標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壓、室性早搏以及惡心、嘔吐等;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69%,對照組為33.33%,觀察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府逐瘀湯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不良反應少,使用安全有效。
血府逐瘀湯 硝酸甘油 心絞痛急性發作 不良反應
心絞痛是指因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血流不足、心肌暫時性缺血和缺氧所導致的心前區疼痛,病情危急,死亡率較高。臨床上常用硝酸甘油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但硝酸甘油容易發生低血壓、心肌梗死等不良反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筆者近年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心絞痛,收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觀察對象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絞痛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級Ⅳ~Ⅴ級,均因心絞痛急性發作來院。患者均符合心絞痛急性發作診斷標準[1],未發生心肌梗死。按照隨機數字表法法分為兩組,其資料見表1。統計學處理表明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
組 別 n 年齡(歲) 病程(年)觀察組 58男/女(n)34/24 55.80±7.82 2.72±5.10對照組 42 30/12 53.43±11.31 2.81±4.23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常規給予改善心功能、抗凝治療,并根據病情進行利尿、鎮靜治療。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觀察組加用血府逐瘀湯:當歸20g,生地黃20g,桃仁12g,紅花12g,枳殼10g,赤芍20g,柴胡20g,甘草6g,桔梗12g,川芎20g,牛膝20g;每日1劑,水煎取150 mL,每日2次。治療1周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心率、心功能的變化情況;采用心電圖測量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記錄患者心絞痛緩解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計算總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療效判定 根據心功能Killip分級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價。顯效:心功能提高Ⅱ級以上,心前區疼痛明顯緩解。有效:心功能提高Ⅰ以上,疼痛有所減輕。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χ2檢驗、t檢驗和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變化情況 見表3。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血壓以及LVEF、LVEDD均優于治療前(P<0.05);其中觀察組心率、舒張壓以及LVEDD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變化情況(±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變化情況(±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心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LVEF(%)LVEDD(mm)觀察組 治療前58.3±6.7(n=58)治療后 48.6±5.2*△對照組 治療前 58.7±6.1 107.6±13.1 133.4±18.1 83.4±9.4 32.2±8.688.7±12.4*△ 113.5±14.7* 57.8±8.8*△ 53.1±9.1*109.3±13.2 132.4±17.8 84.1±8.7 33.7±9.4(n=42)治療后53.6±5.7*97.8±15.1* 123.4±17.6* 65.4±9.8* 47.6±7.6*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兩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壓、室性早搏以及惡心、嘔吐等;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69%,對照組為33.33%,觀察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中醫學認為,心絞痛屬于“心痛”、“胸痹”的范疇,表現為氣滯血瘀、血脈不暢。臨床上治療主要以益氣活血、理氣止痛等為主,當發生急癥時,急則治標。血府逐瘀湯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四逆散疏理肝氣,使氣行則血行;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現代研究證實[2-3],血府逐瘀湯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改善微循環;對冠狀動脈有擴張作用,因而可以提高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缺氧癥狀。基礎研究表明,當歸、牛膝可以增強心肌細胞的收縮力,降低心率,緩解和降低心肌的耗氧情況[4]。有報道稱血府逐瘀湯還可以抑制脂質的氧化程度,起到抗氧化作用[5]。
本觀察采用血府逐瘀湯和硝酸甘油治療心絞痛,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兩種藥物對心絞痛急性發作起效均較快,但是血府逐瘀湯的臨床療效更好。對兩組患者治療后各指標觀察顯示,觀察組心率、舒張壓以及LVEDD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血府逐瘀湯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細胞收縮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兩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壓、室性早搏以及惡心、嘔吐等;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69%,對照組為33.33%,觀察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血府逐瘀湯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臨床使用更為安全。
本觀察表明,血府逐瘀湯在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使用安全有效,可以考慮作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
[1]尹春琳,魏嘉平,郝恒劍,等.變異性心絞痛的臨床特征、診斷評估、處置現狀及預后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1,26(5):359-362.
[2]程少冰,周永紅,陳利國,等.血府逐瘀湯對高血壓血瘀證患者血清致內皮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6):971-973.
[3]張文將,鄧冰湘.血府逐瘀湯抗動脈血栓形成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4):102-104.
[4]李應東,趙信科,李子佳,等.當歸紅芪超濾物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對熱休克蛋白70表達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1,33(1):92-94.
[5]黃霞,劉惠霞,劉超,等.血府逐瘀湯對肺間質纖維化動物氧化應激及細胞外基質代謝的干預作用[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5(11):752-756.
R541.4
B
1004-745X(2014)03-053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78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