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 呂 鋼王 婷 甘 霖 曾 真 王亞冬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3種中成藥治療哺乳期乳腺炎高熱的比較
王洪波 呂 鋼△王 婷 甘 霖 曾 真 王亞冬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目的比較血必凈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及羚羊角注射液對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高熱的退熱效果。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予血必凈注射液50mL入液靜滴,30min內滴畢;B組予以柴胡注射液2mL肌注;C組予以羚羊角注射液2mL肌注,觀察3組患者用藥4 h后的退熱效果。結果A組退熱作用優于B組及C組,B組退熱作用優于C組(P<0.01),總有效率方面A組最優,B組次之,C組最低,由于樣本量限制,未作統計學處理。結論血必凈注射液靜滴用于治療哺乳期乳腺炎高熱的退熱療效滿意,優于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射及羚羊角注射。
哺乳期乳腺炎高熱血必凈注射液射羚羊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科常見急癥之一,隨著高齡初產婦的不斷增加,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發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該病對產婦及嬰兒影響極大,發熱是其常見癥狀之一。本研究在未辨證的前提下,旨在探討血必凈注射液、射羚羊角注射液及柴胡注射液對哺乳期乳腺炎高熱的治療作用。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60例患者均為重慶市中醫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自擬納入標準:初發哺乳期乳腺炎、彩超提示無明顯膿腫形成、院外未使用抗生素及退燒藥物。患者年齡19~ 38歲,平均27.90歲;產后6 d至5個月,平均28.60 d;體溫39.0~40.1℃,平均39.40℃;均有乳腺局部紅、腫、熱、痛表現,局部無明顯波動感。隨機分為血必凈注射液組(A組)、柴胡注射液組(B組)及羚羊角注射液組(C組)各20例。3組患者在年齡、體質量、身體狀況、患病季節、用藥(包括抗生素的應用劑量和總類)、體溫等方面分布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A組在測得患者體溫≥39.0℃時,給予血必凈注射液50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靜滴(30min內滴畢);B組在測得患者體溫≥39.0℃時,給予柴胡注射液2mL肌肉注射,同時予0.9%氯化鈉注射液150mL靜滴(30min內滴畢);羚羊角注射液組在測得患者體溫≥39.0℃時,給予羚羊角注射液2mL肌肉注射,同時予0.9%氯化鈉注射液150mL靜滴(30min內滴畢)。3組患者均予以五水頭孢唑啉鈉抗感染治療,同時予以物理降溫,停用其他退熱治療。分別于用藥完畢后1、2、3、4 h各測腋溫1次,4 h后如腋溫≤37.4℃,再每間隔4 h測腋溫1次,共6次。4 h后腋溫仍≥39.0℃者加用其他方法退熱治療。
1.3 療效標準采用自擬標準。顯效:用藥后4 h內患者體溫降至≤37.4℃。有效:用藥后4 h內體溫降至37.5~38.9℃。無效:用藥4 h后內體溫仍≥39℃。退熱持續時間是指顯效患者從體溫降至≤37.4℃開始至體溫再次升至≥39℃這一間隔時問,退熱持續時問超過24 h者按24 h計算。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總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總有效率方面A組最優,B組次之,C組最低,由于樣本量限制,未作統計學處理。

表1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各組各時間段體溫比較見表2。3組治療前后體溫變化情況見表2。3組退熱持續時間由長到短依次為A組,其次為B組,最短為C組(P<0.01)。
表2 各組各時段間體溫比較(℃,±s)

表2 各組各時段間體溫比較(℃,±s)
與B組比較,△P<0.01;與C組比較,▲P<0.01。
組別n 用藥前用藥后1h用藥后2h用藥后3h用藥后4h退熱持續時間(h)A組20 38.7±0.8△▲17.5±3.3△▲39.4±1.0 39.1±1.6 38.2±1.3△▲36.9±1.3△▲B組20 39.0±1.1▲11.7±3.1▲39.3±0.9 39.2±1.0 38.5±0.8▲37.1±1.6▲C組20 39.5±1.2 39.2±0.8 39.1±1.2 38.7±1.5 37.3±1.2 6.6±2.7
2.3 不良反應各組患者在退熱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現明顯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血必凈注射液的主要藥物有效成分是丹參、紅花、川芎、當歸、赤芍等,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及潰散毒邪的功效。臨床實踐證明血必凈注射液能有助于在膿毒癥病發時提高超氧化物的岐化酶活性、改善播散性的血管內凝血的機制異?,F象、促使免疫功能迅速恢復。另外,還能降低血中LPS水平,抵抗細菌毒素及抑制失控釋放的TNF-α[1-2]。復方羚羊角注射液主要藥物有效成分是:板蘭根、大青葉、羚羊角。板蘭根、大青葉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抗炎、增強免疫等作用;羚羊角性寒、味苦入肝經后具有平肝息風、清熱鎮痙、涼血解毒之功效,三者配伍組方,起到清熱解毒,抗病毒的協同作用[3]。柴胡注射液是以柴胡1味提煉而成,可清熱解表,主要功用為和解退熱,疏肌解熱,升舉陽氣,用于寒熱往來、胸滿脅痛、頭痛、目眩、口苦、耳鳴及瘧疾、痢疾、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等癥[4]。此3種中成藥均為臨床常用的退熱中成藥。其中柴胡注射液的臨床應用歷史最長,主要用于治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瘧疾等退燒。但在應用發現,對輕中度發熱效果較好,對高熱效果較差[5-8]。復方羚羊角注射液在治療小兒高熱驚厥方面效果較為突出[5,9],但在成人高熱尤其是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高熱治療方面尚缺乏相關研究。血必凈注射液在外科感染高熱、燒傷膿毒癥等方面療效及安全性均可靠[1-2],目前也無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高熱治療的相關資料。
本研觀察表明,在未辨證的前提下,柴胡注射液在哺乳期乳腺炎治療中其退熱效果也有限,對高熱患者其療效更是緩慢且易于反復;復方羚羊角注射液退熱在3組患者中效果最差。血必凈的退熱效果較其他兩種療效更確切,退熱持續時間更久,可能與其能夠提高超氧化物的歧化酶活性、改善IDC的機制異常現象、促使免疫功能迅速恢復、降低血中LPS水平、抵抗細菌毒素及抑制失控釋放的TNF-α等功能有關[1-2、10-13]。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臨床治療中抗感染、退熱、緩解乳汁淤積都非常重要,因此需同時重視以上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炎癥反應、及早恢復哺乳、保護乳兒及母親的身體健康。
[1]龔振華,姚建,楊軍,等.血必凈聯合胸腺肽α1治療燒傷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重慶醫學,2011,40(4):339-341.
[2]劉加升,馬元華,楊玉國,等.血必凈與復方氨基比林治療外科感染高熱的比較[J].醫學信息,2006,19(3):478-479.
[3]李輝,半百玲,王文麗,等.復方羚羊角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50例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3,21(8):467.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78.
[5]陳麗云.柴胡注射液滴鼻治小兒發熱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6,8(16):76.
[6]張國成.柴胡注射液聯合利巴韋林退熱療效的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5):111.
[7]張遠新.醒腦靜與柴胡注射液對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熱的療效對比[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13(23):78-80.
[8]蔣玉明.柴胡注射液口服與安乃近注射液臨床療效觀察對照[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3(16):131.
[9]陳聰水,陳麗琴,李曉宏,等.羚羊角注射液退熱的效果觀察—附52例分析[J].海峽藥學,2005,17(3):111.
[10]劉繼英,李瑾,王學謙.血必凈對急性肺損傷大鼠白介素-α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1,7(3):151-154.
[11]劉明偉,林昕,張明謙,等.血必凈對急性百草枯中毒鼠肺NF-κB活性及肺損傷保護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0,39(1):37-39.
[12]Zhang WX,Li ZJ.Effect of prostaglandin E1 combined with Xuebijing injection 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in rats with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J].Chinese journal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ease,2012,30(12):913-915.
[13]Shao M,Liu B.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T helper 17 and 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 in patientswith sepsis[J].Chinese criticalcaremedicine,2011,23(7):430-434.
R655.8
B
1004-745X(2014)01-010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1.047
△通信作者
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