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松 肖 瑋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加味小青龍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觀察
黃青松 肖 瑋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觀察加味小青龍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治療組加服加味小青龍湯,療程14 d;比較兩組綜合療效及治療后中醫癥狀積分、血氣分析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組在癥狀及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結論加味小青龍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較好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加味小青龍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以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為特征。在發病過程中常有急性加重期(AECOPD),單純的西藥治療,效果欠佳。筆者近年來采用加味小青龍湯聯合西藥治療AECOPD患者,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納入本研究的75例患者均來自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住院病例,均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中醫外寒里飲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3.21±8.63)歲;平均病程(14.57±7.69)年。對照組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4.01±8.13)歲;平均病程(14.46± 7.38)年。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低流量吸氧,根據病情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并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電解質紊亂,進行必要的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理的基礎上口服加味小青龍湯:麻黃10g,桂枝10g,生姜15g,白芍15g,細辛6g,法半夏15g,五味子10g,甘草10g,葶藶子15g,杏仁10g。每日1劑,水煎口服2次。兩組療程均為14 d。
1.3 觀察指標(1)中醫癥狀積分:分別計算患者治療前后咳嗽(輕3分,中6分,重9分)、咯痰(輕3分,中6分,重9分)、氣喘(輕3分,中6分,重9分)癥狀積分變化,(2)實驗室指標: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
1.4 療效評定按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4級評定。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控制:療效指數90%~100%。顯效:療效指數60%~89%。有效:療效指數30%~59%。無效:療效指數<30%。
1.5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秩和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示兩組療效相近(P>0.05),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

表1 兩組總體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結果示兩組各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咳嗽、咯痰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氣喘癥狀積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氣喘咳嗽咯痰治療組治療前7.41±2.08(n=38)治療后2.57±1.36*對照組治療前7.43±2.10 7.91±1.29 6.54±1.63 3.24±1.07*△2.65±1.13*△7.88±1.36 6.61±1.49(n=37)治療后2.92±1.21* 4.02±1.21*3.36±1.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見表3。治療14 d后兩組PaCO2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PaO2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kPa,±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kPa,±s)
組別PaCO2 PaO2治療組治療前8.25±1.58 8.05±1.79(n=38)治療后6.20±1.07*△10.53±1.13*對照組治療前8.31±1.35 8.12±1.46(n=37)治療后6.97±1.35*10.14±1.05*
AECOPD屬中醫學“肺脹”、“痰飲”、“喘證”等范疇。中醫學認為COPD患者咳喘日久,肺脾虛損,津液不布,痰飲內生,宿痰伏肺,成為COPD復發的病根。如外感風寒,內外合邪,水聚為濕,氣化不利,化為痰飲,則痰阻氣逆,咳喘復發。外有表寒,內有里飲,水寒射肺可以認為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機。故治以外散風寒,內化痰飲。
小青龍湯是治療寒飲咳喘的代表方劑,方中麻黃通腠理,解表、平喘,桂枝發汗解表,助陽化氣,兩藥合用以發散寒邪,兼以平喘;干姜、細辛、半夏溫肺化飲,宗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旨;杏仁加強麻黃宣肺平喘之功;葶藶子瀉肺平喘;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養陰血以護肝陰,祛邪而不傷正;甘草和中調和諸藥。藥理學研究表明,小青龍湯可以抗組胺、抑制lgE產生、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具有解熱、抗炎、平喘、鎮咳和抗過敏作用[1],并能有效緩解哮喘模型大鼠臨床表現及氣道炎癥,糾正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h1/Th2類細胞因子水平失衡[2]。
本觀察表明小青龍湯加味治療AECOPD患者,能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指標,值得進一步研究。
[1]倪力強,張偉,賈新華,等.慢性支氣管炎中寒邪與氣象因子相關性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27(1):77.
[2]陳紅霞.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及其合方對大鼠哮喘模型肺泡灌洗液IL-4/INF-γ影響的實驗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0,30(4):360-361.
R563.9
B
1004-745X(2014)01-0139-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1.071
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