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梅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大學女生練習易筋經與八段錦過程中心率變化的對比研究
陳新梅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和比較法,以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2011級公共體育健身氣功班的30名大學女生為實驗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練習易筋經和八段錦。通過12周的練習,對其參加易筋經和八段錦鍛煉練習前與練習后安靜時心率、運動中心率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1)二者安靜狀態下的心率較實驗前都有較顯著的下降,而下降幅度沒有差別,易筋經與八段錦具有相同的健心效果;2)經過12周的易筋經與八段錦練習后,運動中的最高心率,八段錦較易筋經高,而運動中的平均心率基本相同;3)實驗后八段錦練習后第5 min心率恢復到安靜水平,易筋經第3 min心率恢復到安靜水平,易筋經練習較八段錦恢復快。易筋經與八段錦相比,后者運動中的運動強度較前者高,而前者運動后心率的恢復較后者快。
大學女生;易筋經;八段錦;心率變化
有學者認為:“習練易筋經能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加心肌收縮力,使心臟后負荷得到改善,心臟每搏射血量增高;因心臟排空量增大,前負荷得到改善,心肌順應性、舒張功能增強,從而起到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八段錦對人體心血管機能的影響,實驗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堅持八段錦鍛煉對改善人心肺功能有積極作用”[1]。
通過大學女生參加健身氣功?易筋經和八段錦的鍛煉,監測這2種健身項目練習前與練習后安靜時心率、運動中心率的變化,探討易筋經和八段錦對大學女生的健身功效。對這2種功法在大學生人群中的開展、推廣和普及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豐富了此2種健身項目對大學生健身功效的理論依據,為健身運動處方的設計提供參考,為大學在校學生科學地選擇健身項目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1.1 研究對象 以大學女生練習易筋經和八段錦過程中的心率變化為研究對象,以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2011級公共體育健身氣功班的30名大學女生為實驗對象,平均年齡為20.05士0.89歲。實驗對象均為四肢健全、無重大疾病和無系統鍛煉史。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和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和書籍,并對所得資料運用文獻資料分析法進行調研。
1.2.2 實驗法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隨機分為2組,每組15人,練習過程中易筋經組有12人次請假未參加練習,八段錦組有15人次請假,但每人每周的請假次數都沒超過2次,不影響實驗的科學性和數據的準確性。
對確定的2組(各15名)實驗對象按實驗計劃分別進行八段錦、易筋經的教授和練習,共12周,分2個階段,每周4次(星期一、二、三、四),每次60 min。其中第1、2周為健身氣功的教學階段,第2~12周為練習階段(表1)。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對實驗對象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要求她們盡量保持與平時一樣的生活習慣。對測試人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測試方法,保證實驗前后所測時間與方法上的一致性,盡量減少誤差。
1.2.3 比較法 分別對易筋經組和八段錦組實驗前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第3周和第12周運動中的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第3周和第12周運動后第1、3、5 min的恢復心率進行對比分析,揭示易筋經、八段錦的健心效果以及功效高低。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所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 實驗前后安靜狀態下心率的對比分析 有研究表明,經常從事體育鍛煉可以使安靜心率下降[2]。由表2可知:在進行易筋經、八段錦練習12周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比練習前都有顯著性的降低(P<0.05)。其中易筋經組練習前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平均降低8.67次/min, t值為5.088,說明健身氣功?易筋經的練習對提高心功能有顯著效果;八段錦組練習前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平均降低6.33次/min, t值為3.952,對提高心功能也有顯著效果。

表1 實驗計劃進度
2.2 實驗第3周與第12周運動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的對比分析 表3是運動中第3周與第12周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的比較。經過10周的正規練習,八段錦組:最高心率下降了7.47 (t值為2.82, P<0.05),平均心率下降了7.46 (t值為6.47, P<0.05),都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健身氣功?易筋經對心臟功能的改善有明顯效果。易筋經組:運動中的最高心率平均下降了20.74 (t值為13.88, P<0.05),平均心率下降了7.74(t值為9.245, P<0.05),說明八段錦練習對心功能的改善也具有明顯效果。
2.3 實驗第3周與第12周運動后第1、3、5 min恢復心率的對比分析 表4是第3周、第12周練習后第1、3、5 min的恢復心率變化。八段錦組(實驗后與實驗前比較):第1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9次/min(t值為6.57, P<0.05),第3 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10次/min(t值為7.139, P<0.05),第5 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7.4次/min(t值為8.09,P<0.05),說明易筋經練習10周后對心功能具有顯著的影響。易筋經組(實驗后與實驗前比較):第1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9.47次/min(t值為8, P<0.05),第3 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18.13次/min(t值為9.906, P<0.05),第5 min后的恢復心率平均下降了9.4次/min(t值為10, P<0.05),說明八段錦對心臟功能的提高有顯著效果。而實驗后兩組對心功能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t值為0.157, P=0.878>0.05)。
3.1 健身氣功?易筋經和八段錦練習對安靜心率的影響 從運動生理學角度來說,安靜心率是反映人體心功能的一個相對穩定的指標。在正常情況下,安靜心率稍慢的個體心臟功能越好,這是因為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越少,心臟的每搏輸出量越大,心肌收縮相對越有力[3]。

表2 實驗前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比較
從實驗結果中發現(表2),經過12周的易筋經、八段錦練習,兩組受試者安靜狀態下的心率都有明顯的下降。這是由于這2種練習均可促使心肌的收縮力量增強,搏出量增加,心跳徐緩,說明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作用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而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對心臟活動的控制和結果又是可逆的,正是由于經過10周的鍛煉,使心臟在形態和機能上對易筋經、八段錦練習的運動強度產生了良好的適應,使心臟的調節機能得到改善,表明心臟在安靜狀態下的工作更加高效省力,出現明顯的機能節省化現象。
3.2 健身氣功?易筋經和八段錦練習對運動中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的影響 健身氣功?易筋經和八段錦這2種練習是一種定量負荷的運動,其運動強度屬于中低強度,運動中心率一般不會超過140~160次/min。有研究表明,有訓練者在亞極量運動時心率的增幅減小,而每搏輸出量的增幅加大,總的每分輸出量的增幅較無訓練者小。這是由于有訓練者肌肉工作的機械效率高,完成同樣的運動時輕松省力,能耗量小,表現為心泵功能節省化。而有訓練者在完成定量負荷運動時,具有機能動員得快、生理反應較小的特征[3]。

表3 第3周與第12周運動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比較
本研究的結果與其一致,表3的結果顯示,健身氣功?八段錦和易筋經練習后的運動中最高心率較練習前分別下降了4.47次/min和20.74次/min,平均心率分別下降了7.46次/min和7.74次/min。說明健身氣功?八段錦和易筋經這2種定量負荷的運動對練習者的心臟功能有較明顯的改善作用,其機理是健身氣功所特有的長吸短呼和長呼短吸,可以使練習者的呼吸效率提高,肺泡氧的交換率增大,從而減小呼吸肌的能耗和氧耗。并且,由于健身氣功是一種亞極限的有氧工作運動,通過長時間的有氧練習,可以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和對氧的利用率,完成同樣負荷的運動時,耗氧量降低,從而減小心臟的負擔,使運動中的心率減慢,且由于心功能的改善,心肌收縮力增強,每搏輸出量增大,致使練習中的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減小[3]。
3.3 健身氣功?易筋經和八段錦練習對運動后恢復心率的影響 表4顯示的是健身氣功?八段錦和易筋經練習前后第1、3、5 min后心率的恢復變化。健身氣功練習后第1、3、5 min的心率都較練習前有顯著性的降低,說明這2種運動方式都有助于運動后心率的恢復和心功能的改善。對表2中實驗后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八段錦為75.00±4.12次/min,易筋經為76.53±3.23次/min)和表4中實驗后健身氣功練習后第5 min的恢復心率(八段錦為78.60±4.58次/min,易筋經為78.33±3.99次/min)進行比較,不難發現經過12周的健身氣功鍛煉后,運動后第5 min的心率基本恢復到安靜狀態,說明健身氣功練習對大學生是一種比較好的鍛煉方式,它不僅有改善提高心功能的效果,還具有練習后恢復較快的優點。
3.4 健身氣功?易筋經與八段錦健心效果的比較 從理論上來分析,健身氣功?易筋經與健身氣功?八段錦二者屬于同類型運動,對心功能的影響程度應該相同或相近,本研究的實驗結果也基本證明了這一推斷。實驗前八段錦組的安靜心率(83.67±8.10次/min)與易筋經組的安靜心率(82.87±5.44次/min)沒有差別,實驗后二者的安靜心率也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

表4 第3、12周運動后第1、3、5分鐘恢復心率比較
但通過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再對八段錦、易筋經的動作特點進行具體的細微分析,不難發現,二者在動作的招式、關節的舒展度、神經的刺激強度等方面是有區別的,具體分析如下: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每一勢動作,都要求有較充分的屈伸、外展內收、扭轉身體等動作,盡可能地呈現多方位和廣角度的活動[4]。目的是通過“拔骨”達到“伸筋”,牽拉人體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結締組織,促進活動部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軟組織的代謝,提高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骨骼、關節、肌肉等組織的活動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5]。
健身氣功?八段錦要求動作勢正招圓、松緊相間。松是指練習時肌肉、關節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放松,最終達到身心放松;緊是指練習中適當用力,主要體現在前一動作的結束與下一動作的開始之前。松緊配合得適度,有助于平衡陰陽、疏通經絡、分解粘連、滑利關節、活血化瘀、強筋壯骨、增強體質[6]。適當地用力和延長作用時間,能夠使相應的部位受到一定的強度刺激。比如搖頭擺尾和攢拳怒目等動作對下肢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總之,從動作上來看,易筋經注重伸筋拔骨,對柔韌性的鍛煉較多,而八段錦的動作勢正招圓、松緊結合,對身體的許多部位有一定強度的刺激,相對運動強度較大。
本研究表3和表4的實驗結果也佐證了上述的分析。從實驗數據上看,在同樣條件下,實驗后易筋經運動中的最高心率較八段錦低,而運動后第3 min的恢復心率也就較八段錦快,符合理論邏輯。這也提示我們八段錦練習的運動強度較易筋經高,而5 min后的恢復心率基本相同。這一結果與二者具有相同的健心效果并不相悖,至于選擇哪種方式鍛煉,取決于練習者的興趣和工作學習情況。
4.1 結論
1)通過研究發現,易筋經與八段錦2種功法具有相同的健心效果,都適合大學女生習練。
2)經實驗發現,運動中的最高心率,八段錦較易筋經高,而運動中的平均心率基本相同。實驗后八段錦練習后第5 min心率恢復到安靜水平,易筋經第3 min心率恢復到安靜水平,練習易筋經較八段錦恢復快。
3)影響運動中最高心率和運動后心率恢復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易筋經與八段錦相比,后者運動中的運動強度較前者高,而前者運動后心率的恢復較后者快。
4.2 建議
1)易筋經和八段錦在健心效果上差別不大,大學女生在選擇功法練習時可以根據興趣選擇其一。
2)易筋經和八段錦從運動強度來比較,八段錦略強于易筋經,對于體質較差的學生來說可先選擇易筋經進行練習,待體質有所改善后再進行八段錦的練習。
[1] 宋金超.健身氣功易筋經、八段錦鍛煉對老年人群綜合健康的影響研究—以重慶市九龍坡區為例[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2.
[2] 王言群.新編健身氣功的理論構建[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學院,2007.
[3] 鄧淑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355.
[4]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易筋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9.
[5] 程其練,杜少武,章文春,等.健身氣功?易筋經鍛煉對中老年人體質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1516—1518.
[6]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八段錦[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12.
Comparative Study of Heart Rate Variation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in Process of Practicing Yijinjing and Baduanjin
CHEN Xin-mei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150, Henan China)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experiment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 taking 30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mass sports fi tness Qigong class from 2011 grade in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racticing Yijinjing and Baduanjin respectively. With 12 weeks practice, this thesis compares heart rate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of Yijinjing and Baduanj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both resting heart rate decline signif i cantly from pre-experiment. No difference in descent range. Yijinjing and Baduanjin possess same benef i t to heart health. 2) After 12 weeks practice of Yijinjing and Baduanjin, highest heart rate in practice of Baduanjin is higher than Yijinjing, but average heart rate is the same. 3) In post-experiment, heart rate of Baduanjin exerciser back to quite level in 5 minutes, but Yijinjing is 3 minutes, which is faster than Baduanjin. In comparison with each other, Baduanjin is higher in exercise intensity, Yijinjing is faster in post-exercise heart rate recovery.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Yijinjing; Baduanjin; heart rate variation
G804.3
A
1004-7662(2014 )09-0085-04
2014-08-05
陳新梅,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