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體育醫院,100061)
校園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十一)
——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
李偉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體育醫院,100061)
校園運動中,損傷在所難免,正確的預防和康復措施對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肢體損傷后的制動甚至固定之后的功能受限是康復醫學的重要任務。而現代康復醫學更重視損傷的預防。運動損傷康復的主要內容包括:肌力訓練、關節功能訓練、關節本體感覺訓練、平衡功能訓練、步態訓練、神經功能的康復治療及假肢、矯形器的應用等。
在學校運動中的損傷主要是四肢關節損傷和脊柱損傷,本部分主要介紹這兩部分損傷的預防和康復方案。
(一)踝關節運動損傷的康復
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幾乎可見于所有運動項目,因此,對踝關節損傷后的康復就顯得極為重要,這樣也可以避免二次損傷。
1.關節活動度的恢復
踝關節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會導致韌帶的斷裂,在急性損傷之后的急癥處理包括固定、抬高、冰敷等措施。固定之后會出現關節僵直,因此踝關節活動度的恢復極為重要。踝關節字母表訓練是利用踝關節和足描繪字母表中從A到Z的字母(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的訓練,此訓練簡單易行、療效顯著(見圖1)。
2.肌力的恢復
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不可恢復,只有通過手術或者周圍肌肉力量的代償才能產生作用,但是手術對患者來說創傷很大,因此周圍肌肉力量就可以起到代償作用,起到保護踝關節的作用(見圖2)。
3.平衡穩定性以及本體感覺的恢復踝關節的平衡穩定性和本體感覺的恢復可以通過平衡碟來完成(見圖3)。

圖1

圖2-1 足底肌群訓練

圖2-2 外踝力量訓練

圖2-3 小腿三頭肌力量訓練

圖2-4 脛前肌力量訓練

圖3 平衡碟的使用
(二)膝關節運動損傷后的康復
常見的運動避免不了膝關節的屈曲、旋轉,這很容易導致膝關節內部組織結構的損傷,如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以及軟骨損傷,因此,膝關節的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
1.膝關節肌力的恢復
膝關節損傷之后周圍力量的恢復極為重要,主要是伸肌(主要是股四頭肌)和屈肌(主要是繩肌)之間力量的平衡。膝關節損傷之后免不了肌肉的廢用性萎縮,因此,在膝關節損傷之后肌肉力量的恢復要放在首位(見圖4)。

圖4-1 直腿抬高

圖4-2 側方抬腿
2.膝關節穩定性的康復
平衡穩定性恢復可以通過平衡墊來完成(見圖5)。

圖5 平衡墊訓練
脊柱損傷主要是腰椎力量的不平衡或缺乏導致的,因此在康復訓練中要注重肌肉力量以及其他功能的恢復(見圖6)。

圖6 本體感覺訓練
除了需要維持腰椎穩定性外,還要做動作,因而需要具備完成動作的能力,所以除了靜力練習外,還應同時進行動力練習(見圖7、圖8)。這些練習可以通過徒手或是抗阻的形式完成,可運用一系列抗阻器械和設備(如杠鈴、啞鈴、彈力帶、健身球、健身器、等速裝置等)完成腰背肌和腹肌的抗阻訓練,而這些器材各有利弊,治療師可依據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損傷以及不同的外界環境等選擇適合的器材、方法和強度。

圖7 腰背肌徒手訓練

圖8 使用抗阻器械進行腰背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