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輝丁恒(.吉林省長春教育學院,3006;.吉林省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小,30033)
我們的“小腳印”教學
翟俊輝1丁恒2
(1.吉林省長春教育學院,130061;2.吉林省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小,130033)
各抒己見:細品近期熱點 直面評頭論足

吉林翟俊輝
2013年10月,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緊缺薄弱學科北京教育學院小學體育培訓班。學習回來后,幾位教師對其中的一些小絕招進行了教學實踐活動,其中“找找小腳印”這一絕招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為了適應學校的場地,我們還做了一些改動,教學效果很好。后來我們看到《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13年第9期和第12期關于“找找小腳印”的文章,促使我們盡快地將我們的教學實錄整理出來與大家交流。
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采用的一種最基本的起跑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體育教師參考用書寫到:自然站立式起跑,當聽到“預備”時,站到起跑線后,兩腳前后自然開立,前腳靠近起跑線,上體稍前傾,兩腿微屈;當聽到“跑”的信號后,迅速向前跑出。在我們的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學中,借鑒了“找找小腳印”這一絕招,由于場地的不同,我們把粘貼小腳印換成用粉筆畫出小腳印的方法,學生模仿能力強,學習熱情高,在興趣盎然的學習中,學會了原本單調的站立式起跑,教法與學法的創新讓此課的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我們采用了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由教師在起跑線的后面畫出大小不同、距離不同、左右不同的標準位置的小腳印,讓學生明確應如何站到正確的起跑位置(見圖1)。
通過教師畫出的生動、形象、簡單、可愛的小腳印,能夠生動、直觀地讓學生明確應如何站到起跑的正確位置,在練習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高,用力腳的不同,選擇適宜的小腳印位置站立,結合起跑后的15米加速跑,確實解決了諸如起跑站位前后左右位置不準確等常見問題。

圖1-1

圖1-2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典型的錯誤動作:前腿同側臂在前;前腿先跑出。針對以上兩種錯誤我們采用了以下方法進行糾正。
1.糾正“前腿同側臂在前”錯誤動作的方法
由于學生較小,對身體控制和空間的感覺還不夠準確,在教學中,很多學生都出現前腿同側臂在前的錯誤動作。針對此類錯誤,首先讓學生按照小腳印站好,然后上體稍前傾,兩腿微屈,教師指導用異側手按在前腿的膝蓋上,另一手臂屈臂后擺。確定異側臂之后,手離開膝蓋,自然屈臂在體前(見圖2-1)。

圖2-1
運用這種方法,前腿同側臂在前的錯誤動作很快得以糾正。但當我看到甘肅潘文棟老師的改進建議(在靠前貼好的“小腳丫”旁,再貼一個“圓點標志物”,表示異側手擺放的位置)后,覺得他的方法也非常簡單、直觀、實用,值得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
2.糾正“前腿先跑出”的錯誤動作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重心前移不夠,存在前腿先跑出的錯誤動作。針對此類錯誤,我們嘗試過只畫出前半個腳印的方法,但是當學生的腳落在腳印上時,就看不到具體的前腳掌部分,學生還是難以控制具體的著地部位。后來我們在后腳的腳印上劃條長的標志線來突出前腳掌部分(見圖2-2),讓學生站好位置之后,身體稍前傾,身體重量在前腳上,后腳的腳跟提起,強調用線前的腳掌著地,這條長線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前腳掌的著地部位(見圖2-3)。標志線的劃出,很好地提示學生以前腳掌標志線為界將足跟提起,有的學生還開玩笑“那是地雷不能踩到啊”,學生們真是聰明啊!

圖2-2

圖2-3
第二種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在地上畫出正確的小腳印位置(見圖3-1)。
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站位后,學生們可以采用畫自己的腳印的方法。當學生們畫到前腳的后側時有一些費力,畫后腳印時更是困難。這時有的孩子畫完前腳后,就把前腳移開,然后畫后腳就方便多了(見圖3-2)。有的學生看到其他學生不方便畫后腳時,能夠積極、主動幫助他去畫(見圖3-3)。

圖3-1

圖3-2

圖3-3
學生的小小舉動提醒了教師,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互相畫腳印,應該是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自己動手畫腳印,將這小小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了自主權,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用學生自己畫好的正確腳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學生們的熱情高漲,并且有種成就感。
通過拿粉筆畫自己腳印這種體驗式的自主學習,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動手、應變、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加深了記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