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來的現代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始終關聯著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迫切歷史需要,是沿著“強國家——造國民——興教育”這個大思路走過來的。我們所要發展的現代教育,已不是與科舉制度密切相關、以人文化成為旨歸的古代教育,而是攜帶著西方富強信息、以科學技術為主體的現代西式教育。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古代以儒家學說為核心、以經史之學為主要載體、以科舉和學校的緊密結合為主要形式的制度化教育,作為社會文化的表層結構,已經解體。但是,由這一表層結構長期形塑而成的文化心理(包括情感體驗和思想方式等)還是得到了一定的延續,傳統教育甚至滲透到我們對現代學校教育于國家、社會和人的發展之關系和意義的領會之中。這就使得“中國現代教育”仍然是“中國”的,而不是“西方”的;它與傳統教育之間,既有過渡的斷裂,也有太多的交叉。
—— 于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