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趁愛
教師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完成,對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讓小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是教師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由于多科目作業扎堆、作業量偏大、作業有一定難度,以及家長輔導能力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小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并不總是如教師所愿。甚至由于個別小學生不能完成作業,教師要頻頻地叫其家長到學校,以強化對該小學生的教育,似乎只有這樣的家校共同努力,才能敦促孩子完成作業。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小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而通過創新作業形式和內容,讓小學生喜歡上教師布置的作業,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現有情況得以改觀。以下是我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思考得出的一些方法。
一、考慮小學生多樣的實際需要
書面作業檢查起來相對容易,頗受教師喜愛,因此現在基本上是書面作業一統天下。教師大多利用現有的教輔資料布置作業,很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作業。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作為個體,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語言智能、節奏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相對獨立,相互之間按照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得每個人之間的優勢智能有很大差異。所以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在內容和要求方面要做到因人而異,如發掘學生個性、讓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特長等,來彌補書面作業的一些缺憾。教師應該更多地從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自主設計作業,而不能僅從完成自身教學任務或增長學生知識的角度來設計作業。共性與個性結合的作業,有助于開發多元智能,而不僅僅是一種或某幾種智能。
就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潛在智能需要得到全面的挖掘和發展。但是,傳統的智能被解釋為一種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因此書本知識并不能囊括其他幾種智能。為補其所短,教師要深入地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哪些,最喜歡的活動、運動是什么,還缺少什么好習慣、好品質,非智力方面有什么可以開發的。有一則關于體育家庭作業的報道很振奮人心,它旨在提高小學生的健康水平: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海淀區給所有小學生每天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包括仰臥起坐、俯臥撐、跳繩等十幾項內容。這些作業的完成情況,將通過一個配套的體質健康監測網站,由家長自主記錄成績,學校隨時查看學生的體質鍛煉成果。這種要求與教育部關于“學校要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倡導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相接軌。伴隨知識技能增長的還應該有身心素質的發展,在身體素質堪憂的趨勢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無疑是一種補短之舉。
二、考慮目標定位的多樣化
書面作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在課下充分掌握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但家庭作業在布置時還可以實現其他目的,從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的、終身的發展。在實現家庭作業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的條件下,家庭作業可以達到其他多種目的,如布置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作業,有助于改善親子關系,促進親子互動,從而加強家校交流,使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形成教育合力;布置學生之間共同完成的作業,能夠促進同伴互動,提高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讓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并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自信心、成就感和時間管理能力等等。我不主張利用超量家庭作業懲罰問題學生,學生會因此消極對待,懷著敷衍、抵觸的心理態度,潦草書寫,匆匆完成,以應付教師的檢查。這樣雖然數量保證了,但質量卻堪憂,既不利于小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又不利于糾正學生的問題行為,還增加了學生對作業、對任課教師的反感,為和諧的師生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有礙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創新作業布置形式,突破多方面限制
與筆頭作業相對的是口頭作業,與知識性作業相對的是實踐性作業,教師可以適當地布置口頭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比方說讓學生在寒假中搜集多種形式的對聯,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語言魅力。在查找、詢問和思考等多種體驗后,小學生真正做到了參與其中,這時他們獲得的體會是深刻的。再比方說,還可以讓學生有選擇地做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拋棄原先的“一刀切”做法,精心設計若干個難度層次不同的題目,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做。有時也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作業,化抽象為具體,比如讓低年級學生幫父母去商店買東西,經過付錢、找錢這一過程,再來學習購買商品的應用題,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
作業布置的形式多樣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家庭作業大多是留給每一個學生單獨完成的,但是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突破一人獨立完成的限制,讓眾多的學生合作完成同一個任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工,承擔不同的責任。這樣既能鍛煉個人的能力,又能考驗眾人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這種作業就不僅僅是單人作業,而是合作性作業。比如每逢節假日,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和其他同學一起去做一些社會調查,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活動等等,都是家庭作業的新形式。
在完成周期上可以根據完成情況靈活掌控時限,或延長或縮短。家庭作業不僅僅是在第一次上課——課后做作業——第二次上課這個循環結束后才算完成。如果家庭作業任務較重,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可以考慮延長時間,讓學生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完成。
家庭作業在設計意圖和目的上要突破僅為提高成績這一限制,從形式上大膽創新,圍繞著“以小學生為本”,為他們的終身發展而改變形式、內容,更多地考慮學生的主體性,這樣的作業設計才能稱得上是為學生負責。
(作者單位:河北省寧晉縣西城區學區)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