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羅岳平,田耘,畢軍平,鄧榮,駱芳
(1.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長沙 410014;2.國家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湖南長沙 410014)
碘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但由于其平均自然品味低,往往難以規模開采。目前碘資源的開發重心已從早期的油田水、氣田水、海藻、海帶等原料中提取碘,轉從各種含碘廢水、碘渣、碘廢料中回收。制藥行業中,碘是多數合成工藝的基本原料,其排放廢水中往往含有高濃度的碘,造成大量的碘資源浪費,且對環境造成污染[1]。加強對制藥行業含碘廢水的監測與管理,是提高碘資源利用率,減少碘排放的必要前提。
目前,碘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譜法和差示脈沖極譜法等,其中催化比色法為推薦方法[2-5]。但是傳統分光法步驟復雜,溫度和反應時間對結果影響極大,準確度、精密度并不能滿足成分復雜的廢水分析要求[6-8]。
本研究采用亞砷酸-硫酸-氯化鈉的混酸體系和硫酸亞鐵銨-硫氰酸鉀混合顯色劑,對傳統方法的催化反應和顯色反應過程進行改進,使碘化物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步驟由7步簡化到3步。建立了一套適用于制藥行業等復雜廢水的碘化物監測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NaCl、As2O3、Ce(NH4)4(SO4)4、Fe(NH4)2-(SO4)2、KI均為優級純;濃硫酸、KSCN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TDL-40B臺式離心機;CARy100分光光度計;HH-4恒溫水浴鍋。
1.2.1 亞砷酸溶液 稱取4.96 g二氧化三砷于少量水中,加0.2 mL濃硫酸,使溶解,稀釋至1 L。
1.2.2 硫酸鈰銨溶液 稱取13.38 g硫酸鈰銨[Ce(NH4)4(SO4)4·4H2O],溶于水,加44 mL濃硫酸,稀釋至1 L。
1.2.3 硫酸亞鐵銨溶液 稱取1.50 g硫酸亞鐵銨[Fe(NH4)2(SO4)2·6H2O],溶于含0.6 mL 濃硫酸的100 mL水中,當天配制。
1.2.4 硫氰酸鉀溶液 稱取 4 g硫氰酸鉀(KSCN),溶于100 mL水中。
1.2.5 碘化鉀標準貯備液 稱取0.645 0 g碘化鉀,溶于水,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碘離子濃度1.00 g/L。取碘化鉀標準貯備液,逐級稀釋至碘離子濃度為2.50 mg/L的標準使用液,現配現用。
取50 mL水樣加入1 mL濃硫酸,于4 000 r/min下離心5 min。取上清液10.0 mL(或分取適量,加蒸餾水至 10.0 mL)于 25 mL比色管中,加入5.00 mL混酸溶液[由20%氯化鈉溶液、亞砷酸溶液及(1+3)硫酸溶液按體積比1∶2∶1混合,現用現配],混勻。置于恒溫水浴中10 min,待溫度達到平衡后,每隔30 s(以秒表計)分別加入5.00 mL硫酸鈰銨酸液。放回水浴中,15 min后取出。按原順序每隔30 s加入2.00 mL混合顯色劑(由1.2.3節和1.2.4節按體積比2∶1混合,現用現配),混勻。放置15 min后,以水為參比,用光程長10 mm比色皿,510 nm為比色波長測量吸光度。
實驗發現,NaCl含量在0.6% ~1.0%,可降低碘的非催化反應;但隨著加入量的增加,lgA0/A值逐漸減小,方法靈敏度下降。亞砷酸加入量較低時,lgA0/A值較低,隨著加入量增加,亞砷酸濃度達到1.0 mmol/L時,lgA0/A值逐漸增大并趨于穩定。體系中(1+3)硫酸濃度1% ~5%,lgA0/A值穩定增大;但隨著加入量的增加,lgA0/A反而減小。通過正交實驗優化混酸的配比及用量,混酸體積配比為20%氯化鈉∶亞砷酸∶(1+3)硫酸 =1∶2∶1,混酸的用量為5.00 mL。
硫酸亞鐵銨與體系中過量的硫酸鈰銨溶液反應,生成正比例的高鐵離子,再與硫氰酸鉀生成穩定的紅色絡合物。經實驗研究確定,混合顯色劑體積配比為硫酸亞鐵銨∶硫氰酸鉀=2∶1,混合顯色劑的用量為5.00 mL。
經實驗研究,水浴溫度在20~40℃,該方法的碘化物均呈現出良好的線性反應,擇優選取(30±0.5)℃為最合適溫度。
配制成濃度為 0.00,0.10,0.30,0.50,0.70,1.00 mg/L的系列標準溶液,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以吸光值對應的lgA0/A值為縱坐標,碘離子濃度為橫坐標繪制工作曲線(見圖1)。碘離子濃度與lgA0/A值呈非常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可達0.999 以上。

圖1 校準曲線圖及相關系數Fig.1 Calibration curve of iodide
在最佳分析條件下,對3種不同類型制藥廢水分別平行測定6次,測試方法精密度。另外,對各待測樣品分別加入原有濃度 0.5,1.0,2.0 倍的量,進行加標回收實驗。精密度實驗和加標回收率實驗的結果見表1。

表1 精密度和加標回收實驗結果Table 1 Precision and recovery experiments of iodide
由表1可知,方法的相對標準偏差在3.9% ~8.3%,加標回收率在93.1% ~99.3%,該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以二次蒸餾水代替水樣,以相同操作步驟進行空白測定。連續7次的空白溶液測定,按照空白標準偏差的 3.14倍計算,本方法碘的檢測限為5 μg/L。
采用亞砷酸-硫酸-氯化鈉的混酸體系和硫酸亞鐵銨-硫氰酸鉀混合顯色劑,對傳統方法的催化反應和顯色反應過程進行改進,建立了一套適用于制藥行業等復雜廢水的碘化物監測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快捷、靈敏度高、重現性好、結果準確,方法的檢出限可達到5 μg/L。并通過優化混酸及顯色劑的配比與用量、反應溫度等最佳實驗條件,極大提高了方法的操作性、可控性和重現性,降低了不確定度和干擾,標準曲線線性相關系數提高到0.999以上。
[1]王暉,何章興,符劍剛,等.含碘有機廢水中碘回收工藝的研究[J].應用化工,2009,38(10):1496-149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DZ/T 0064.55—93地下水質檢驗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156-159.
[3]王福軍,雷軍,董寶琴,等.頂空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碘化物[J].色譜,2005,23(3):326-327.
[4]劉敬東.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中微量碘[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1998,34(5):227-228.
[5]鄧蓮芬.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器法(GC-ECD)測定食品中的碘化物[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8,18(8):1551-1552.
[6]王清華,陳莉麗,張小紅.生活飲用水中碘化物的測定[J].預防醫學論壇,2005,11(5):551-552.
[7]曹海蘭.天然飲用礦泉水中碘化物測定方法的改進[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7):3351-3352.
[8]張愛霞,劉楠,武和平.衍生化法測定尿中碘化物[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2):5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