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勵
編者按
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這是古絲綢之路,如詩如畫的美景,已化為悠遠的記憶。
如今,這條曾經對世界經濟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新的戰略意義,正在開啟歐亞大陸合作與發展的新征程。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首次提出共同建設地跨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這一創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現古老絲路輝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變得無比真實。
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以全新的地緣、經濟、政治內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如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在思考,中亞也在思考。“絲綢之路”的建設,帶來的將是世界上歐亞大陸的一體化和全面復興。這是“中國夢”,更是“世界夢”。
2013年12月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首次被納入2014年工作任務。會議要求,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抓緊制定戰略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
之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赫然出現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中。兩次重量級會議都提及“絲綢之路經濟帶”,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已上升到國家戰略。
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省市區,以及諸城市對此抱以極大熱情。陜西省正籌備申報首個內陸自貿區 ,甘肅省準備申報泛中亞能源交易中心,新疆希望建立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等等。
本期封面報道,以《誰的絲路經濟帶》為主題,探問、解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理想與現實、挑戰與發展,期待“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早日實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