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董顯蘋 王紅茹
社會評價結果,納入各地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成績,并作為領導班子總體評價和領導干部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013年,江西省紀委進行了一項大膽的探索——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中,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實現考核工作“由體制內封閉運行向接受群眾評價、由上級考核下級向增加委托第三方獨立機構調查、考核結果由定性評價向定量分析轉變”,以督促各地黨委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據這項探索的主導者、江西省紀委書記周澤民介紹,這種考核方式的改進,改變了以往檢查考核“自話自說”、自我評價,考核結果“干與不干差別不大,干好干壞基本一樣”的狀況,形成了“廉潔不廉潔、黨風好不好、群眾來評判”的新機制。
“這是對過去的評價體系的突破和創新。”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副主任孫曉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一個封閉式的評價體系變成一個相對開放的評價體系,這將是向前推進很大一步的探索。
在孫曉莉看來,這種評價體系還原了公共權力的正確定位。“領導干部本來就不應該由權力部門本身來做評價,而應該由權力的相對方——社會公眾來做評價。”
江西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以下簡稱“黨風室”)是這項“突破和創新”性改革探索的主要執行者。黨風室乃至整個江西省紀委的決策層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讓老百姓參與體制內考核
整個評價體系頂層設計是否科學、調查結果能否反映客觀真實?雖然早在1998年出臺的《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中,中央已明確要求,要建立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機制,動員和組織黨員、群眾有序參與,廣泛接受監督,但一直以來,社會評價機制并未在地方進行普遍實踐。
“以往的考核一般是體制內的評價。”江西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王仁輝向記者介紹,“上級單向考核下級,以定性評價為主,主要是聽聽匯報、看看資料,了解面上的情況,檢查考核的社會關注度、群眾參與度都不高。”
2013年初,江西省第一次由省委書記、省長和其他常委親自帶隊,單獨對全省11個設區市和46個省直單位進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然而,這仍然屬于體制內考核。因此周澤民提出來,是不是可以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將體制內的考核及體制外的考核結合起來。“因為如果讓老百姓作為體制外的力量來評價,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更加清醒和準確地判斷各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水平、層次和社會認可度。”
這一提議得到了江西省委的大力支持。
2013年4月,周澤民親自帶隊到已開展了兩年社會評價工作試點的四川省去學習考察。回來以后,江西省紀委立即著手起草方案,5月便下發考核方案。5月23日,召開了全省社會評價工作動員視頻會,江西省委書記強衛親自進行了動員部署。
受省紀委委托,江西省統計局民意調查中心作為第三方,采取國際通用的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方式(CATI),于2013年6—7月和10—11月兩次分別從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的電話及手機號碼中隨機抽取樣本進行調查訪問。調查對象包括黨政領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兩代表一委員”、企業從業人員和普通群眾等不同類別,其中,企業從業人員和普通群眾占80%的權重。兩次調查樣本達48918個。
“一個縣的固定電話加手機用戶有近百萬,根據統計學原理,這種隨機抽取樣本的方式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民意調查中心主任梁步新對記者介紹說,整個社會評價方案包括“重視度”、“廉潔度”、“遏制度”和“信心度”4個一級指標,“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查處腐敗行為的力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干部選拔任用風氣”等10個二級指標和兩道開放題,隨機抽樣,置信度大于99%。
在這個過程中,他面臨的最主要的壓力就是如何確保調查結果客觀真實。
有著相當豐富的民意調查經驗的梁步新說,對來自各方的干擾,他們制定了規范嚴密的管控措施,防止主觀和客觀干擾。例如,對訪問員進行崗前培訓,簽訂保密協議;實行分批次無框撥打,電話訪問實行全程錄音;調查開始前,由江西省紀委和民意中心雙方設置數據密碼,調查結束后,現場解密匯總。
“作為一項創新之舉,在結果出來之前,大家的心理壓力都非常大。”黨風室副主任廖宏說,“不知道指標和問卷設計是否科學?樣本量設置是否合理?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有多大?結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作為民意調查的監督方,廖宏和他的同事們經常跑到省民調中心去隨機監聽電話訪問。
周澤民全程參與和指導社會評價工作的具體實施,親自實地查看和監聽電話訪問過程。
后來在江西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和審議2013年度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情況匯報時,強衛也坦言,“如果考核評價的結果與我們平時掌握的工作情況相差很大,南轅北轍,那我們自己心里就會發虛,到底這種考核評價準確不準確、必要不必要都將存有疑問,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現在看來,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還是符合實際的。”強衛說, “社會評價結果與省紀委監察廳平時掌握的各地工作情況基本吻合,這很重要。”
60分以下,市縣主要領導將被“約談”或“調整”
市縣干部有時睡不著覺。唯一的辦法就是干好活,讓老百姓點“贊”。
根據社會評價考核規則,如果年度評價結果在60分以下的市、縣,將取消領導班子及成員一年內評先評優資格,并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而如果年度評價結果連續兩年在60分以下的市、縣,將對其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組織調整。
雖然2013年沒有年度社會評價結果在60分以下的市、縣,但仍有部分市、縣的單項指標的評價分低于60分,江西省紀委因此專門約談了單項指標在60分以下的1個設區市和10個縣(市、區)的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
周澤民說,突出社會評價結果的運用,目的就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進一步強化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之后,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中再次進行了強調,并進一步明確,若有失職,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
這種考核對下面的黨政“一把手”和紀委書記都是很大的壓力。
“我們的壓力確實很大。”景德鎮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梅亦告訴記者,面對考核,他們有時睡不著覺。“因為大家都在擔心,不知道老百姓打分究竟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據了解,去年景德鎮市1萬多名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共走訪群眾43萬余戶、走訪企業22000余家,快速、妥善地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
上半年,鷹潭市的社會評價結果靠后,該市市委書記陳興超感到意外,但他很快進行了反思,他發現,老百姓打分不完全是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評價,而是對黨委、政府全面工作的評價。2013年下半年的整改,他們將重點放在了切實解決民生問題上。
陳興超告訴記者,他到鷹潭兩年,鷹潭花了8000多萬對老城區進行改造。通過整改,鷹潭市成為下半年得分上升幅度最大的市。
無論是景德鎮還是鷹潭,他們最終把這項工作定位為呼應和解決老百姓的訴求,以他們的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撫州市全面推行的公務消費一體化監督體系在民意調查中也獲得了較高的評價。2013年9月,撫州市在江西省率先實現了對公車運行、公務接待、公務用品采購、公務外出等公務消費行為進行在線審核、實時監控和全程監管。
“各個商家、各個銀行、各個單位,都聯了網。我們能明明白白看到各個單位的消費情況,只要消費全部留痕,而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查詢,就連酒店接待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都可以看到。”撫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吳偉柱向記者說。
據統計,2013年,撫州全市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30.2%,因公出國(境)費用同比下降14.1%,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用同比下降13.3%。撫州的社會評價結果在江西全省位列前茅。
讓老百姓監督“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
事實上,在強衛看來,社會評價本身就是一種自我革命、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為此,他對這項創新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景德鎮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梅亦感慨:“這樣的一個考核機制雖然對基層官員的壓力比較大,但解決了很多問題,也就是說,沒有可能去回避了,你不得不去做事、去解決問題。”
這是強衛所樂見的。2013年履新江西以來,強衛一直倡導要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現在看來,這個效果越來越明顯。梅亦認為,這也是引入社會評價獲得強衛高度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
引入第三方的社會評價,能夠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可以更加清醒和準確地判斷各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水平、層次和社會認可度。
“有些領導能很豁達地去接受這樣的東西(社會評價機制),因為這對共產黨執政、政府的決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當然,還有一些部門也確實存在偏見,誰愿意拿自己放到老百姓那兒去考評呢?” 梁步新評價說,“江西能邁出這一步,既是歷史的潮流,亦是大勢所趨。”
第一年的考評剛結束,黨風室已經開始不斷地征求個體的意見建議,重新去調整指標。
他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是一項創新工作,問題當然會有,但會一直在不斷地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