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2014年第6期
深度博弈來臨
今年全國“兩會”之后的中國,已經進入了深度博弈的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必將深入地引發權力之爭、利益之爭。中國的命運,每個階層、每個群體、每個人的命運,都將被這個深度博弈所改變。
《小康》2014年4月刊
二胎難生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決定,將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持續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有了一次大的松動。消息一出,支持聲中亦有隱憂——“單獨二孩”會否造成出生人口堆積?與之配套的衛生、教育、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又是否做好準備?
《瞭望》2014年第11期
國家軟實力新境界
1999年,德國歷史學家雷德侯在《萬物》一書中,引用了18世紀“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的豪言壯語:“東方各民族昔日曾稱雄一時,但是西方人追回了失去的時間,成為地球上的優勝者。”在和平崛起的征程中,中國人向自己的祖先表達崇高敬意,并從中獲取最為真實的力量——幾千年不曾中斷的歷史的力量。中國國家軟實力建設步入新境界。與此相伴,緊鑼密鼓般展開的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教育體制改革鋪展藍圖,為塑造中國未來競爭力、文化影響力提供支撐。
《新民周刊》2014年第10期
問總理 問部長
“兩會”時間,又是交卷的時候。本屆政府在過去的一年里,破解執政難題,再塑執政權威,“改革”成為去年一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出現頻率排名第一的關鍵詞,行政審批改革、利率市場化等各項改革措施加速啟動實施,“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經濟發展綱領,開始用實實在在的數據說話。
《中國周刊》2014年3月刊
“3·15”江湖
這一天有歡笑,也有淚水;這一天有明槍暗箭,也有利益糾葛;這一天有強者的蠻橫,也有弱者的呼喊;這一天有正義的伸張,也有無奈的嘆息。當這個日子被搬到了電視熒屏上,以晚會的形式予以彰顯,圍繞著這一天的江湖才真正風起云涌起來。這一天,只為了一個權益——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權益,一個在金錢利益的商業大潮中弱不禁風的權益。
法新社3月31日
巴黎誕生史上首位女市長
左派社會黨競選人、現巴黎第一副市長阿娜·依達爾戈女士以54.5%的得票率擊敗了她的對手。巴黎迎來史上首位女市長。
英國《經濟學人》3月29日
機器人的崛起
機器人代表了人們對技術進步的希冀與恐慌。《我,機器人》、《機器人總動員》都是影視中的代表作,其實在現實中,機器人的表現要遜色許多。機器人現在做著人們不能親為的事情,比如探索火星、拆彈,但還是顯得很笨拙。隨著硅芯片、數字傳感、高帶寬通信能力的指數級增長,機器人的升級換代成為了可能。機器人的崛起將極大解放勞動力,人們將尋找新方式運用自己的勞力。還有相當多的人將被迫賦閑,這也是機器人飽受爭議的地方。
美國《時代》4月7日
“廣告狂人”的征服
“廣告狂人”系列劇終于迎來最終季。劇中主角唐·德雷柏的扮演者喬哈姆坐在走廊,頭發依舊是標志性的光滑。“廣告狂人”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60年代的紐約,完整還原了美國廣告業黃金時代的殘酷商業競爭,爾虞我詐。“廣告狂人”的成功在于歷史融入電視,最終季的上演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德國《世界報》3月30日
德國經濟界為普京說話
美歐因烏克蘭問題制裁俄羅斯,美經濟界支持,但與俄經濟關系密切的德國企業持不同看法。西門子總裁等經濟界巨頭不希望與俄經濟合作受到影響,批評德國政府當下對俄的強硬政策,主張與俄進行對話。
韓聯社3月30日
朝鮮稱不排除新型核試驗可能
朝鮮為了提高核威懾力,不排除進行新型核試驗的可能。就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發射導彈予以警告一事,朝鮮表示,美國“盜用聯合國安理會的名義”,企圖“孤立朝鮮”。
英國《新政治家》3月28日
重整武裝的時間
克里米亞閃電加入俄羅斯,歐洲國家不應低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歐洲各國需尋求聯合,實現道德和軍備上的重整。如今,軟弱正在瓦解歐洲和美國政府的榮譽和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