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娜+胡潔+高雅男+粱慧鋒
摘 要 采用醚萃取酸化法制備12-鎢磷酸,并以其作為催化劑合成乙酸乙酯。探討了催化劑用量、回流時間、反應物摩爾比對產率的影響,最終確定了反應的最優條件:采用12-鎢磷酸為催化劑,催化劑用量1.0 g,回流時間40 min,反應物摩爾比1:2,可達67.8%的產率。
關鍵詞 雜多酸;12-鎢磷酸;乙酸乙酯;催化
中圖分類號:O61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7-0064-01
雜多酸(鹽)由不同種含氧酸鹽縮合形成,是多金屬氧酸鹽(POMs)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1],由于其表面富集的氧原子,可以作為良好的配位模板,同時,可以用作氧化還原和強酸性質的雙功能催化劑,在催化化學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3]。羧酸脂是一類在工業和商業上用途廣泛的化合物,最具代表性的乙酸乙酯是良好的有機溶劑、食品添加劑和有機合成原料,在精細化工方面有廣泛應用。傳統酯化法是以濃硫酸作催化劑由乙酸和乙醇直接合成,盡管生產工藝成熟,但有設備腐蝕嚴重、副反應多、反應物的后處理工藝復雜及污染環境等缺點。筆者以12-鎢磷酸為催化劑代替濃硫酸完成酯化過程,在催化中體現出了活性高、穩定性好、使用安全簡便、對環境污染小和不腐蝕設備等優點。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和試劑
WQF-31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KBr壓片,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阿貝折光儀;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
1.2 H3[PW12O40]的制備
稱取鎢酸鈉25 g,磷酸氫二鈉5 g溶解于150 mL約60℃熱水中,溶液渾濁,邊加熱攪拌邊逐滴加入約25 mL濃鹽酸,滴加時間為30 min,溶液變為澄清,加完后繼續加熱10 min。
將冷卻至室溫的溶液轉移至分液漏斗,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35 mL乙醚和10mL 6mol/L鹽酸,經過兩次萃取操作后,取下層油狀物于蒸發皿中進行水浴蒸醚,最終得到12-鎢磷酸白色固體12.5 g,產率52.6%[4]。
參照文獻[5]制得乙酸乙酯,制備過程中分別采用濃硫酸和H3[PW12O40]作為催化劑。
2 結果與討論
2.1 H3[PW12O40]的IR分析
12-鎢磷酸的特征峰出現在IR的指紋區700-1100cm-1,一般認為各鍵的伸縮振動頻率[1]為:P-Oa:1079cm-1;W=Ob:983cm-1;W-Ob-W:890-850cm-1,W-Oc-W:800-760cm-1。筆者制得H3[PW12O40]伸縮振動峰出現在1079 cm-1,983 cm-1,888 cm-1,813 cm-1,與文獻值接近。
2.2 催化劑用量對產率的影響
冰醋酸6 mL,乙醇9.5 mL(摩爾比1:2),回流30 min,增加12-鎢磷酸的用量,產率也隨之增加,當12-鎢磷酸用量增加到1.0 g后,繼續增加12-鎢磷酸用量對產率的提高不明顯:當12-鎢磷酸用量為0.2 g、0.4 g、0.6 g、0.8 g、1.0 g和1.2 g時,產率分別為44.8%、51.4%、57.7%、62.2%、64.4%和64.9%,為考慮經濟成本,選擇催化劑最佳用量為1.0 g。
2.3 回流時間對產率的影響
冰醋酸6 mL,乙醇9.5 mL(摩爾比1:2),12-鎢磷酸1.0 g,隨著回流時間的增加,乙酸乙酯的產率呈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當回流時間為10 min、20 min、30 min、40 min和50 min時,產率分別為28.1%、44.2%、64.4%、67.8%和58.9%。可能是由于回流時間增加有利于反應物和催化劑盡可能完全的接觸,使反應更加充分,使產率增加;但反應時間過長會導致產生的副產物乙醚增加,降低了乙酸乙酯的產率。因此,應選擇40 min為最佳回流時間。
2.4 反應物摩爾比對產率的影響
選擇催化劑12-鎢磷酸為1.0 g,回流40 min,隨著反應物乙醇的增加,即反應物摩爾比(乙酸:乙醇)的增加,產率增加:當摩爾比為1:1.2、1:1.4、1:1.6、1:1.8、1:2.0和1:2.2,產率分別為39.7%、47.5%、56.2%、65.8%、67.8%和67.3%。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物的增加,反應平衡有助于向生成物方向進行。當乙酸與乙醇摩爾比達到1:2時產率最高,因此最佳反應物摩爾比為1:2。
2.5 不同催化劑對產率的影響
選擇冰醋酸6 mL,乙醇9.5 mL(摩爾比1:2),催化劑1.0 g,回流40 min,依次使用濃鹽酸,濃硫酸,12-鎢磷酸作為催化劑,在相同條件下比較三者的催化產率分別為:38.5%、46.8%和67.8%,可見12-鎢磷酸的催化性遠勝于其他傳統催化劑,所以選擇12-鎢磷酸作為催化劑最為適合。
2.6 最佳反應條件下產物的測定
選擇最佳反應條件:冰醋酸6 mL,乙醇9.5 mL(摩爾比1:2),12-鎢磷酸1.0 g,回流40 min進行實驗,最終得到無色透明液體,產物5.88 g,產率67.8%,沸點為76℃~78℃,折光率為nD20=1.3724,與文獻值(1.3719)相符。
3 結論
1)采用醚萃取酸化法制備12-鎢磷酸,并作為催化劑,通過酯化反應得到乙酸乙酯。
2)通過平行實驗,得出乙酸乙酯酯化反應的最佳反應條件為:12-鎢磷酸1.0 g,回流時間40 min,反應物摩爾比1:2。
3)通過多種催化劑對該酯化反應的催化效果分析,得出最佳催化劑為雜多酸12-鎢磷酸,體現出雜多酸具有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好的優點。
參考文獻
[1]王恩波,胡長文,許林.多酸化學導論[M].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
[2]胡玉華,單勝艷.雜多酸催化劑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J].化工進展,2006,25(5):520-523.
[3]王亞蘭,王繼業,韓占剛.12-鉬磷酸的制備及催化合成MTBE[J].河北師范學學學報,2011,35(2).
[4]單秋杰.鎢磷雜多酸鹽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活性[J].合成化學,2005,13(2):148-151.
[5]高占先.有機化學實驗(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